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飓风

✍ dations ◷ 2025-08-22 05:01:48 #太空飓风

太空飓风(英语:Space hurricane)是指在周边环境极其平静的条件下发生在地球极地电离层上方,类似漏斗般的巨型螺旋状磁暴。此种现象与北极光相关,原因在于漏斗式风暴中的电子沉淀(英语:Electron precipitation)产生出巨大的气旋状极光。科学家相信它们只会发生在具磁场行星的极地地区。

地球上的飓风(热带气旋)是由雷暴和地球自转产生的角动量,在大气中形成并从海洋表面吸收能量的风暴,而太空飓风则是由等离子体与磁场的相互作用形成,并从不断吹来地球的太阳风中吸取能量。

太空飓风由等离子体和极其炽热且以极高速度(转速高达7,560公里每小时)旋转的电离气体组成。在2020年,研究人员利用2014年8月20日的观测结果,辨认到一场直径达1000公里,在北极上空发生的大型太空飓风,其底部位于约110-860公里的电离层,中心点大致位于地磁北极上空。太空飓风的特征是具有多条旋臂的气旋状极光斑,其能量和通量大量快速沉积至极地的电离层,中心(相当于普通飓风的风眼)的水平流由于电子沉淀(英语:Electron precipitation)和剧烈的环状等离子体涡量而为零,且拥有一个从负到正的磁偶极(英语:magnetic dipole)结构。该风暴从电离层沿着地磁场线向上延伸,并覆盖了大部分的北半球昼侧极地磁层。

除此之外,太空飓风有着多条旋臂,与传统飓风相似的是,该风暴也以逆时针的方式旋转。在被旋转的等离子体包围的“风眼”中,有一个持续存在、散发出由沉淀电子引起且向上飘升的场沿电流的极光斑。大型等离子体风暴下的不是水,而是电子,风暴下方生成的巨型气旋状极光便是由电子雨造成。与在混乱情况下生成的常规性太空天气不同,太空飓风是在非常平静的地磁条件下观察到的,当时太阳风的流动很慢,行星际磁场亦指向北方,而传统的地磁风暴需要强烈的南方走向来驱动。这为底层大气中的飓风提供了进一步的类比,一位Accuweather的气象学家指出,普通飓风需要吸收存在于高空的微风才能生成。

学者指出与太空飓风相关的电子沉淀(英语:Electron precipitation)可能会扰乱GPS卫星、无线电系统和雷达,还可能加大附近任何卫星的空气阻力,甚至改变低空范围任何大小的太空垃圾的轨道,这对近地轨道上的太空飞行器来说无疑是一个越来越大的风险。然而除了这些潜在的太空天气影响之外,太空飓风预计对地球的影响不大。

太空飓风这一现象为由中国山东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在2014年8月20日观察了北极地区上空的风暴,然后在2021年确立其性质。除了中国人外,研究团队还包括来自美国、英国和挪威的科学家。该团队在太阳和地磁活动较低的时期观察了太空飓风8小时,直至其逐渐消散。这是人类第一次在高层大气中观测到此类似飓风的风暴,之前并不确定它们是否存在。研究人员认为,太空飓风可能相对地在太阳系及其他地区的具磁场行星上常见。

相关

  • 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资金、人员等生产要素的跨国、跨地区的流动。这种流动把全世界连接成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各国在这一大市场中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实现资
  • 脊神经脊神经(spinal nerve)在脊髓和身体之间传递信号。信号混合有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的信号。在人体中有31对脊神经(spinal nerves),每一对脊神经在脊柱的双侧。分在脊柱的
  • 澳大利亚公民澳大利亚公民(英语:Australian citizens)亦被称为澳大利亚国民(英语:Australia nationals)、澳洲人(英语:Aussie)、澳大利亚人,是澳大利亚国籍的身份拥有人,该身份是由澳大利亚联邦法律
  • 黄乐小片黄乐小片(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汉语官话方言研究》)是冀鲁官话沧惠片的一个分支,分布在河北省东南部和山东省北部。该小片北邻冀鲁官话保唐片,西与西南为石济片,东南为阳寿
  • 网纹长颈鹿网纹长颈鹿(学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 reticulata),俗称索马里长颈鹿(Somali giraffe),是原生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南部以及肯亚北部的长颈鹿亚种。在人工饲育或是在野外接触亚
  • 李嗣京李嗣京,南直隶扬州府兴化县(今江苏省兴化市)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嘉靖、隆庆间内阁首辅李春芳曾孙,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李乔之兄。崇祯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进士,授南昌府推官、
  • 岑羲岑羲(7世纪-713年7月29日),字伯华,唐代南阳郡棘阳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唐朝和武周官员,在唐殇帝、唐睿宗、唐玄宗年间任宰相。他以办事公正闻名,但在先天二年(713年)因涉嫌与太平公主同
  • 贡安国贡安国(?-?),字玄略,直隶宁国府宣城县人,翰林院待诏贡汝成长子,明朝理学家。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贡生,与邹守益、欧阳德、王畿相交莫逆,独窥程颐、朱熹之奥,得其精微,著《启蒙》、《规条》
  • 原始腹足类见内文原始腹足目(学名:Archeogastropoda,亦作Aspidobranchia),又名始腹足目:178、古腹足目(Archaeogastropoda):XI,394或双心耳目(Diotocardia),原为软体动物门前鳃亚纲的一个目,包括
  • 耶律宗允耶律宗允(1005年-1064年),字保信,契丹名耶律谢家奴、耶律涂孛特,辽景宗孙,秦晋国王耶律隆庆第三子,母齐国王妃萧氏。开泰六年(1017年)夏四月辛卯,伯父辽圣宗封谢家奴为长沙郡王,太平五年(1025年)十二月丁巳,以长沙郡王谢家奴匡义军节度使。任期到了之后,用相印节制乾州。太平九年(1029年)六月初一戊子朔,以长沙郡王谢家奴为广德军节度使。后来改封韩王,重熙十七年(1048年)十一月丁巳,堂弟辽兴宗封忠顺军节度使谢家奴为陈王。清宁元年(1055年)十月丁亥,堂侄辽道宗以陈王涂孛特为南府宰相,进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