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和谐

✍ dations ◷ 2025-10-06 12:45:12 #天文学书籍,物理书籍,天文学史,数学书籍,1610年代书籍,约翰内斯·开普勒,占星术文献

世界的和谐(拉丁语:Harmonices Mundi。英语:The Harmony of the Worlds)是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内斯·开普勒在1619年出版的书。该书主要介绍几何与物理世界的和谐和全等。最后一章提出开普勒第三定律。

本书共分成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正多边形。第二部分讲几何全等。第三部分讲述音乐和声的原理。第四部分则是相位。第五部分是行星运动的和谐。

虽然中世纪哲学家以球体音乐来隐喻,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物理和谐性。他发现行星在轨道运动时,在最高和最低角速度之间有近似和谐的比例。例如:地球相对于太阳的角速度在近日点和远日点之间以一个半音改变(16:15),而金星则是25:24(升音)。

在非常罕见的间隔所有的行星将一起唱“完美和谐”:开普勒提出,这可能发生在历史上只有一次,也许在行星形成的时候。

开普勒还发现,只有一个的行星最高和最低轨道速度的比例在周边的行星轨道近似的音乐和声幅度内,误差小于一个升音(25:24的间隔)。在火星和木星产生一个例外的规则,形成了不和谐的比例18:19。事实上,导致不和谐的原因可能是一个事实,即小行星带分隔两个行星轨道,小行星带在开普勒逝世170年后发现于1801年。

开普勒的上一本书新天文学提出开普勒定律的前两个定律。第三个定律在这本书的第五章才被提出。

相关

  • 缩合反应缩合反应(condensation reaction)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当中两个分子透过官能团的变化结合成一个新的分子,过程中有细小的分子失去。如所失去的小分子为水,这个过程则称作脱水反应。
  • 磷钨酸12磷钨酸、12钨磷酸磷钨酸(英语:Phosphotungstic acid),简称PTA,英文名称也作tungstophosphoric acid,简称TPA,是化学式为H3PW12O40的杂多酸,平常会以水合物的形式出现,EPTA是磷钨酸
  • 大般若经《大般若经》,全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梵语:महामहाभारतसूत्र Mahā-prajñāpāramitā Sūtra),大乘佛教经典,为宣说“诸法空相”之义的般若类经典汇编,并广述菩
  • 阿蒙涅姆尼苏尼斐卡拉-阿蒙涅姆尼苏(英语:Neferkare Amenemnisu)是古埃及第二十一王朝第二位法老。阿蒙涅姆尼苏的名字在一个金帽子出现,“尼斐卡拉”是阿蒙涅姆尼苏的王名,阿蒙涅姆尼苏的名
  • 捷克国家图书馆克莱门特学院(Klementinum)是捷克首都布拉格市中心的一组历史建筑群,目前用作捷克的国家图书馆。克莱门特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1世纪一座朝拜圣克莱门特的小圣堂。在中世纪,多
  • 宫旁组织宫旁组织(英语:parametrium),是一类纤维组织,包括宫颈旁和宫体旁组织两部分,分别位于宫颈两侧和子宫体下部周围,二者无明显分界。宫旁组织主要由含血管丰富的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宫颈
  • ATC代码 (V09)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V09(诊断用放射性药物)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
  • 弗利德里希·卡尔·阿诺德·施瓦斯曼弗利德里希·卡尔·阿诺德·施瓦斯曼(德语:Friedrich Karl Arnold Schwassmann,1870年3月25日-1964年1月19日),是一名德国天文学家。他一共发现了22颗小行星,其中9颗是独立发现,另外
  • 奥托·斯特鲁维奥托·路德维戈维奇·斯特鲁维(俄语:Отто Людвигович Струве,转写:Otto Lyudvigovich Struve,1897年8月12日-1963年4月6日),俄裔美国天文学家,波罗的海德国人、
  • 锺承祐球员教练锺承祐(1985年1月31日-),原名锺承佑,外号yoyo,为台湾的棒球选手之一,于2007年季末选秀会被La new熊队以第三轮第17顺位选进,曾经效力于中华职棒Lamigo桃猿队,守备位置为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