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沙状病毒科
✍ dations ◷ 2025-08-27 19:31:07 #沙状病毒科
沙状病毒科(Arenavirinae, ARV)是一种会造成严重的人畜共同传染病的病毒科类。其宿主,啮齿类动物,尤其是老鼠,和人之关系自古已来,均交往过于密切,造成本科病毒在人类和老鼠宿主之间的传播与交替,因而本科病毒对人致害性非常的强。其造成的病征是以出血,发热为主,死亡率非常高,因此均列位于 P4 级的疾病。沙粒病毒科按地理位置的分布可分为:新大陆沙粒病毒(Newworldarenaviruses,NWARV)和旧大陆沙粒病毒(Oldworldarenaviruses,OWARV)两大类。NWARV主要包括分布于美洲的ARV, OWARV主要包括分布于非洲、欧洲和亚洲的ARV。根据国际分类委员会(ICTV)第10次会议,现将沙粒病毒科共有大约30种病毒,按宿主动物的不同分为3个属:爬行动物沙粒病毒属(Reptarenavirus,RARV)、哈特曼病毒属(Hartmanvirus,HARV)和哺乳动物沙粒病毒属(Mammarenavirus,MARV)。沙状病毒具有某些共同的抗原但不具互相中和的能力。Lassa病毒及一些其他会引起出血热的沙状病毒造成极大的困扰。目前于美国仅有LCM及Tamiami两种沙状病毒,而Tamiami病毒对人类无病原性。沙状病毒体于薄切片电子显微镜观察时,病毒颗粒表面呈沙粒状,故称沙状病毒,此种病毒因形态特殊可以很快的与其他病毒区分。所有的沙状病毒的形态皆相同,为直径50 nm至300 nm圆形或多形性病毒,它有对脂溶剂敏感的封套,封套上有10 nm长的棍棒状突起。其核心含有几片单股RNA,其中两个具病毒特异性,核心也有宿主细胞的核糖体RNA及蛋白质。目前,还有20多种ARV尚无证据能否引起人类疾病:1956年在北美州牙买加果蝠(Artibeusja-maicensis)中发现塔卡里伯病毒(Tacaribevirus,TCRV);1964年在巴西圭亚那鬃鼠(Neacomysguianae)中发现阿马帕里病毒(Amaparivirus,AMAV)在美国棉鼠(Sigmodonhispidus)中发现太米阿米病毒(Tamiamivirus,TAMV);1965年在巴西大头稻鼠(Oryzomysmegacephalus)中发现卡皮生病毒(Cupixivirus,CPXV)在巴拉圭米鼠(Oryzomysangouya)中发现巴拉那病毒(Paranavirus,PARV)在哥伦比亚白喉稻鼠(Oryzo-mysalbigularis)中发现皮钦德病毒(Pichindevi-rus,PICV)在玻利维亚胼胝暮鼠(Calomyscal-losus)中发现拉蒂诺病毒(Latinovirus,LATV);1970年在中非共和国无纹草原鼠(Arvicanthisspp.)中发现伊派病毒(Ippyvirus,IPPYV);1977年在南非多乳鼠(Mastomysnatalensis)中发现莫佩亚病毒(Mopeiavirus,MOPV);1983年在中非共和国软毛鼠(Praomysspp)中发现莫巴拉病毒(Mobalavirus,MOBV);1990年在阿根廷雷鼠(Necromysbenefactus)中发现奥利华恩病毒(Oliv-erosvirus,OLVV);1995年在委内瑞拉棉鼠(Sig-momysalstoni)中发现皮雷特尔病毒(Piritalvirus,PIRV);1997年在秘鲁巴西屋鼠(Oecomysparico-la)中发现奥尔帕瓦约病毒(Allpahuayovirus,ALLV)在阿根廷黑大刀小鼠(Bolomyssp)中发现潘帕病毒(Pampavirus,PAMV);1998年在美国鹿鼠(Peromyscuscalifornicus)中发现熊峡谷病毒(BearCanyonvirus,BCNV);1999年在北美德克萨斯州小足林鼠(Neotomamicropus)中发现卡塔琳娜病毒(Catarina,CTNV);2002年在北美亚利桑那州墨西哥林鼠(Neotomamexicana)中发现斯金纳坦克病毒(SkinnerTankvirus,SKTV);2008年在北美亚利桑那州白喉林鼠(Neotomaalbigula)中发现大布拉希坦克病毒(BigBrushyTank,BBTV)及克里克印第安人病毒(TontoCreek,TTCV);2009年在赞比亚多乳鼠(Mastomysnata-lensis)中发现露娜病毒(Lunavirus,LUNV)2015年中国从褐家鼠分离出一种新的MARV:温州病毒(Wenzhou virus,WENV)。
相关
- 马里亚纳海沟马里亚纳海沟,或称马里亚纳群岛海沟,为地球目前已知最深的海沟。该海沟地处西北太平洋的海床,坐标11°21′N 142°12′E / 11.350°N 142.200°E / 11.350; 142.200,位于关岛和
- Cefixime头孢克肟(Cefixime)是一种口服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抗生素,通常用于治疗淋病、扁桃腺炎和咽炎。常用剂量为400毫克。头孢克肟在美国以“Suprax”的名称发售,直到2003年,当它的专利失
- 医用敷料(Antifungals for dermatological use)(Emollients and protectives)(Preparations for treatment of wounds and ulcers)(Antipruritics, including antihistamines, anesthetics,
- 弗里德希氏共济失调弗里德赖希隐性遗传运动失调症(也称为FA)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会导致进行性神经系统损伤和运动问题。它是由于在FRDA基因的intron 1有CAA三核甘酸重复序列的过度扩增。它通
- 底物底物(英语:substrate)在生物化学领域指参与生化反应的物质,可为化学元素、分子或化合物,经酶作用可形成产物。一个生化反应的底物往往同时也是另一个化学反应的产物。
- 汉氏巴尔通体汉氏巴尔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是一种常见的、可导致猫抓病的真细菌,属于巴尔通体属。该细菌通过三聚体自身转运蛋白粘附素(英语:trimeric autotransporter adhesin)与宿主细
- 维他命维生素(英语:Vitamin)是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统称,曾依音译,称作“维他命”。它们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而一般又无法由生物体自己生产,需要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得。维生素不能
- 叶蜂叶蜂总科(学名:Tenthredinoidea)是广腰亚目下的一个大总科,于全球包括了至少7000种品种,特别是分布广泛的叶蜂科。目前已知的幼虫均为植食性,有些种类被视为害虫的一种。叶蜂为小
- 药物戒断药物戒断(英语:drug withdrawal),一种因为停止药物治疗,或停止娱乐性药物、烟草、酒精的服用,而产生的综合症(symptoms)。在产生物质依赖的现象后,突然停止服用药物,在12至48小时内就
- 肾生理学肾生理学(renal physiology、拉丁语:rēnēs、"肾")为肾的生理学研究。这包括肾脏的所有的功能,包括葡萄糖、氨基酸,及其它小分子的再吸收;钠、钾及其它电解质的调节;体液平衡(Fl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