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里尔主教座堂
✍ dations ◷ 2025-04-25 09:56:28 #特里尔主教座堂
圣彼得主教座堂(德语:Hohe Domkirche St. Peter)是罗马天主教特里尔教区的主教座堂,长112.5米(369英尺),宽41米(135英尺),位于德国特里尔,也是德国境内最老的主教座堂,长寿的建筑经历了十数世纪,揉合了不同世代的设计元素。1986年与特里尔其他古罗马遗址共同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世界文化遗产。根据兰斯僧侣 Altman of Hautvillers 的叙述,皇后海伦娜(古罗马第一个基督教皇帝康斯坦丁的生母)把她住宅的一部分遗留下来建造一座主教教堂,并命名为圣彼得(St. Peter)。其他的一些故事告诉我们主教 Agritius 把“海伦娜 的住宅”变成了一座教堂。考古研究证实主教座堂下面有一处遗址,并且保存着一个 70 平方米的屋顶壁画。我们能在主教教堂博物馆看到重新拼接的壁画,这是晚期罗马壁画的实例。基督教社群于公元 270 年左右出现在特里尔。最早的主教为 Eucharius,Valerius 和 Maternus。最先的集会地点可能是在城墙里的一个住宅教堂。311年的宽容法案(Edict of Tolerance)和康斯坦丁大帝(Emperor Constantine)与米兰的李西尼乌斯(Licinius in Milan)在313年达成的共识保证了持续至今的基督教信仰自由。在主教 Agritius 时期(最早的记载是公元314年)一个大型的巴西利卡(basilica)在一座房屋的基础上被建造起来。在主教 Maximinus(329年至346年)时期,最初的巴西利卡被向北,向东扩建,成为一座巨大的教堂复合体(church complex):包括四座巴西利卡、一座洗礼池和许多附属建筑。特里尔的教堂复合体成为四世纪最大的教堂复合体之一。在公元340年以后,正方广场,一个新建筑在主教座堂的区域建设起来。它的外墙至今仍是主教座堂的核心部分。古老的教堂综合体在5世纪前半期的日尔曼民族大迁移的混乱中被摧毁。主教 Nicetius(去世于561年)用“意大利泥瓦匠”重建了正方广场和一部分教堂的北部。维京人在882年的入侵带来了一次新的毁坏。在大主教 Egbert(去世于993年)就职之后,只有大主教 Poppo von Babenberg(去世于1047年)及其继任者能够完成对教堂的翻新,包括地窖和新的西部:一个撒利-法兰克建筑的杰作。在1196年,在原来罗马方形广场建筑的东围墙上建造了新的罗马风格的唱诗席及其地下室。接着,在主教座堂建造了一个圆顶。在13世纪,新的圣母堂在原来被摧毁的南教堂上建造起来。教堂的回廊也在那个时候被建立起来的。在大主教 Balduin(去世于1354年)时期建造了两座修长的东塔楼。但是西南塔楼直到1515年才被建立起来。教堂内部的重要的中世纪装饰元素被保留下来:唱诗席的墙壁,墓碑,建筑雕塑。那些墓碑告诉我们,在中世纪,这座主教座堂是中世纪特里尔主教的墓葬地。三十年战争结束后,大主教 Carl Casper von der Leyen(去世于1676年)开始翻新主教座堂。他的继任者,大主教 Johann Hugo von Orsbeck(去世于1711年)在东边罗马式唱诗席上建设了祭坛结构,并且在东唱诗席的中后部修建了遗迹小礼拜堂(大约1700年),这里供奉着圣袍(Holy Robe)——相传是耶稣基督的外衣。1717年教堂遭受大火之后,大规模的改造成为必须。在18世纪,主教座堂的改建包括了:新的祭坛,巴洛克式墓碑,一个熟铁制作的唱诗席屏风和一个“燕巢”管风琴。早在19世纪,最初旨在回复主教座堂中世纪面貌的大规模修复就开始了。最后的对主教座堂的重修在1960年到1974年。不仅大面积的翻新了建筑,而且主教座堂的内部也重新构思了。根据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The Second Vatican Council)的礼拜仪式章程,祭坛区域被重新设计。在1974年5月1日,新的祭坛被宣布为圣地,主教座堂对信徒开放。特里尔主教座堂中最珍贵的遗迹是圣袍——基督的外衣。根据基督教传说,皇帝的遗孀海伦娜把这件没有缝合缝的基督的袍子带到了特里尔。这个圣袍第一次被提及是在11世纪,文献对圣袍的历史的确切记载始于12世纪。1196年5月1日,圣袍被从西唱诗席(west choir)移到东唱诗席的新圣坛。对圣袍的朝拜:1513, 1514, 1515, 1516, 1517, 1524, 1538, 1545, 1655, 1810, 1844, 1891, 1933, 1959, 1996,2012。下一次的朝拜时间还不确定,预计是在2033年。自主教座堂1974年翻新以后,圣袍被从一直保存它的木质圣物箱(自从1891年)移动到了装有空调装置的玻璃圣物箱。最近一次大朝拜是2012年4月13日到5月132日,那是所有信徒的节日。每年仅在圣袍日,遗迹小礼拜堂才对公众开放,但是圣袍不做展出。圣袍的原始状态已经被改变了,因为过去的事件和不理想的存储条件,圣袍被频繁的修补。圣袍真实性的问题不能确切的回答。对于信徒来说,象征意义是重要的:这件遗物象征耶稣基督自己,象征他化为肉身和他生命中其他的事件,直到他被钉上十字架和他的去世。这件完好的圣袍象征了基督教的完整,就像特里尔朝圣的祈祷者祈祷的:“耶稣基督,救世主,宽恕我们和这个世界,留心您的教堂让那些分裂的重新走到一起。”3:亚琛主教座堂 ·
