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铅矿

✍ dations ◷ 2025-11-03 03:16:47 #方铅矿
方铅矿(英语:Galena,又称立方硫化铅)是一种铅与硫的化合物,其英文名称源自于拉丁文,为铅之意。化学式为PbS(理论组成:铅:86.60%,硫:13.40%),混入物以银为最常见,其次为铜与锌,有时含有铁、砷、锑、铋、镉、铊、铟与硒等,另外硒可代替硫,形成PbS的镜像化合物。颜色铅灰色,硬度2.5~3,比重7.4~7.6 。方铅矿中87%的重量是铅,因此是重要的铅矿石,由于其中也包含至1%的银,因此过去是银的重要来源之一。晶形常为六面体及八面体,晶系为等轴晶系,具有三组发达的解理,故其晶体常呈现为立方体(称为氯化钠型晶体结构),有时也呈平顶金字塔状或骨头状,由很多立方体晶体聚集形成粒状或块状。具贝壳状断口,金属光泽,颜色及条痕为铅灰色,由于熔点低(370℃)容易铸成各种有价值之合金及制品。方铅矿属低温环境产物,在变质岩与火山硫化物矿床中形成,呈脉状或块状存在于石灰岩的洞穴和角砾带里,经常与铜矿混生,风化后就则成为白铅矿和铅矾。方铅矿世界最大产地是美国密苏里州(State of Missouri),仅铅的储量就达3000万吨。在台湾产于新北市金瓜石、坪林与台东县樟原,在金瓜石之方铅矿通常以小结晶与闪锌矿、黄铁矿、黄铜矿、石英等矿物共生。中国出产于云南金顶、广东凡口与青海锡铁山等地,常与闪锌矿共生,也偶尔于煤矿中发现。此外英国康瓦尔(Cornwall)﹑德国弗莱贝格(Freiberg)与澳大利亚布罗肯希尔(Broken Hill)也是著名的产地(英语:Broken Hill ore deposit)。方铅矿是人类最早开采的矿石之一,古埃及古王国时期开始,人们使用方铅矿作为化妆品,巴比伦人与古罗马人也从中冶炼银。中国早在商代前就从方铅矿中提炼铅,另由于方铅矿中多含有银,古代为冶炼银大量开采。中国古代炼铅的原料有两类,一类是氧化铅(以白铅矿为主),另一类是硫化铅(以方铅矿为主)。明朝陆容在《菽园杂记》中有叙述硫化铅矿的冶炼方法。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提到当时所开采的三种练铅矿物,一种是“银矿铅”,指与银矿共生的方铅矿;另一种是“铜山铅”,指包括方铅矿、闪锌矿与黄铜矿等的多金属矿;在另一种是“草节铅”,可能是指结晶粗大的方铅矿。方铅矿有多种用途,早期无线电使用方铅矿作为整流器,制作解调器和矿石收音机也会使用方铅矿。从中提炼金属铅,用于蓄电池、铅管、铅板、颜料、涂料、铅玻璃、铅合金、铅字(活字印刷术)、陶瓷釉药、铸品、弹头、化学药品。铅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古希腊船员用含铅的栖清除附生在船底的藤壶,除了排除生物的蚕食外,也降低船底在海中运行的阻力。中药中的药用铅称为黑锡或黑铅,即由方铅矿提炼,具有镇逆、坠痰、杀虫、解毒等功效。汽油中亦添加铅之有机化合物作为抗震剂、抗爆剂以提高辛烷值。

相关

  • 血清学血清学(serology)的诊断原为研究血清反应的一门医学分支,如今则多用来观察患者的血清以判断、分析相应的疾病。血清检查是医学上常用的一种检测手段,除了可以诊断细菌、病毒外
  • 基底膜基底膜(英语:basement membrane)是位于上皮组织下的一层,无细胞且富含纤维的结缔组织,分隔上皮、间皮、内皮,通常位于体腔或器官表面,或是血管内皮的基底面。基底膜是由基底层(英语:b
  • 环氧化酵素环氧合酶(拉丁语:Cyclooxygenase,简称COX)是一种酶(又名酵素),负责合成重要的生物激素——前列腺素家族的导介物质。当身体组织受到某种刺激如外伤、感染等会激活环氧合酶,使花生四
  • 中生动物门中生动物是一种多肉海洋无脊椎寄生动物,现今依然不清楚它们是退化了的扁形动物,还是独立发展出的。一般而言,这些细小、难以理解的生物是由包附在一个或多个生殖细胞上的纤毛种
  • 不可逆拮抗剂不可逆拮抗剂是一种永久与受体结合的拮抗剂。它要么与活性位点形成共价键,要么结合得很牢固,以至于离解速率在相关时间跨度内可视为零。这使受体永久失活,并很快被内化、回收。
  • 叙利亚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9年估计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5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2018年估计立
  • 朝九晚五朝九晚五是一个描述多数企业员工上班时间的用句,这个时间也是美国标准工作时间,英文称为“9 to 5”。但是对于华语世界而言,则大多会在中午穿插1小时~1.5小时的午休时间,导致上班
  • 光度光度在科学的不同领域中有不同的意义。在光度学(photometry)中,"光度"(luminosity)经常与亮度(luminance)弄混。亮度(luminance)是光源在给定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立体角内所发出的的光
  • 千赫赫兹(符号:Hz)是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表示每一秒周期性事件发生的次数。赫兹是以首个用实验验证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海因里希·赫兹命名,常用于描述正弦波、乐音、无线电通讯以及
  • 纳古菌纳古菌(学名:Nanoarchaeota),是古菌的一门,迄今只包括一个种,即由Karl Stetter于2002年在冰岛的热泉口发现的骑行纳古菌(Nanoarchaeum equitans),这是在另一种古菌燃球菌上生活的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