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尼

✍ dations ◷ 2025-09-06 14:52:21 #波尼
波尼县(英语:Pawnee County)是美国奥克拉荷马州北部的一个县,面积1,541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本县共有人口16,577人。本县县治为波尼(Pawnee)。欧塞奇族自古以来便一直将这一带用作水牛猎场。1825年,欧塞奇族将现今密苏里州、阿肯色州和俄克拉何马州的领土割予联邦政府。在美洲土著被联邦政府从美国东南部强制驱赶后,切诺基族便于1828年获得了包含本县在内的俄克拉何马州东部土地。南北战争结束后,切诺基族同意让其他美洲印第安人定居在其领地的东部。1873年,联邦政府开始强迫波尼族人从内布拉斯加州迁徒至这一带的印第安保留地。在1891年,波尼族同意将部分土地割予非印第安人供定居之用。于1893年,波尼县成立,原名Q县。于1895年,县政府成立,并改掉县名。县名来自波尼族印第安人。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波尼县的总面积为595平方英里(1,540平方千米),其中有569平方英里(1,470平方千米),即95.73为陆地;25平方英里(65平方千米),即4.27%为水域。所有波尼县的毗邻县皆为奥克拉荷马州的县份。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波尼县拥有16,612居民、6,383住户和4,748家庭。其人口密度为每平方英里29居民(每平方公里11居民)。本县拥有5,082间房屋单位,其密度为每平方英里5间(每平方公里13间)。而人口是由82.27%白人、0.69%黑人、12.13%土著、0.2%亚洲人、0.05%太平洋白民、0.24%其他种族和4.42%混血构成。而西班牙裔或拉丁美洲人占了人口1.16%。在6,383住户中,有32.6%拥有一个或以上的儿童(18岁以下)、61.6%为夫妻、9%为单亲家庭、25.6%为非家庭、22.8%为独居、11%住户有同居长者。平均每户有2.58人,而平均每个家庭则有3.02人。在16,612居民中,有26.5%为18岁以下、7.3%为18至24岁、26.2%为25至44岁、25.2%为45至65岁以及14.8%为65岁以上。人口的年龄中位数为38岁,女子对男子的性别比为100:97.4。成年人的性别比则为100:97.4。本县的住户收入中位数为$31,661,而家庭收入中位数则为$37,274。男性的收入中位数为$29,946,而女性的收入中位数则为$21,069,人均收入为$15,261。约9.6%家庭和13%人口在贫穷线以下,包括16.6%儿童(18岁以下)及13.8%长者(65岁以上)。

相关

  • 后标准模型超越标准模型的物理学(英语:Physics beyond the Standard Model,缩写为BSM)是为了弥补标准模型的不足而进行的物理学研究。标准模型不能解释的现象包括质量的形成机制、强CP问题
  • 鳞,又称鳞片,是一些动物皮肤表面衍生的硬薄片状结构,有保护作用。鳞见于鱼类、爬行动物,一些哺乳动物的部分或全部体表,以及鸟类的足部。鳞翅目昆虫的翅膀表面也覆盖有细微的鳞片
  • 马尔科姆三世马尔科姆·麦克邓肯(中世纪盖尔语:Máel Coluim mac Donnchada,现代盖尔语:Maol Chaluim mac Dhonnchaidh,意为邓肯之子马尔科姆。 ?—1093年11月13日)是苏格兰国王(1058年–1093年1
  • ClFOsub2/sub氯酰氟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lO2F。它是氟化氯与含氧化合物反应产生的常见副产物。它是氯酸的酰氟。ClO2F最早由Schmitz和Schumacheb于1942年报道,他们通过二氧化氯的氟
  • 自动调温器自动调温器(英语:Thermostat)也可以称为温度控制器,简称温控器,这个设备可以用来控制系统提供的温度,使得系统温度一直保持在用户所想要温度点附近,因为控制的温度不可能精确地一直
  • 亚麻油酸亚油酸(Linoleic acid,LA),又称亚麻油酸,IUPAC名:(9Z,12Z)-9,12-十八碳二烯酸,速记法名称为 18:2, n-6,是一种含有两个双键的ω-6脂肪酸。存在于动植物油中,红花油中约含75%,向日葵籽油
  • 直觉直觉可以指:
  • 许尔特市许尔特市(瑞典文:Hylte kommun)是瑞典西南部哈兰省的一个自治市。其治所位于工业城市许尔特布吕克(英语:Hyltebruk)。Template:Localities in Hylte Municipality坐标:57°00′N 13
  • 宽果省宽果省(法语:Province du Kwango)是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西部的一个省,首府根盖(Kenge),与安哥拉接壤,人口1,994,036(2005年),面积89,874平方公里。
  • 容止格言衣镜铭,又称“四十字镜箴”,是南开学校在张伯苓、严修主校期间为了培养和规范学生的仪表和举止而在当时南开中学东楼中的过道左侧(一说校门入口处一侧 )的一面一人高的大镜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