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世界大战

✍ dations ◷ 2025-08-08 08:25:48 #两次世界大战
世界大战,指涉及到世界上大多数强大和人口庞大国家、规模最大的战争。世界大战可横跨几个大洲,并持续多年。这个用词通常应用于20世纪二个规模空前的全球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而“第三次世界大战”则用来假设、描述任何未来可能发生的全球性冲突。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为欧洲。导火线是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储君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遇刺身亡,刺客来自塞尔维亚,奥匈帝国要求塞尔维亚为此事件负责。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当时世界列强被一道道复杂的同盟条约绑在一起,一个个卷入战场,形成协约国与同盟国两大阵营。德国出面支持奥匈帝国向俄罗斯帝国和法国宣战;英国不满德国进攻中立的比利时,也加入战局。除了意大利外,欧洲主要国家几乎全部参战,西部和东部战线迅速沿着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王国和奥斯曼帝国的边界打开。战火更蔓延至亚洲、非洲,甚至影响大西洋之外的美国。战事初期,德国节节胜利,更迫近巴黎,英法两军合作在马恩河战役打败德军才稍堪遏阻西线攻势,双方士兵挖壕沟、架铁丝网、筑防御工事,形成长期僵持的壕沟战,西线战事绵绵无绝期,在东线德军战况顺利,俄国多个城市失陷。俄国因内部发生两次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退出战场,并割地予德国和奥斯曼帝国,而德国在东欧成立了多个傀儡政权。直到德国1917年重启“无限制使用潜水艇”政策,又因齐默曼电报事件惹怒美国而对德宣战,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因长期的战争,节节败退,德皇威廉二世在1918年11月被迫退位,德国新共和政府在11月11日向协约国投降,超过50个月的战争终告结束。这次大战双方动员约7,000万人,伤亡者将近半数,数百万平民更因饥荒疾病丧生,曾经繁盛的欧洲变得残破,殖民地的控制力亦随之下降,各国忙于收拾经济萧条、社会紊乱的残局,但处理失当与不安定的国际政治很快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再度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在亚洲和欧洲,虽然早在1937年日本便与中国爆发了中日战争,不过大多数人仍多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定为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开始,自1939年末期到1941年初期为止,发动一连串战争并借由条约的签署使得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几乎占领了欧洲绝大部分的地区,包括法国、比利时、荷兰、丹麦、挪威、南斯拉夫、希腊,而名义上保持中立的苏联在和德国签订《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后,也陆续占领或者吞并了其在欧洲边界的波罗的海三小国,又占领了芬兰和罗马尼亚的边界领土。1941年6月欧洲的轴心国集团决定联合入侵苏联领土,这次攻势亦引致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面战争-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同为轴心国的大日本帝国为了能够在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获得领导地位,陆续袭击位在太平洋的美国统辖地区和座落于与中南半岛的欧洲殖民地,很快地于西太平洋和东亚战区获得了主导权。1942年时日本开始在一系列的海战中战败,位于欧洲的轴心国也陆续于北非战役以及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节节败退,这些都迫使轴心国停下进攻的脚步。1943年时法西斯意大利在西西里岛战役中面对同盟国部队严重失利,另一方面德军在库斯克会战战败后失去对东欧的领导地位,同时美军也在太平洋战区中获得了一连串的胜利,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自此轴心国集团逐渐失去主导权并开始尝试将布署于各地的前线部队进行战略性的撤退。1944年时盟军执行大君主行动并在6月开始诺曼底登陆,在欧洲向德军展开反攻,而苏军除了成功收复过去被占领的领土外,也开始转往进攻德国与其同盟国家的土地;苏联在8月底的攻势使罗马尼亚王国被红军占领,9月8日,保加利亚王国亦向苏联投降,两国共同对德国及匈牙利王国宣战,1945年2月布达佩斯围城战后,匈牙利投降,此时德军在东西线的兵力已经全线崩溃。其后维也纳、慕尼黑、科隆等地逐渐被盟军及苏联攻占,在5月苏军攻入柏林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区最终在1945年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的情况下宣告结束。纳粹德国的战败和希特勒的死亡使剩下的大日本帝国已确信轴心国已无法取胜,另一方面美国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击败了日本海军部队并陆续占领了数个重要的西太平洋岛屿,这使得日本列岛面临随时被美军入侵的危机。最后在美军分别于广岛市和长崎市投下原子弹而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跟进宣布无条件投降,而随着亚洲战事的停息也意味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世界大战”这个专有名词据推测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战争爆发前形成,可能是德语单字“Weltkrieg”的直译。早在1904年德国作家奥古斯特威廉奥托尼曼反英小说《世界大战:德国的梦》(Der Weltkrieg: Deutsche Träume),以英文出版作“即将来临对英格兰的征服”。《牛津英语词典》引用在英语第一个已知的使用为1909年4月在《威斯敏斯特公报》的页面。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俄罗斯帝国和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做成系统复杂的对抗联盟双方,爆发战争时容易导致全球发生冲突。涉及大型海外统治的势力几乎保证了冲突是全球性的,因为殖民地资源会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因素。同样的战略考虑,也确保了战斗人员会打击对方的殖民地,进而战斗的蔓延比前殖民地时代更为广泛。其他语言亦有使用“世界大战”这个术语,例如英语“World war”、俄语“мировые войны”、西班牙语“Guerra Mundial”,而法语称两次世界大战为“Guerres Mondiales”。二次大战均发生在所有有人居住的大洲。很多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参战国亦有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但不一定在同一方。工业化设施,诸如电报和无线电的快速通讯以及轮船和铁路等的快速运输容许了世界大战的发生,在全球广泛领域范围内得以迅速协调军事行动以及运送大批军队。人口的迅速膨胀也为大型战争的发动提供了人力的保障,很难想像在中世纪一个国家的青壮年人口很少的情况下可以爆发如此规模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整个战区的冲突是20世纪造成前所未有的伤亡和破坏。在战争中死亡人数估计为8,000万至1亿2,000万人。世界大战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过程,旧欧洲帝国灭亡或分裂或重创,直接原因是战争惊人的花费,或在某些情况败于列强之下,战争减弱甚至隔断了主要殖民国家和殖民地的联系,使得殖民地运作处于半自治状态,不受母国控制后纷纷独立成国家,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幻,第三世界国家形成。现代国际安全、经济和外交系统在战争之后建立。北约、联合国和欧洲联盟等机构建立以共同处理国际事务,明确旨在防止再次爆发全面战争。战争也极大地改变了日常生活。在战时开发的技术在和平时期也有深远的影响,例如飞机、青霉素、核能和电脑。自二战期间的广岛市原子弹爆炸和长崎市原子弹爆炸,人们广泛和长期地对持有核军备的超级大国间可能发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存在恐惧。事实上这并未有发生是基于核战争的破坏性和不能基本上取胜的性质,而最终的结果只会崩溃文明,甚至世界末日。当被问及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使用什么的武器,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回答(明显地参照核武器的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人们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苏联为首的共产主义国家极有可能发生全球性战争,甚至是核子战争,一旦发生即将成为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史上最惨烈的战争。但是美苏的战争最后仅演变成小国的武装冲突,包括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国共内战/台海冲突,战火并未触及美国苏联两国本土。另外中苏冲突也有机会演变成核子战争,但中国以联美抗苏的策略使得战争并没有发生。随着2001年九一一袭击事件的产生,很多人开始认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将会是与恐怖主义——没有固定国界及打击对象的反恐战争。

