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月食
✍ dations ◷ 2025-04-03 14:02:40 #月食
月食,又称月蚀,是一种当月球运行进入地球的阴影(阴影又分本影和半影两部分)时,原本可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有部分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阳光照亮,使得位于地球的观测者无法看到普通的月相的天文现象。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月食必定发生在满月的晚上(农历十五、十六、或十七),如《说文》所说“日食则朔,月食则望”。地球阴影位于地球公转轨道面(黄道面)内,此平面与月球轨道面(白道面)并不重合,黄白道面交角约5度;大多数满月时,月球不在黄道面内,而是或偏北或偏南,不在地球阴影内,因此并不是每个满月时,都发生月食。每年全球至少发生两次月食。最近一次月全食发生于2019年1月21日。月食有三种类型:由于地球的本影比月球大得多,这也意味着在发生月全食时,月球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内,所以绝对不会出现月环食这种现象。相比于日食,月食发生的时间(月球由进入至走出地影)是十分长的,平均需时数小时,各年月食的时刻在大部分日历上均有说明。月全食时间最长可长达1小时47分钟,出现在318年5月31日,日全食最长仅长达7分31秒。2018年7月28日的月全食阶段达到1小时43分钟。但是2015年4月4日的月全食整个阶段只有5分钟 。最早的月食记录是公元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记录。殷商的卜辞载“六日甲午夕,月有食”,“旬壬申系,月有食”,《诗经‧小雅》载有:“彼月而食,则维其常”,《小雅·十月之交》篇“彼月而微,此日而微”,微是指月食。《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食,风雨之不时。古代中国民间认为月食是“蟾蜍食月”,在月食出现时人们便会顶礼膜拜、祈求天神驱走蟾蜍。“蟾蜍食月”是来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月为刑而相佐,见食于虾蟆。”,唐朝李白《古朗月行》:“蟾蜍食圆影,大明夜已残”。在中国汉朝时,张衡就已经发现了月食的部分原理,他认为是地球走到月亮的前面,把太阳的光挡住了,“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前4世纪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看到地球影子的圆形而推断出地球是圆的。前3世纪古希腊的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前2世纪的喜帕恰斯都提出过通月食来测定太阳、地球、月亮的大小。古代就有“天狗食月”此词,如刘炳的〈承承堂为洪善初题〉:“天狗食月岁靖康,血战于野龙玄黄。”、李氏朝鲜黄玹〈李忠武公龟船歌〉:“天狗食月沧溟竭,罡风万里扶桑折。”中国古代“天狗”是月中凶神的名称。古籍《协纪辨方》卷四引《枢要历》:“天狗者,月中凶神也。其日忌祷祀鬼神,祈求福愿。”,同书又引《历例》:“天狗者,常居月建前二辰。”
相关
- 腹部人的腹部(拉丁文:Abdomen)是骨盆和胸部之间的身体部分。在解剖学上,腹部从胸底的横隔膜直到骨盆的真假骨盆界限。真假骨盆界限从腰骶角(第5腰椎和第一骶椎之间的椎间盘)到耻骨联合
- 锂离子聚合物电池锂聚合物电池(英语:lithium polymer,缩写:Li-Po),又称聚合物锂电池、聚锂电池,是一种锂离子电池。锂聚电池通常是由数个相同的平行子电池芯(secondary cells)来增加放电电流,或由数个
- 椎间盘椎间盘是连接相邻两个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第1及第2颈椎之间,还有尾椎之间没有椎间盘)使脊椎可以在相当的角度之间活动,有如避震器的功能。成人共有23个椎间盘。椎间盘对脊柱、大脑
- 布氏漏斗布氏漏斗(Büchner funnel)是实验室中使用的一种陶瓷仪器,也有由玻璃或塑料制作的。形状为扁圆筒状,圆筒底面上开了很多小孔,下连一个狭长的筒状出口。普遍认为发明者为1907年诺
- 摩亨佐-达罗摩亨佐-达罗(公元前2600年-前1800年),又称“死丘”或“死亡之丘”(Mound of the Dead),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大约于公元前2600年建成,位于现今巴基斯坦信德省。摩亨佐-达罗是
- 铃兰铃兰(学名:Convallaria majalis,英文:Lily of the Valley,法文:Muguet de mai),也称山谷百合、风铃草、君影草,是铃兰属中的唯一种,味甜,高毒性。原产北半球温带,欧、亚及北美洲和中国的
- Clsub2/subOsub7/sub七氧化二氯是一种氯的氧化物,化学式为Cl2O7,是高氯酸的酸酐。可由高氯酸与五氧化二磷反应制得。七氧化二氯受热易分解:
- 奥运会比赛项目奥运会项目由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指定可以在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进行比赛的运动项目。要被列入夏季奥运项目列表的运动,必须在四大洲至少有75个国家或地
- 锭锭可以是指以下内容:
- 前庭耳蜗神经前庭耳蜗神经(Vestibulocochlear nerve)是12对脑神经当中的第8对,同时也称作听神经。它是支配内耳的脑神经,其中又可分为掌管听力的耳蜗神经、掌管平衡的前庭神经。本神经位在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