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玛斯·坎贝尔

✍ dations ◷ 2025-07-17 07:22:48 #1777年出生,1844年逝世,格拉斯哥大学校友,选集编者,安葬于西敏寺者,格拉斯哥人

汤玛斯·坎贝尔(1777年7月27日 – 1844年6月15日)是一位苏格兰诗人。他是波兰之友文学协会(英语:Literary Association of the Friends of Poland)的创办人之一,也是提议成立伦敦大学的其中一位知名人士。

他的代表作是撰写于1799年的《希望之乐》(英语:The Pleasures of Hope)。它是一首以英雄双行体写成的说教式诗歌。此外,他亦创作了多首爱国战争歌曲,包括《你的英国水手》(英语:Ye Mariners of England)、《战士之梦》(英语:The Soldier's Dream)、《霍亨林登》(英语:Hohenlinden) ,以及于1801年写成的《疯狂的土耳其王子之战》(英语:The Battle of Mad and Strange Turkish Princes)。

汤玛斯·坎贝尔在1777年出生于格拉斯哥高街,在十一个兄弟姊妹中排行最小。他的先世出身于马可维坎贝尔家族,父亲亚历山大·坎贝尔(1710年─1801年)是阿盖尔奇南地区最后一任领主的儿子,母亲玛格丽特(1736年生)则是克雷格尼什-坎贝尔家族的后人。玛格丽特的外祖父罗伯·森逊是一位著名的军械士。

1737年亚历山大·坎贝尔前往维珍尼亚法尔茅斯经商,因参与烟草贸易而致富。然而,他的生意在美国革命中蒙受大约二万英镑的损失。汤玛斯的一些兄长没有跟随父亲返回英国,其中一人更迎娶了帕特里克·亨利的一个女儿。

汤玛斯的父母都是富有智慧的人。亚历山大·坎贝尔是托马斯·里德的密友(这是汤玛斯·坎贝尔名字的由来),而玛格丽特也对文学和音乐有高尚的爱好。汤玛斯·坎贝尔在格拉斯哥高中(英语:High School of Glasgow)及格拉斯哥大学接受教育,并曾获得古典学和韵文的奖项。1795年,他曾往苏格兰高地西部地区当补习老师,并在游览马尔岛时写下了《格连那拉》(英语:Glenara)及《乌林勋爵千金的歌谣》(英语:Ballad of Lord Ullin's Daughter)等作品。

1797年,坎贝尔前往爱丁堡修读法律。他仍然以补习及写作(由《英国诗人》的编辑罗伯特·安达臣(英语:Robert Anderson (editor and biographer))协助)的方式为自己赚取生活费。他在爱丁堡认识的同伴包括华特·史葛爵士、亨利·布鲁尔姆勋爵(英语:Henry Brougham, 1st Baron Brougham and Vaux)、法兰西斯·杰佛瑞勋爵(英语:Francis Jeffrey, Lord Jeffrey)、汤马斯·布朗(英语:Thomas Brown (philosopher))、约翰·莱顿(英语:John Leyden)、詹姆斯·格雷厄姆(英语:James Grahame)等。这段日子为他创作《负伤骑兵》(英语:The Wounded Hussar)、《华莱士挽歌》(英语:The Dirge of Wallace)及《给三位女士的信》(英语:Epistle to Three Ladies)等作品带来了灵感。

1799年,在威廉·华兹华斯和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发表了《抒情民谣集》(英语:Lyrical Ballads)之后,托玛尔出版了《希望之乐》。它是一首说教式、双行体的诗歌,所用的体裁、修辞迎合当时的品味,内容亦包括当时深入人心的话题,包括法国大革命、瓜分波兰以及黑奴问题。这首诗歌甫出版即大受欢迎,但坎贝尔此后心力交瘁,没有继续创作。他在次年(1800年)出国旅游时,也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他先造访居于汉堡的里弗德里希·戈特利布·克洛普施托克,然后到了雷根斯堡。在坎贝尔抵达该地三天后,法国军队就攻占了它,坎贝尔进入当地一所苏格兰修道院避难。他的一些作品,如《霍亨林登》(英语:Hohenlinden)、《你的英国水手》(英语:Ye Mariners of England)以及《战士之梦》(英语:The Soldier's Dream),都是在德国之旅写成的。当年冬天,他在阿尔托纳渡过,并遇到了一位名为安东尼·麦凯恩(英语:Anthony McCann)的爱尔兰流亡者。麦凯恩的遭遇促使坎贝尔写下了《艾琳的流亡》(英语:The Exile of Erin)。

当他准备撰写一首有关爱丁堡的史诗(名为《北方女王》,英语:Queen of the North)时,英国与丹麦开战。坎贝尔迅即返国, 不久写下《波罗的海之战》(英语:Battle of the Baltic)。回到爱丁堡后,他获介绍认识明托伯爵,并获聘用为伯爵驻伦敦的秘书。1803年,第二版的《希望之乐》面世,坎贝尔为其作品增加了一些章句。

同样在1803年,坎贝尔与他的一位第二代表亲玛蒂达·冼佳亚结婚,并在伦敦定居。他在辉格党人、尤其是在荷兰大楼(英语:Holland House)成员之中很受欢迎。然而,他的收入并不丰厚。1805年,政府向坎贝尔支付200英镑的津贴,但坎贝尔夫妇也因财政问题需要迁居伦敦市郊的薛登林。在这段时间,坎贝尔受聘于伦敦星报,为它翻译外国的新闻。

