巴塔里亚运动

✍ dations ◷ 2025-10-26 23:27:40 #意大利历史,天主教历史

巴塔里亚()是一个11世纪天主教米兰总教区的宗教运动,目的是改革圣职人员以及教省管理机构,并支持教宗制裁贩卖圣事以及圣职人员婚姻(clerical marriage)。那些参加该运动者被称为巴塔里尼(,亦称 patarines 或patarenes,源自单数形式),一个被其反对者选用的词汇,其含义是"ragpickers",源自米兰语(Milanese language),相当于意大利语, "抹布"(rags)。总地说来,是出于个人虔诚的商人。及其支持者与贩卖圣事的总主教们一党之间的冲突最终导致了1070年代中期的内战,大撒克逊起义(Great Saxon revolt)。在米兰的阿努弗(Arnulf of Milan)笔下,它获得了它最可靠的同时代编年史记录。

部分是教会改革运动如上帝和平与休战(Peace and Truce of God)的结果,部分是由于米兰的社会情况。法国南部运动——如上帝和平与休战、阿尔比派——的影响波及到了。在米兰继而流行于12世纪的阿尔比派运动即由产生。的主要对象是富有、世俗、贵族的地主以及贩卖圣事的、尼各老主义者(nicolaitan)圣职人员。巴塔里尼对米兰的主教座堂圣职人员的古老权利表示质疑,并支持额我略改革。他们加入了反对贩卖圣事、圣职人员婚姻以及娶妾的低级圣职人员的行列。圣职人员的道德也和修院纪律一样遭到攻击。在贫寒的低级圣职人员与教会的巨头们之间的矛盾重新成为焦点。

总主教圭多·达·维拉特(Guido da Velate)是的一位特别的受害者。1045年,在斗士兼采邑主教阿里贝托·达·因蒂米亚诺(Ariberto da Intimiano)去世时,米兰人要求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三世——他在其统治区域内控制着主教叙任——从四名确实 (清正廉洁)的候选人中选出一名:安瑟谟·达·巴奇沃、阿里亚多·达·卡里玛特(Arialdo da Carimate)、兰道尔佛·科塔(Landolfo Cotta)、阿托(Atto, Archbishop of Milan|Attone)。但皇帝的选择却沦落到彻底世俗化的Guido,为人所知的是他对圣职人员婚姻、娶妾的支持,这总地来说在农村地区被接受,并在现在用尼各老主义("nicolaism")指称,见《启示录》中的一段 (2:6, 14–15)。

但是,圭多没有履行其誓言以打击贩卖圣事,故被逼迫辞职。起初用他们拒绝接受从有非正式妻子或有妾的枢机手中领圣体来抗议该弊端。一些教堂门可罗雀,而另一些则平信徒盈门。该运动由其领袖们——四位被拒绝的“清正廉洁”的司铎——策划。为了缓和局势,皇帝提名Anselmo da Baggio为天主教卢卡总教区总主教——使他安全地远离米兰,而总主教绝罚了棘手的Arialdo da Carimate和Landolfo Cotta。

在教宗本笃九世之后,教宗也开始注意改革的紧迫性,教宗利奥九世谴责了圣职人员中的贩卖圣事和娶妾。当Landolfo Cotta尝试到教宗司提反九世面前表达米兰的“巴塔里尼”的立场时,总主教手下的恶棍在皮亚琴察抓住了他并几乎将他杀死。1061年的第二次袭击得手了。1060年,教宗尼各老二世在圣伯多禄·达弥盎(Peter Damiani)和Anselmo da Baggio的指导下,派了一个代表团到米兰,使该城恢复了平静。

在Landolfo死后,他的兄弟圣额勒姆巴德(Erlembald)接替了他的位置。他将该运动从最初的社会宗教性质转变为主要是军事性质。此时,“巴塔里亚”获得了教宗们——教宗历山二世和额我略七世的支持,而圣安博的位子则陷入了分裂和战争,直到总主教安瑟莫三世(Anselm III)重建了秩序。

奥克语词汇“”后来成了Cathar(阿尔比派信徒)的同义词。游吟诗人雷蒙·乔丹(Raimon Jordan)之妻据报便是一位“”。也有来自一位亚历山大基督教囚犯的谣传称,巴塔里尼们已经与穆斯林结成联盟共同对付十字军东征。这些谣传使菲奥雷的约阿基姆(Joachim of Fiore)着迷,他利用其编出了一个“自海来的野兽”与“自陆来的野兽”之联盟的启示理论。


相关

  • 罗马尼亚语罗马尼亚语(limba română,国际音标:.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
  • 弘光科技大学弘光科技大学(英语:Hungku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台湾台中市沙鹿区,1967年核准立案,由创办人王毓麟博士承其父亲王铜钟先生遗志筹创“私立弘光护理专科学
  • 杆(单位)的换算: (杆换至其他英制单位)1杆=198英寸 =16.5英尺 =5.5码 =2.75英寻 = 1 / 4
  • 油条油条,粤语地区称油炸鬼、炸面,闽南语地区、潮州、汕头称油炸粿,安徽、天津称馃子,是一种长条形中空的油炸面食,口感松脆有韧劲,是中国传统的早点之一。中国南宋时期,秦桧杀害抗金将
  • 蛴螬幼体或称幼生是指两栖类、昆虫、刺丝胞动物在变态为蛹或成体之前的状态。例如:蝌蚪、面包虫、毛虫。根据不同的变态模式,昆虫幼体亦被冠以不同称呼,如:幼虫(完全变态)如蝴蝶、蜜蜂
  • 1994年北岭地震1994年北岭地震(英语:1994 Northridge earthquake)是发生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北岭区的地震,发生于1994年1月17日(UTC-8)。
  • 炎陵县炎陵县,原名.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
  • 昭宫犹仁亲王昭宫犹仁亲王(日语平假名:あきのみやみちひとしんのう,1887年8月22日 - 1888年11月12日),日本皇族明治天皇第四皇子。母为园祥子、大正天皇异母弟。满宫辉仁亲王同母弟。徽印印号
  • 法兰西的路易 (1707-1712)布列塔尼公爵路易(法语:Louis, Duke of Brittany,1707年1月8日-1712年3月8日)是勃艮地公爵路易和萨伏伊的玛丽-阿德莱德的长子。作为当时王太子最年长的儿子,他成为了“法国的皇太
  • 木佬人木佬人(木佬语自称“嘎沃”,国际音标::/qɑ24 ɣo53/;“木佬”为当地汉语他称)是中国西南的一支少数民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一直定为“未识别民族”,期间有些人虚填为苗族或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