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潭吊桥

✍ dations ◷ 2025-07-25 14:37:25 #碧潭吊桥
坐标:24°57′24″N 121°32′10″E / 24.956572°N 121.536044°E / 24.956572; 121.536044碧潭吊桥,原名“碧桥”,位于台湾新北市新店区之碧潭风景区内,近台北捷运新店站,跨越新店溪。桥体为双塔双铰单跨式吊桥,桥塔间长200米、桥长186.6米、宽度3.5米、海拔30米,可乘载约1,000人。1937年8月竣工,2013年8月5日公告为新北市市定古迹。 碧潭吊桥也是新店区区徽主要的组成元素。早期碧潭两岸无任何桥梁连接,因此居民需靠摆渡来往,然雨季时溪流湍急不利渡船,日治时期台籍人士赖云发起建桥构想。后由台北州驻文山郡土木技手江石定设计、陈海沙的光智商会施工兴建 ,至1937年(昭和12年)完成,建成后即为新店溪东岸通往西岸安坑及中和地区之重要桥梁,可供人、车、马通行。1963年(民国52年),吊桥遭葛乐礼台风侵袭,受损严重,1966年重修,此次翻修更换所有垂吊索,并将桥面宽度缩为3.2米,中以护栏相隔,改采两路单行通道。1999年(民国88年)8月,进行第三次整修,原欲“拆除重建”,后为顺应舆情而以“原貌整修”为主,保留两端桥塔柱及锚,其余构件如垂直主吊索、垂直系条、护栏、桥面板、底部支撑梁等,皆以原貌材料更换,并取消中央护栏,改回原始宽广桥面样貌。2011年,新北市政府城乡发展局发布实施“新店区碧潭段130地号等29笔地号土地都市更新案”,因该案相距碧潭吊桥过近,恐有桥体受损之虞,故引发都市更新与历史建筑保护之争议。2013年8月5日,新北市政府正式公告碧潭吊桥为市定古迹。碧潭吊桥之结构为双塔式吊桥,由两条主索穿过桥塔塔顶鞍座,在桥塔间承挂上下游两侧各94支垂吊索,垂吊索下接桥面。主索穿过鞍座后向外、向下展延,分散成七股钢绞索,固定于岸上桥塔两侧地底之锚碇。桥塔采用钨钢球轴承铰接,钨钢球密度高、硬度大、韧性强,碧潭吊桥以之调节桥面承重时的震荡与扭力,保桥之灵活稳固。吊桥所在地为碧潭风景区,游人如鲫,除登桥揽胜,桥下溪流亦有游船出租。目前吊桥已完全为人行使用,1990年9月,在吊桥下游处新建全长800米之“碧潭桥”,由林同炎、歌德史密斯(Myron Goldsmith)承揽设计,于1995年12月完工,成为北二高重要桥梁之一,新桥跨过新店溪,衔接北边隧道,同时为碧潭增添新颖优美之景致。 2012年7月,碧潭东岸进行都市更新计划,由于建案基址距离吊桥墩座约1米距离,吊桥恐遭破坏、移置或拆除,引发多个民间团体抗议,质疑新北市政府为推行都市更新而忽视碧潭吊桥重要性。2013年2月,民间团体申请吊桥成为古迹;同年4月,新北市政府将其列为“暂定古迹”;同年8月5日,正式公告碧潭吊桥为成为市定古迹,并宣称不会拆除吊桥。然后续工程与评估尚无妥善方案解决吊桥安全之疑虑,引发社会各界关心。碧潭吊桥原名“碧桥”原“昭和十二”字样以“民国廿五”代之碧潭吊桥桥塔钨钢球轴承部碧潭吊桥与被保护的墩座碧潭吊桥的钢索新店区徽上的吊桥意象碧潭吊桥夜景碧潭吊桥碧潭吊桥光雕新店溪上的碧潭吊桥

相关

  • 肿瘤标志物癌症标志物(英语:Cancer biomarkers)是指由肿瘤细胞直接产生或由非肿瘤细胞经肿瘤细胞诱导产生的物质。对于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可对肿瘤存在、发病过程及预后作出判断。癌症标志
  • 胆固醇胆固醇,别名胆甾醇,是一种类固醇及甾醇,化学式为C27H46O。固态是一种无色的结晶。胆固醇是法国医生François Poulletier de la Salle于1784年在胆结石上发现的。其命名cholest
  • 眼睑眼睑俗称眼皮、目胞,位于眼眶(英语:Orbit (anatomy))以内、眼球以外,是保护眼球的主要器官。眼睑分为上睑和下睑,分隔上下睑的裂缝称为睑裂。睁眼时上下睑分开,闭眼时上下睑贴合。
  • 固体力学固体力学是力学中研究固体机械性质的学科,连续介质力学组成部分之一,主要研究固体介质在温度、形变和外力的作用下的表现,是连续介质力学的一个分支。一般包括材料力学、弹性力
  • 圆环回旋处,也称圆环或环岛地,是交通节点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平面道路交叉。环岛由环形车道和一个中心岛组成,这种设置使得任何一个方向而来的交通流量进入环岛后,均需以环岛的中心圈
  • 阿拉伯板块阿拉伯板块是过去几百万年以来一直向北移动,而与欧亚板块发生不可避免的碰撞的三个板块之一(另两个是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这三个板块与欧亚板块的碰撞导致了一系列板块碎片的
  • 风向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是透过基本方向或方位度来了解。有各种各样的仪器用来测量风向,如风向袋和风向标。它的工作原理在于尽量减少移动的空气阻力。风向标所指的方向是
  • 欧内斯特·马斯登欧内斯特·马斯登爵士,CMG CBE MC FRS(英语:Sir Ernest Marsden,1889年2月19日-1970年12月15日),英国-新西兰物理学家。他因与欧内斯特·卢瑟福合作发现新的原子结构理论而知名。
  • 台湾口罩外交台湾口罩外交,是指台湾在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爆发时所实行的口罩出口管制政策及相关决策。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在中国大陆爆发后,全球各地区先后出现抢购口罩的浪潮,随后中国大陆
  • 提摩西·F·盖特纳蒂莫西·弗朗兹·盖特纳(英语:Timothy Franz Geithner,1961年8月18日-),美国经济学家,第75任美国财政部部长(2009年1月26日-2013年1月26日)。毕业于曼谷国际学校,后考入达特茅斯学院,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