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主义

✍ dations ◷ 2025-07-24 04:16:36 #科学哲学,心理理论,知识论,经验主义

在科学哲学中,工具主义(英语:Instrumentalism)认为科学理论是对于明白和了解世界很有用的工具。工具主义认为去评价一个概念或者理论,应该着眼于其解释和预测现象的能力,而非其形容客观现实的准确度。

工具主义会避开反现实主义跟哲学现实主义或科学现实主义之间的辩论。它可能更适合被定性为非现实主义。工具主义将评价科学理论的基础从“到底该理论提出的现象是否真实存在?”移开,而改为分析该理论提出的结果和评价是否能够跟观察得到的现象互相符合。

历史上,对这个世界的详细观察和研究结果推进了科学及科学理论的发展。工具主义为科学的实践和做法提供理论框架。工具主义并非明确地反现实主义;不过,工具主义认为科学家的角色无法超越实证研究的结果,而科学家能够发展出来的理论可以对世界的运作提出解释,但这些解释只应被视为极之接近现实世界的代表,而非被把解释本身视作终极的现实。

工具主义认为,一个理论要是关于无法观察到的现象,就没有科学上的意义。科学家可以对无法观察到的东西作宣称和推论,但这些宣称和推论并没有科学上的意义。科学探究必然会遇上证据不足的情况,当互相“竞争”的各个理论都把论据建立于同一组证据之上,不充分决定就会因而经常出现。

某些科学研究的核心概念是从根本上地虚无或有争议的,工具主义的实用性在这类科学,例如量子物理学和天文学,特别明显。

相关

  • 卡尔娄·武尔班尼卡洛·乌尔巴尼(意大利语:Carlo Urbani,1956年10月19日-2003年3月29日),又译乌尔班尼或厄巴尼,意大利医生,是首位留意到SARS是一种全新传染病的医生。乌尔巴尼是无国界医生意大利分
  • 苏珊·海华苏珊·海华(英语:Susan Hayward,1917年6月30日-1975年3月14日),美国女演员,曾获得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 汉学汉学(英语:Sinology)或称中国学(英语:Chinese Studies)是指中国以外的学者对有关中国的方方面面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包括中国历史、政治、社会、文学、哲学、经济等等,甚至也包括
  • BMCBMC 可以是下列意思:
  •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机构列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外机构列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设立的代表机构名录。这些庞大的驻外机构,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驻在国的经济、贸易、文化、卫生和军事
  • 东先锋站东先锋站(朝鲜语:동선봉역;東先鋒驛)曾为朝鲜铁路咸北线上的一个车站,位于罗先特别市先锋郡先锋邑,废止时间不明。
  • Bosch反应Bosch反应(Bosch reaction)二氧化碳与氢气在金属(如铁、钴、镍、钌)催化和 530~730°C 下反应,生成单质碳(石墨)和水。上面反应实质上是两个反应的总结果。第一是水煤气转化,二氧化碳
  • 艾伯特·吉奥索艾伯特·吉奥索(英语:Albert Ghiorso,1915年7月15日-2010年12月26日),生于美国加州瓦列霍,是一位物理学家、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研究员,他参与了多个元素周期表中的化学元素
  • 麒麟站.mw-parser-output .RMbox{box-shadow:0 2px 2px 0 rgba(0,0,0,.14),0 1px 5px 0 rgba(0,0,0,.12),0 3px 1px -2px rgba(0,0,0,.2)}.mw-parser-output .RMinline{float:none
  • 庐隐庐隐(1898年5月4日-1934年5月13日),本名黄淑仪,又名黄英,福建省闽侯县南屿乡人,中国五四时期著名的作家。曾与冰心、林徽因齐名并被称为“福州三大才女”。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