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月球瞬变现象
✍ dations ◷ 2025-10-20 09:44:29 #月球瞬变现象
月球瞬变现象(英语:transient lunar phenomenon (TLP) 或 lunar transient phenomenon (LTP))是月球表面亮度、色泽或外观上的短暂变化。有关月球瞬变现象的说法至少可追溯至1000年前,一些目击者或有声望的科学家曾独立地观察到这一现象。但大多数报道的月球瞬变现象都无法再现,令它不足以用作区分假说或解释起源的对照实验。大多数月球科学家都承认瞬态事件,如月球地质史中所发生的释气和撞击事件,但问题的焦点在于此类事件发生的频率。1968年帕特里克·穆尔在他参与合编的美国宇航局 R-277 技术报告《月球事件报导年鉴》中,创建了“月球瞬变现象”这一术语。报告的月球瞬变现象范围包括从雾斑到月球景观的永久性改变。卡梅伦将这些分为:存在大量二种类型的月球瞬变现象,从公元6世纪以来累计记录有2,254次。这些事件中最为可靠的,至少三分之一是来自阿里斯塔克斯高原附近。以下是一些较为著名的瞬态现象历史记录:对于月球瞬变现象的解释都可归集于以下四种:释气、撞击事件、静电现象以及不良观测条件。一些瞬变现象可能是由月球地下洞穴群中释出的气体所引起。这些气体据说显示独特的淡红色,有的呈现如白云或朦胧的薄雾。大部分出现的瞬变现象都与底表开裂的陨石坑、月海边缘区或其他有火山地质活动的地方有关。然而,这些都是月球上最常见的目标,这种相关性可能是一种观测偏差。支持释气说的证据是,月球探勘者号的α粒子光谱仪数据显示了最近泄出在月表的氡气。特别是阿里斯塔克斯陨石坑和开普勒陨石坑附近释放的氡气,就产生于该卫星运行的两年间。这些观察结果反映了月表气体的扩散是缓慢而难以察觉的,或是由一系列间歇的喷发所构成。而支持爆炸性释气的证据为,月球表面有一处直径约3公里(1.9英里)的区域,因释气事件而“最近”才发生了改变。该特征的年龄据认为在100万年左右,这表明此类大的现象只是很少发生。不断发生在月球表面的撞击事件,大多与流星雨期间的微陨石有关。地球上的天文台已多次或同时检测到此类事件的撞击闪光。通过摄像机拍摄的撞击记录自2005年来就一直存在,其中许多次就与流星雨有关。此外,欧洲航天局的SMART-1卫星、印度的月球撞击探测器及美国宇航局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都检测到碰撞后产生的撞击云。撞击事件在月表会留下明显的痕迹,通过分析事件发生前后的高分辨率照片就可检测出来。在克莱门汀号(全球分辨率100米,选定区域7-20米)和SMART-1卫星(分辨率50米)环行期间没有检测到新形成的撞击坑。有提议认为,静电可解释部分月球瞬变现象。其中一种可能是近表地层(如岩石)断裂所产生的电磁效应,它会对所有可能存在的气体充电,如吹入的太阳风或放射性核元素衰变产物。如果这发生在月球表面,随后这些气体的放电将引发在地球上可看到的瞬变现象。另一种可能是尘埃云中悬浮颗粒的摩擦起电效应,引发了地球上可见的静电放电现象。最后,月球昼夜线附近带静电的悬浮尘埃也可能会引发此等现象。许多瞬变现象很可能与月球本身并没有关系,只是由于不利的观测条件或地球自身的有关现象所造成。例如,一些报道中所观测到的月球瞬变现象是因为使用了只具备近距分辨率的望远镜。地球大气层会造成明显的短暂失真,而这种失真亦有可能会与真实的瞬变现象混淆(一种称为视宁度的效应)。其他非月球因素的解释包括地球轨道卫星、流星以及观测误差。月球瞬变现象报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这些现象中绝大多数要么由单个的观察者,要么是在地球上某一单独位置(或两者都有)所发现。用于支持众多报道瞬变现象存在的证据都发生在月球的同一地方,然而,并没有多位观察者在地球不同地方对同一"事件"的目击报告,因此,必须以谨慎的态度来面对这些。正如上面所讨论的,对某些事件同样可信的说法是:它们是由地球大气层扰动造成的。但如果某一事件同时在地球上两个不同的地方被观察到,那么,这就可以作为反驳大气层原因的证据。为甄别克莱门汀号飞船绕月期间通过业余天文学爱好者网络所报导的月球瞬变事件的真伪,曾进行过一次分析。在数个报导过的事件中,选择了其中四个飞船之前和之后所拍摄的照片,然后对这些照片进行仔细的比对,但结果显示它们与网站上的图片并没有明显的差别。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这些报告就是观测误差,有可能是释气事件后月球表面并未留下可见的痕迹,然而,这也并不意味就肯定了这些事件都是真实的瞬变现象。月球和行星观察协会以及英国天文协会目前正在协调各天文台重新观察曾报导发生过月球瞬变现象的地点。通过记录这些特征在相同光照和摄动条件下的外观,可判断一些报告是否只是观察者因视觉偏差而造成的误解。此外,借助数字图像对大气层产生的光色散、宁视模糊和光散射的模似,可确定这些因素能否来解释一些早期报告的月球瞬变现象。
相关
- 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是黄绿色的气体,是氯的最稳定的氧化物,也是唯一大量生产的卤氧化物。二氧化氯在其液态时稳定,但若和一些特定物质接触,也有爆炸的可能。 它在约−59°C 时凝结成亮橙色
- 光谱学光谱学(英语:Spectroscopy)是研究物质发射、吸收或散射的光、声或粒子来研究物质的方法。光谱学也可以被定义为研究光和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历史上,光谱学指用可见光来对物
-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芭芭拉·麦克林托克(英语:Barbara McClintock,1902年6月16日-1992年9月2日),美国著名女性细胞遗传学家。198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首位没有共同得奖者、单独获得该奖项的
- 舌羊齿属见内文舌羊齿属(学名:Glossopteris),又名舌叶蕨属、舌蕨属、舌叶松属,是一属已灭绝的种子蕨,生存于二叠纪至侏罗纪晚期。它们生长在温暖潮湿的低洼地带。其化石主要分布于南半球及
- 爱德华时代爱德华时代(Edwardian era或Edwardian period)指1901年至1910年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在位的时期。爱德华时代和维多利亚时代中后期被认为是大英帝国的黄金时代。维多利亚女王190
- 汉普希尔县汉普夏县(英语:Hampshire County)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中西部的一个县。面积1,413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52,251。县治北安普顿(Northampton)。成立于1662年5月7
- 利拉鲁肽利拉鲁肽(英语:Liraglutide),商品名为诺和力(Victoza)。是一种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GLP-1类似物),用于治疗糖尿病。该药物的活性成分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使用酵母生产的GLP-1(胰高
- 中西伯利亚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俄语:Среднесиби́рское плоского́рье)是俄罗斯西伯利亚中部的一个火成岩(具体称为洪水玄武岩)高原,介于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中西
- 穆罕默德·纳希德穆罕默德·纳希德(迪维希语:މުހައްމަދު ނަޝީދު ,拉丁转写:Mohamed Nasheed,1967年5月17日-),马尔代夫共和国前任总统。纳希德1989年毕业于英国利物浦约翰摩尔斯大学
- 德国唯心主义德国唯心主义一般是指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早期在德国建立起来的哲学,它由康德在1780年到1790年间的作品发展起来,并和浪漫主义、启蒙运动的政治革命有着密切联系。在它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