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遇
✍ dations ◷ 2025-08-08 02:58:09 #外遇
外遇,也称作婚外情、偷食、出轨、第三者插足(此第三者俗称“小三”),是指有婚姻关系的其中一人,与配偶以外的人发生超出友谊的爱情关系(不论是否有性行为)。外遇的定义依不同研究领域有些许不同,在社会学辞典中,外遇即有发生性交(通奸)行为;若仅有“思想或行为上的不贞”而无实际的性接触,可称之为精神外遇。法律上,有了性关系被视为是外遇的必要因素,此性关系是指已婚者与非配偶发生自愿性的性行为。在人类学的观点中,外遇是延续该种族的策略之一。美国人类学者海伦·费雪对42本民族志进行查阅,发现其中所提的民族皆有婚外情的情形。1940年代,人类学者莫达克(Murdock)对古今148个社会调查的结果中指出,有120个社会视外遇为禁忌,19个社会设有外遇条件,5个社会完全容许婚外情。外遇可分为下列几种情形:传统型外遇、拈花惹草型、保护型外遇、情境型外遇、旧情复燃型外遇、感性型外遇。常见的外遇因素包含了夫妻间沟通不良、夫妻间角色协调不当、处理问题技巧不足、性格不合、夫妻观念与认知冲突、性生活不协调、个人人格因素。人类外遇的原因主要包括与旧情人复合、唯美主义的外遇、沉沦式的外遇、缺乏关爱的外遇、婚外性行为、炮友的吸引力、报复性外遇(因配偶的外遇行为)、性交易、夫妻性生活不协调、对另一半不满、追求刺激。传统父权社会对于两性外遇有不同的看法,对于男性发生外遇行为的形容词包括风流倜傥、齐人之福、拈花惹草,女性应稍加“容忍”;形容女性外遇行为的形容词有红杏出墙、水性杨花、不守妇道、讨契兄(讨情夫,闽南语发音),导致男性戴绿帽。现代提倡男女平等和自由恋爱的思想下,两性外遇同样受到谴责,认为是破坏家庭幸福、对配偶不忠的行为,但当出现外遇时,现代社会鼓励男女双方在平等的态度尽快去处理,选择缓解,或结束双方的感情关系。童年经历过父母婚外情及离婚的人往往会对结婚生子有着相当深的恐惧和厌恶。中华民国法律中,刑法239条规定通奸罪是:‘有配偶而与人通奸者,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其相奸者,亦同’,通奸罪属告诉乃论罪,通奸的连续犯会加重其刑二分之一。通奸罪告诉期间是六个月,若超过期限提出告诉,其罪名无法成立。
相关
- 艾滋病重估运动艾滋病重估运动(AIDS reappraisal movement ,或艾滋病异见组织,AIDS dissident movement)是一个由活跃份子、记者、市民、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医生组成的松散组织,他们对认为人类
- 吞噬吞噬作用(英语:phagocytosis,来自古希腊语φαγεῖν)亦称吞食、噬菌作用,是吞噬细胞和原生动物通过细胞膜从周围环境摄取固体颗粒,并在其内部形成吞噬体的过程。吞噬作用是细胞
- 产物在原子核物理学中,衰变产物(也称至子同位素)是一个元素经过辐射衰变后剩下来的核素。辐射衰变通常涉及很多过程(衰变链)。例如,铀238(U-238)衰变至钍234(Th-234),钍234(Th-234)
- 因纽特伊努克提图特语,或译作因纽特语、伊努特语、Eastern Canadian Inuktitut( (/ɪˈnʊktᵻtʊt/; Inuktitut: .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
- 安纳托利亚语族安那托利亚语族是印欧语系下的一族语言(在有些分类中,此族不属于印欧语系,但极为接近)。此语族语言曾在小亚细亚使用,目前已消亡,包括赫梯语、卢维语(“赫梯象形文字”使用的语言)和
- 米氏动力学米-门二氏动力学(英语:Michaelis-Menten kinetics),又称米氏动力学,是由雷昂诺·米凯利斯(英语:Leonor Michaelis)和贸特·门顿(英语:Maud Menten)在1913年提出,它在酶动力学中是一个极
- CO碳-氧键是指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这是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中最常见的化学键之一。氧原子具有6个价电子,倾向于与碳原子共用两个电子形成化学键,剩下的四个非键电子形
- 布罗克顿市布罗克顿(英语:Brockton)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东南部,是普利茅斯县的县治所在,面积55.9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共有93,810人,其中白人占46.7%、非裔美国人占31.2%、亚裔美
- 任纪舜任纪舜(1935年2月6日-),中国地质学家。出生于陕西华阴。195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地质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世界地质图委员会(CGMW)副
- 谢在库谢在库(1963年9月-),辽宁普兰店人,出生于新金县,中国石油化工专家,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85年毕业于抚顺石油学院,2000年在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