1809年,坎贝尔发表了《怀俄明的葛楚德》(英语:Gertrude of Wyoming)。它是一篇以爱德蒙·史宾赛的风格写成的叙事史诗,描述了宾夕法尼亚的怀俄明谷(英语:Wyoming Valley),以及1779年在那里发生的战役(英语:Battle of Wyoming)。他创作这篇诗歌时,进展缓慢且时常挑剔作品,使最终的作品略嫌累赘。法兰西斯·杰佛瑞在写给坎贝尔的信中提到:

1812年,坎贝尔在伦敦的皇家研究院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诗歌的演说。与此同时,华特·史葛爵士促请坎贝尔参加爱丁堡大学的文学院院长遴选。1814年,坎贝尔前赴巴黎,并在那里认识了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乔治·居维叶以及其他法国文人。次年,他领到了4000英镑的遗产,从而纾缓了财政压力。此后,他撰写了《英国诗歌选辑》(英语:Specimens of the British Poets),并于1819年发行了它。这部著作选辑了许多诗人的作品,卷首并有一则序言,里面的评论被认为甚具价值。1820年,坎贝尔接下了《新月刊》(英语:New Monthly Magazine)的编辑职位,同年再一次造访德国。1824年,坎贝尔发表了关于家庭生活的诗作《西奥多尼》(英语:Theodric),但诗作并不成功。

他在成立伦敦大学的过程中曾作出重大贡献。他曾前往柏林考察德国的教育制度,并向布鲁尔姆勋爵提交建议,获得其采纳。1826年,他击败了华特·史葛爵士,获选为格拉斯哥大学校监,任期三年。1830年,他退任了《新月刊》编辑,而在次年他创办了《大都会杂志(英语:The Metropolitan Magazine)》,但并不成功。

他在代表作《希望之乐》中用了很大篇幅为波兰人发声,而对俄罗斯镇压波兰革命,他感同身受。他在一封书信中写道:“波兰日夜萦绕我心”,而他对波兰的同情使他成为了波兰之友文学协会的会员。

1834年,他前往巴黎和阿尔及尔,写下了《南国来的信》(英语:Letters from the South,1837年出版)。他晚年产量减少或与个人的不幸遭遇有关。其妻子于1828年去世,而两人所生的儿子,一个在5岁夭折,另一个则被诊断为疯癫(直到汤玛斯去世后才被断为正常)。他本人也因健康渐渐恶化而减少露面。

1844年6月15日,坎贝尔在布洛涅去世,并于7月3日葬于西敏寺的诗人角。

相关

  • 拉沃斯拉夫·鲁日奇卡拉沃斯拉夫·斯捷潘·鲁日奇卡(克罗地亚语:Lavoslav Stjepan Ružička,1887年9月13日克罗地亚武科瓦尔 - 1976年9月26日瑞士),克罗地亚化学家,193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鲁日奇卡生
  • 罗马人罗马公民,罗马帝国的一种身份。212年之后,依据安东尼努斯敕令,所有的罗马帝国自由人,被授与公民权。在罗马帝国,下列的人民能够变成公民:公民赋予下列权利:
  • 唇腭裂唇裂与颚裂(英语:Cleft lip and cleft palate),常被合称为唇颚裂,是一系列包含唇裂(CL)、颚裂(CP)、或二者皆有的疾病(CLP)。唇颚裂常包含上颚裂到鼻腔,甚至裂到耳朵都有可能;裂口可能发
  • 海积鸟海积鸟(学名Halimornis)是一类反鸟亚纲鸟类。它们生存于约8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其化石是在美国阿拉巴马州的格林县发现的,只是单一组化石,包括脊骨、脚骨及部分肱骨。海积鸟
  • 光电化学电池光电化学电池(英语:photoelectrochemical cell)是两种不同类别的设备。第一种类似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产生电能,满足光伏电池的标准定义。第二种是光电解电池(photoelectrolytic c
  • 堪萨斯市皇家      堪萨斯市皇家(Kansas City Royals),(简称:KC or KCR),是美国职棒大联盟中,隶属于美国联盟的棒球队伍之一。主场位于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市。在美国联盟的分区中,属于美国联盟中
  • 迈赫尔甘迈赫尔甘(波斯语:مهرگان‎,本义是“光明、友好、爱情”,一译麦赫尔干)是伊朗的秋节,订于每年波斯历的7月16日至21日,相当于公历的10月7日至12日。这是一个祆教的节日。在蒙古
  • 河南湖广总督河南湖广总督,为明朝崇祯末年设立的一个临时总督职位。任濬担任此职位。河南湖广总督,是为镇压明末农民起义而设立。
  • 殿山泰司殿山泰司(日语:とのやま たいじ,1915年10月17日-1989年4月30日)是日本兵库县神户市出身的男演员。他于1939年至1989年之间总共演出了多部电影及电视剧。
  • 让·埃耶格·恩东让·埃耶格·恩东(法语:Jean Eyeghe Ndong,1946年2月12日-),加蓬政治家,加蓬民主党成员,2006年1月至2009年7月任加蓬总理。1946年2月12日出生于加蓬首都利伯维尔市。早年留学法国,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