相关

  • α溶血性溶血性(Hemolysis,来自希腊文αιμόλυση)指的是红血球的被破坏现象,分为α、β、γ三种。溶血现象通常由微生物引起;在实验室里,以血基琼脂培养皿培养,能分辨出不同溶血性
  • 硝基呋喃呋喃(英语:furan)是一种含有一个由四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五元芳环的杂环有机物。含有呋喃环的化合物即为呋喃的同系物。呋喃是一种无色、可燃、易挥发液体,沸点接近于室温。
  • 毛细血管微血管(capillary)又称为毛细血管或微丝血管,连接动脉与静脉,是由动脉分支为较小的动脉,再分支多次的血管。微血管是管壁最薄的血管,只有一层细胞的厚度,利于细胞之间物质的交换。
  • 印刷体印刷体,指印刷时用的字体或类似印刷时用的字体。英文印刷体有Times New Roman等,中文印刷体有宋体等。印刷体横平竖直,字符框架搭得很规范。印刷体主要分为衬线体和非衬线体两
  • 逻辑史逻辑史,又称理则史,指逻辑学的发展史。在古埃及和巴比伦都发现逻辑学的萌芽。但现在所使用的逻辑学产生于古希腊时期。与此同时,印度和中国也独立地发展了逻辑学。中国古代逻辑
  • 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英语: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也称为戊糖磷酸途径、五碳糖磷酸途径、磷酸戊糖旁路(对应于双磷酸己糖降解途径,即Embden-Meyerhof途径)。是一种葡萄糖代谢途径。这
  • 红外线天文卫星红外天文卫星(Infrared Astronomical Satellite,IRAS)是在太空中的天文台,以红外线巡天,执行勘查整个天空的任务。红外天文卫星是美国NASA、荷兰荷兰太空探测组织(Netherlands Age
  • Δsubf/subiHsubm/subsupso/s标准摩尔生成焓,也称标准生成焓(Standard enthalpy of formation)、标准生成热(Standard heat of formation),符号为 ΔfHmO 或 ΔHfO,单位为kJ/mol(又作kJ·mol-1),指在标准状态(101.3
  • 苔藓动物外肛动物门(Ectoprocta)是动物界的一个门,其下的物种通称苔藓虫(bryozoans)。外肛动物过去常与内肛动物合称为苔藓动物门(学名:Bryozoa),目前所称的苔藓动物已专指外肛动物。目前生存
  • 压力油炸压力油炸是在密封的油炸炉中炸制食物的烹饪方法。进行压力油炸时,食物释放的蒸汽不会流失。因为锅中的气压高,油的沸点也随之升高,使烹饪时的油温升高,食物能较快变熟,食物的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