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托·德布罗伊

✍ dations ◷ 2025-05-10 16:50:19 #1785年出生,1870年逝世,法兰西学院院士,法国总理,法国外交部长,法国驻英国大使,法国外交官,布罗伊公爵,巴黎人

维克托·德布罗伊(法语:Victor de Broglie,1785年11月28日-1870年1月26日),全写阿希尔-莱昂斯-维克托-夏尔,第三代布罗伊公爵(Achille-Léonce-Victor-Charles, 3rd duc de Broglie)是法国政治家、外交家、法兰西学院院士。七月王朝期间两次任委员会主席(首相)(1830年8月至1830年11月、1835年3月至1836年2月)。

维克托·德布罗伊生于巴黎,布罗伊公爵(第二)之孙,布罗伊世子夏尔-路易-维克多之子。1804年祖父第二代布罗伊公爵去世他承袭布罗伊公爵爵位。1809年在帝国行政法院工作,后拿破仑派他随外交官员出使各国。1814年6月波旁王朝第一次复辟时期,在路易十八的贵族院任议员。“百日”事件后,因勇敢捍卫米歇尔·内伊元帅而闻名。1830年7月革命后,历任教育大臣和外交大臣,他主要致力于加强与英国的关系。1834年4月退职,次年3月出任内阁首脑(首相),1836年2月,政府的一项减少五个百分点税的提案被否决,他再次辞职,后不再参与政治。

从1836年至1848年德·布罗伊几乎完全退出政治,好友弗朗索瓦·基佐1845年诱导他接受临时任务,并于1847年5月任法国驻伦敦大使。1849年5月由厄尔省(Eure)选为议员,他参加保守派,竭力遏止社会主义的潮流。1851年12月3日政变后,他成为拿破仑三世政权的死敌之一,1855年起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余生20年间主要从事哲学和文学的研究,著有《关于法国政府的管见》(1861)、《文稿与演说》(1863)、《自由贸易与赋税》(1879)和《回忆录》(1885-1888)。

相关

  • 非有神论非有神论(Nontheism),在现代西方的意思上,是指相对于有神论(特别是一神论)信仰的思维。无神论、不可知论都可以算做是其中一种非有神论的类别,一般是指无宗教信仰的人,但并非无神论
  • 黄斑病变黄斑部退化(英语:Macular degeneration),也被称为老年性黄斑部病变(英语: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簡寫為AMD或ARMD),会出现视力模糊(英语:blurred vision)或中央视野(英语:visua
  • 红毛港红毛港是过去位于高雄市小港区的一个渔村,与盐水港、大林蒲及中洲相接壤。曾经是日本统治时期高雄州乌鱼渔获的主要产地。红毛港又可细分成“埔头仔”、“姓杨仔”、“姓吴仔
  • 2010年温哥华冬季奥运会第二十一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英语:the XXI Olympic Winter Games,法语:les XXIes Jeux olympiques d'hiver),于2010年2月12日至28日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温哥华举行,而部分
  • T6Z5/6次“刘三姐号”列车,中国南宁至越南同登间使用T8701/8702次,在越南境内称为MR1/2次列车,是中国铁路运行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至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首都河内的一趟国际
  • 摩加迪沙摩加迪沙(阿拉伯语:مقديشو‎,罗马转写:Maqadīshū;索马里语:Muqdisho;英语:Mogadishu,意指“国王的宝座”),当地人也常以旧名哈马(Xamar,早期拼音为Hamar)称呼之,中国古称木骨都束,是
  • 安纳波利斯安纳波利斯(英语:Annapolis),美国马里兰州州政府所在地,也是安妮阿伦德尔县的县治。1783年11月到1784年6月的美国临时首都,承认美国独立的《1783年巴黎条约》就是在这里签署的。美
  •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埃莉诺·奥斯特罗姆(英语:Elinor "Lin" Ostrom,本名Elinor Claire Awan,中文名欧玲,1933年8月7日-2012年6月12日)是一位美国政治经济学家。因她对经济治理尤其是公共经济治理方面的
  • 小威廉·F·巴克利小威廉·法兰克·巴克利(William Frank Buckley Jr.,1925年11月24日-2008年2月27日),美国媒体人、作家、保守主义政治评论家,政论杂志《国家评论》()创办人。他一生的政治活动主要在
  • 吉欧夫·斯图兹吉欧夫·斯图兹(Geoffrey Manton "Geoff" Stults)是美国的一位演员。他出演过的著名电视剧有七重天、十月之路、快乐城。最近则出演电视剧追踪者。他也曾参加橄榄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