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仪

✍ dations ◷ 2025-09-09 01:06:06 #最近逝世,1935年出生,2020年逝世,台湾散文作家,台湾诗人,台湾儿童文学家,台湾文学评论家,台湾男性作家,国立台湾大学教授,静宜大学教授,吴三连奖得主,国

赵天仪(1935年9月10日-2020年4月29日),台湾著名诗人、评论家。笔名柳文哲。曾任台大哲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代理系所主任,也曾担任静宜大学中文系教授兼文学院长、台文系讲座教授、生态所教授等职务。

曾荣获台湾省台中文艺协会自强文艺奖章新诗奖、巫永福评论奖、行政院文建会文耕奖、大墩文学奖、台湾文学家牛津奖等奖项。。著有多部作品及评论。参与多个文学社团,有:笠诗社、台湾笔会、台湾省儿童文学协会、中国新诗协会、台湾美学艺术学学会等社团。曾经主编过笠诗刊、台湾文艺、台湾春秋、满天星等多种刊物。*“支持调降文言文比例,强化台湾新文学教材”共同发起人

赵天仪1935年出生在台中市荣町(今天的继光街)。幼稚园到小学四年级这段期间接受日式教育。太平洋战争期间,为了躲避战祸,全家疏散到台中市附近的大里市五张犁。初中以前,赵天仪在乡村成长。初中与高中,赵天仪就读台中一中。初中时期,他展现了对文学的兴趣和热情,开始大量读诗。据他的说法是“从诗经到清诗选,从冰心到艾青,从大陆的作品到台湾的诗刊诗集,甚至日文诗集、英文诗集”。除了诗,他也疯狂阅读中国古典章回小说、武侠小说、中国新文学作品。初二,赵天仪和李敖同班,一同创办“初三上甲组报”,出版油印的报纸型周刊,出了十四期。李敖负责周刊的主编,写作社论;赵天仪则负责编辑副刊。高中以后,赵天仪开始阅读哲学著作,大量收看欧美各国、日本电影,以及1949年以前的中国大陆电影,视野更为宽广,不过文学并没有因此被冷落一旁。高中时期,赵天仪大量写诗,并常常和白萩等文友相聚谈论文学,也开始留意日治时期或战后初期的前辈及其作品”。。


1962年赵天仪出版第一部诗集《果园的造访》。这部诗集和另一部诗集《大安溪畔》,主要收录了赵天仪中学时期、大学时期到研究所时期的作品。他在笠诗社创立之前,曾与桓夫、杜国清创立《诗展望》。三人在前辈诗人李升如的支持下,借台中民声日报的编辑,创《诗展望》,出了十多期;之后在台湾日报出了两期。这份刊物“由桓夫主编油印出刊了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在《笠》创刊的时候,还继续出刊”。

1964年3月1日周日,吴浊流在台北市台湾省工业会四楼举办座谈会,与会的青年作家众多。会后,赵天仪、桓夫、白萩、王宪阳等诗人到吴瀛涛的家里讨论创办诗刊的事情,众人讨论相当热烈,于是他们在1964年3月8日创立笠诗刊。3月8日当天,赵天仪虽不在笠诗刊创刊现场--卓兰詹冰家里,不过随后受到邀请,成为同仁,与吴瀛涛、薛柏谷、黄荷生、白萩、杜国清、王宪阳、詹冰、桓夫、林亨泰、锦连、古贝为笠诗刊、笠诗社的共同发起人。

赵天仪与林亨泰、锦连、古贝、白萩、李魁贤、桓夫、林焕彰、李敏勇、郭成义、李勇吉等人,参与笠诗刊实际的编辑工作。此外,赵天仪还参与笠诗选《混声合唱》、《华丽岛诗集》、《美丽岛诗集》等诗集的编辑、策划工作。笠诗社成员之中,赵天仪经常撰写诗评,著有《美学与批评》、《裸体的国王》、《诗意的与美感的》、《现代美学及其他》等评论集。除了诗评,他也写书评,曾继林亨泰撰写“笠下影”专栏,同时又开辟“诗坛散步”。

1974年爆发台大哲学系事件,12位专任、兼任教师遭到解聘,赵天仪被波及,名誉、前途受到严重影响,失业一年。后经其师齐邦媛引介,进入国立编译馆服务。

不甘真相埋没,他在1979年编著《台大哲学系事件真相》一书。多年后,台湾大学平反哲学系事件受害者后,赵天仪将平反所得到的补偿金新台币六十万元,加上四十万元,在静宜大学成立“赵天仪文学奖学金”,补助静宜大学学生从事文学创作或台湾文学研究。

赵天仪曾任台湾省儿童文学协会理事长,积极推动国内儿童文学的创作和交流。早先也曾经参与锺肇政主编的《新诗集》(1965年,属于“本省籍作家作品选集”),是重要的编辑委员,著有〈二十年来的台湾诗坛〉一文,报告战后二十年台湾诗坛发展概况。

论述方面,有以下几本:

诗集的出版,有以下几本:

散文作品有以下几本:

儿童文学作品有以下几本:

相关

  • 伯多禄·隆巴迪彼得伦巴都(英语:Peter Lombard,1100年-1160年),又称为伦巴第人彼得,著名中古时期神学家,经院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活跃于巴黎大学。是一位哲学家、神学家、于1159年被任命为巴黎主教
  • 萨格勒布萨格勒布(克罗地亚语:Zagreb;德语旧称:Agram,阿格拉姆;匈牙利语:Zágráb)是克罗地亚的首都和萨格勒布县的首府同时也是全国最大城市、一个直辖市。萨格勒布克罗地亚国内足球强队萨
  • 亚眠主教座堂亚眠主教座堂(法语:Cathédrale Notre-Dame d'Amiens),是法国最大的教堂,位于皮卡第地区中心,索姆省亚眠市,在巴黎以北100公里。是哥特式建筑顶峰时期的代表作。亚眠主教座堂始建于
  • 谬误谬误谬误论证(argument from fallacy)又称争论逻辑、诉诸逻辑(英语:argument to logic,拉丁语:argumentum ad logicam)、谬误谬误(fallacy fallacy)、谬误学家的谬误(fallacist's fallacy),
  • 赵永馨赵永馨(1963年5月31日-),前艺名赵咏馨,本名赵永信,台湾知名女演员。台湾台北市人,籍贯山东高密县,现居新北市板桥区,为国光艺校第一届毕业生。1983年演出首部电视剧《玉女神笛》,隔年
  • 艾芭迪希林·伊巴迪(波斯语:شيرين عبادى‎,Širin Ebādi,Shirin Ebadi,1947年6月21日-)是一位伊朗女性律师和人权活动者,人权捍卫者中心(英语:Defenders of Human Rights Center)
  • 拉杰普特人拉杰普特人(Rajput),意思是拉者(raj-或rāja)之子。他们传统上是印度的战士民族,分布于印度中部、印度北部、印度西部与巴基斯坦一部分(主要集中在拉贾斯坦、旁遮普与古吉拉特、北
  • 室町幕府室町幕府,也称足利幕府,是日本历史上第二个幕府政权,由足利尊氏于1338年开设,终于1573年,其间共经历16代室町征夷大将军(由于第10和12代将军是同一人,所以有说是15代)。室町幕府虽然
  • 南弗莱县坐标:8°41′S 142°14′E / 8.683°S 142.233°E / -8.683; 142.233南弗莱县(South Fly District),是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县份之一,位于新几内亚岛西南部,由西部省负责管辖,首府设于
  • 杰克·休森约翰·G·休森(英语:John G. Hewson,1924年9月7日-2012年6月26日),美国NBA联盟前职业篮球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