168:施佩耶尔主教座堂 ·
169:维尔茨堡宫及宫廷花园和广场 ·
187:希尔德斯海姆的圣玛利亚主教座堂和圣米迦勒教堂 ·
271:维斯朝圣教堂 ·
272:吕贝克的汉萨同盟城市 ·
288:布吕尔的奥古斯都城堡与猎趣园 ·
292:科隆主教座堂 ·
367:特里尔的古罗马遗迹、主教座堂和圣母教堂(共9处) ·
430A:罗马帝国的边界(英语:Limes)(德国境内有上日耳曼-雷蒂安边墙遗迹168处,合共362处) ·
515:洛尔施隐修院和老大座堂遗迹 ·
532:波茨坦和柏林的宫殿和公园建筑群 ·
534:德绍-沃利茨园林王国 ·
535:奎德林堡的协同教堂、城堡和老城镇 ·
546:毛尔布龙修道院建筑群 ·
623:拉默尔斯贝格矿区、戈斯拉尔历史城镇和上哈茨水资源管理系统 ·
624:班贝格城镇 ·
687:弗尔克林根钢铁厂 ·
729:魏玛、德绍和贝尔瑙的包豪斯建筑及其遗址(共5处) ·
783:艾斯莱本和维滕贝格的路德纪念馆建筑群(共6处) ·
846:古典魏玛 ·
896:柏林的博物馆岛 ·
897:瓦尔特堡城堡 ·
974:修道院之岛赖兴瑙 ·
975:埃森的关税同盟煤矿工业建筑群 ·
1066:莱茵河中上游河谷 ·
1067:施特拉尔松德和维斯马的历史中心(共2处) ·
1087:不来梅市场的市政厅和罗兰骑士雕像 ·
1127B:穆斯考尔公园/穆扎科夫斯基公园 ·
1155:雷根斯堡旧城区 ·
1156:德累斯顿易北河谷(2009年被除名) ·
1239:柏林现代住宅群落(共6处) ·
1363C:阿尔卑斯地区的史前湖岸木桩建筑(德国境内有18处,合共111处) ·
1368:阿尔费尔德的法古斯工厂 ·
1379:拜罗伊特侯爵歌剧院 ·
1413:威廉丘山地公园
1467:汉堡仓库城和包括智利大楼在内的船运大楼区
1470:瑙姆堡大教堂720:梅塞尔坑化石遗址 ·
1133D:喀尔巴阡山脉原始山毛榉森林和德国古山毛榉森林(德国境内有5处,合共15处) ·
1314E:瓦登海(德国境内有5处,合共7处)
相关
- 濒死经验濒死经验或临死经验是一种在接近死亡时一些人所经历的现象。这些现象包括灵魂出体、看见天堂或地狱、看见亲人、看见宗教人物或上帝、回顾一生的生活、极度的恐惧、完全的平
- 口交口内性交(英文:oral sex,有时被称为 oral intercourse),简称口交,是性行为的其中一种,从事者的口腔(包括嘴唇、舌、牙齿和喉咙)会与其伴侣的生殖器接触,并以此对其进行刺激。用口来对
- 黄铜黄铜(英语:Brass)是铜及锌的合金,因色黄而得其名。铜含量62%-75%的黄铜,其熔点为934-967度。黄铜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都很好,可用于制造精密仪器、船舶的零件、枪炮的弹壳、硬币(如
- 自然科学自然科学是研究大自然中有机或无机的事物和现象的科学。自然科学包括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物学等等。与自然科学不同的还有应用科学、人文学、社会科学、形式
- 航太航空航天工程学(aerospace engineering)是航空工程学与航天工程学的总称,涉及航空飞行器与航天飞行器有关的工程领域。它包含固体力学、流体力学(特别是空气动力学)、航天动力学
- 马焦雷湖马焦雷湖(Lago Maggiore)是位于意大利西北部的一个湖泊。马焦雷湖是意大利第二大湖泊,面积仅次于加尔达湖。部分湖域位于瑞士国境内。面积212.5平方公里,最大深度372米。
- 种子蕨种子蕨(学名:Pteridospermatophyta)是一类已灭绝的古代裸子植物,始见于晚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时极为兴盛,到侏罗纪逐渐衰退,于白垩纪末期灭绝。种子蕨的种株不大,多数为倚
- 书吏书吏又称作抄写员、文士,是古代一种专门为人纪录事情或抄写文本的职业。书吏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抄写书籍,其内容可能是宗教文本、虚构故事、学术文本或教诲文学。有时候书吏还必
- 造血造血作用(英语:Haematopoiesis,其它拼法为haemopoiesis或hemopoiesis,在美式英语中也被拼作hematopoiesis;源自古希腊语中意为“血液”的词汇αἷμα以及意为“创造”的词汇πο
-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麻黄各半汤即桂枝汤与麻黄汤各自剂量减半(精确而言是1/3的剂量)而合成之汤剂,故名桂枝麻黄各半汤。为治太阳症之药方,症状的表面上看,如得到疟疾般寒热交替发作,但发热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