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颈长尾雉

✍ dations ◷ 2025-04-26 00:34:05 #白颈长尾雉
白颈长尾雉(学名:Syrmaticus ellioti)又名横纹背鸡,是大型雉科长尾雉属鸟类,为中国特有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低海拔至中海拔山区一带。本种常活动于中山地带,在崎岖的山谷及山地的树林中活动,善走善飞,能在茂密的灌木间迅速逃逸,且性羞涩不喜鸣叫,因此甚难见到。白颈长尾雉为中国特有鸟种,分布在中国东部的安徽、浙江、福建、江西、广东等省份。本物种体形大小接近环颈雉,体长约为50厘米。雄性体羽以褐色为基调,头顶、后颈及颈侧浅色,自头顶到颈侧逐渐由浅灰褐色过渡到白色;眼周裸露鲜红色皮肤;上背、肩及胸部栗褐色,隐约可见暗褐色的鱼鳞斑;翅上覆羽暗褐色,覆羽中部为蓝绿色并带金属光泽,颇有雁形目鸟类翼镜的韵味,但构成这块区域的羽毛并非雁形目的次级飞羽,而是覆羽;翅上具两道白色翅斑;尾羽及尾上覆羽甚长,与身体的比例接近1:1,尾羽污白色具宽阔的褐色横纹;下体白色,两胁具栗褐色鳞状斑。雌性体色暗哑,尾羽虽较一般雉类的雌鸟略长但远逊于白颈长尾雉的雄鸟;头顶及枕部为暗哑的栗褐色,双颊及颈侧为沾褐色的污白色,眼周亦有红色的裸露区域但远较雄性为小;上体褐色,除肩部具一道污白色斑块外还具两道白色翅斑,自颌下至胸褐色,着黑斑,腹部白色两胁具粗大的褐色鳞状斑;尾羽色暗,隐约可见梢浅色的横斑。虹膜褐色,喙黄褐色,足蓝灰色,雄性足上长有距。白颈长尾雉为植食性鸟类,在林间取食豆荚、浆果、嫩叶等食物。繁殖不详。

相关

  • 微管微管(英语:Microtubule)是细胞骨架的一个组成部分,遍布于细胞质中。微管蛋白的这些管状聚合物可以增长长达50微米,具有25微米的平均长度,并且是高度动态的。微管的外径约为24纳米,
  • 2号染色体2号染色体是人类的23对染色体之一。在正常的人类体细胞中,会有1对2号染色体。这条染色体是人类所拥有的第二大染色体,拥有2.37亿个碱基对,其占有的DNA大小,大约是细胞中DNA总数
  • 恋童恋童是一种精神障碍,16岁以上的青少年或者成年人患者会认为青春期前的儿童拥有主要的性吸引力,或只有儿童才有性吸引力。虽然在10-12岁(女孩:10-11岁;男孩:11岁-12岁)之间儿童会开
  • Nasub3/subAsOsub3/sub原亚砷酸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3AsO3。将三氧化二砷和碳酸钠溶液共煮,可以得到原亚砷酸钠。原亚砷酸钠在酸性溶液中可以被活泼金属还原,放出剧毒的AsH3气体。
  • ISO 15919ISO 15919(转换天城文和有关的婆罗米系文字为拉丁字符)是2001年由国际标准化组织确立的把印度文字转写为拉丁字母的国际标准。它使用变音符号来把更大字符集的婆罗米文字辅音
  • 节拍在音乐中,节拍(metre,美国英语meter;实际应用俗称time)指循环出现的小节或拍子等表现出的模式和重音位置。节拍与节奏不同,其开端不一定会发声,但会被听众内心期待到。 全世界的音
  • 南汉广东地区历史南汉(917年-971年)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地方政权之一,位于现广东、广西、海南三省及越南北部(后失)。971年为北宋所灭。唐朝末年,刘谦在岭南的封州(今广东封开)任刺史,拥兵过
  • 印度尼西亚国家航空航天研究院印度尼西亚国家航空航天研究所(印尼语:Lembaga Penerbangan dan Antariksa Nasional,简称LAPAN)是印度尼西亚的国家航天机构,成立于1963年11月27日,由前总统苏卡诺在设立了一个非
  • ASIN亚马逊标准识别号码(英语:Amazon Standard Identification Number),简称ASIN,是一个由十个字符(字母或数字)组成的唯一识别号码。它由亚马逊及其伙伴分配,并用于亚马逊上的产品标识
  • 平话平话可以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