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口

✍ dations ◷ 2025-11-24 20:50:28 #冒口
冒口(riser)也称为补给口(feeder),是在金属铸造(英语:metal casting)中为了避免因材料收缩(英语:Shrinkage (casting))而产生缩孔或是不平整处,额外所增加的材料储腔,不是最后铸件成品的一部分。大部分金属在液态时的密度较固态时要小,因此铸件在冷却时会收缩,甚至可能在冷却过程中会形成缩孔。冒口可以储备熔融的金属,在金属收缩时补充金属液,避免在嬦件上产生缩孔。并让最后不平整处及缩孔出现在冒口中而不是在铸件上。若是无法进行方向性固化的铸件,不适合使用冒口。若是利用压力来填满铸件孔洞的制程,也不需要冒口。冒口只有在以下三个条件都成立时,才能发挥作用:冒口冷却速率比铸件要慢,冒口需要容纳足够的材料来补充铸件的收缩,铸件的方向性固化(英语:directional solidification)是往冒口的方向固化,远离冒口的部分是最早固化的部分。由于冒口需要在所有铸件冷却之后才冷却,冒口的冷却速率需要比较慢。Chvorinov原则(英语:Chvorinov's rule)指出最慢的冷却速度会发生在铸件最大体积,最小表面积的情形,也就是在球形的情形下。理想上冒口应该要是球体,不过在实务上很难将球体放入模中,因此会用圆柱体代替。圆柱体高和直径的比例依材料、冒口位置、砂箱大小等因素而定。为了设计冒口的大小,需要计算铸件的收缩量,以确认冒口有足够的材料可以填补铸件收缩时减少的体积。若材料不足,可能需要再加大冒口。这个条件在板状的铸件中格外重要,而厚重外形的铸件中,第一个条件比较重要。最后,需要设计铸件,使其产生方向性固化,从模穴的外面慢慢的往冒口固化。这样一来,冒口可以持续补充熔化的金属到各个正在固化的铸件部位。有一种达到此目的的作法是让冒口放在铸件中,最厚及最大的元件附近,因为该元件会最慢冷却及固化。若无法达到此固化效果,需要有多个冒口对应铸件的各部位。

相关

  • 负染色法负染色法(Negative stain)是一种染色方法,常用于不透光液体标本的镜检。由于其染色处理过程并非针对菌体本身,故又称“衬托染色法”、“间接染色法”。在负染色法中,标本不需要热
  • 鼻腔鼻腔,呼吸道最前部由骨和软骨围成的空腔,为呼吸系统的起始部。以鼻中隔分为左右两半,前端经鼻孔与外界相通,后端经鼻后孔与咽腔相连。
  • 鱼骨图石川图(Ishikawa Diagram),又称因果图、关键要因图、要因分析图、鱼骨图(Fishbone Diagram),是用图解展示一定事件的各种原因的方法,是由日本学者石川馨(Kaoru Ishikawa)创立的因果模
  • 质膜细胞膜,又称原生质膜(英语:cell membrane 或 plasma membrane 或 cytoplasmic membrane),为细胞结构中分隔细胞内、外不同介质和组成成分的界面。原生质膜普遍认为由磷脂质双层分
  • 凵部,就汉字索引来说,是为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十七个(两划的则为第十一个)。凵部归于二划部首,通常是从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归为凵部。同“坎”字。1
  • 水分活度水活性(Water Activity,又称水分活度、水活度,简写Aw)指在密闭空间中,某食品的饱和蒸气压与相同温度下纯水的饱和蒸气压的比值,这个观念跟相对湿度(relative humidity,RH)有关:相对
  • 唐玄宗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唐朝第九代皇帝(712年-756年在位);统治唐朝长达44年,是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谥号至道
  • 轶事证据轶事证据(Anecdotal evidence)或传闻证据系指来自传闻、故事的证据。有些传闻往往细节详细、诩诩如生,让人印象深刻;有些案例则以新闻、八卦的形式被人一传再传,造成三人成虎,让人
  • 土耳其里拉土耳其里拉(土耳其语:Yeni Türk Lirası,简称为YTL)是土耳其的法定货币,ISO 4217代号为TRY。土耳其里拉(Türk Lirası)是土耳其原先使用的货币,但由于面值太大使用不便,更一度成为
  • 法国治理奥斯曼帝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穆拉德·贝伊 易卜拉欣·贝伊 穆斯塔法帕夏 杰查帕夏(英语:Jezzar Pasha) 威廉·西德尼·史密斯(英语:William Sidney Smith) 拉尔夫·阿伯克龙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