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春涛

✍ dations ◷ 2025-11-04 07:32:44 #苏春涛

苏春涛(1918年1月25日-2003年10月31日),台湾教育工作者,为台湾童谣《妹妹背着洋娃娃》的作曲者。

苏春涛生于1918年1月25日,新竹闽南人,和儿歌《妹妹背着洋娃娃》作词者周伯阳是新竹公学校相差一届的校友,同时在日治时期考上台北第二师范学校。

苏春涛读师范时选填音乐组,1938年毕业。他担任一所乡下学校的老师时,曾经以唱歌方式矫正一位有口吃的国小二年级学生。

苏春涛师范毕业四年后,与周伯阳都回到母校新竹市东区新竹国民小学当教师。苏春涛回忆1949年政府当时正大力推行国语运动,规定学校老师必须晚上补习国语、白天教注音符号,音乐课不能教唱日语或闽南语歌曲。1951年,周伯阳创作《妹妹背著洋娃娃》歌词。苏春涛将这首词熟读,在一个星期中想出旋律,先于学校教唱,学生还包括李远哲。刚好吕泉生主编的音乐杂志《新选歌谣》月刊以奖金鼓励创作儿歌童谣,因此吸引他们投稿。1952年,《妹妹背着洋娃娃》在该月刊入选,他们大为振奋,便继续创作。刊登《新选歌谣》后,此歌成为国民政府推行国语的媒介之一。原先的歌名是由周伯阳命名“花园里的洋娃娃”,但因长久以来人们在吟唱时,习惯以歌曲的第一句歌词来流传,久而久之,“妹妹背着洋娃娃”开头反而被误称为歌名。

此外,苏春涛和周伯阳创作的《木瓜》也入选,还成为五十年代中小学音乐课本的教材。 苏春涛自己后来也谱了一些曲子,像新竹市育贤国中的校歌,不过1969年任校长后工作忙碌,加上周伯阳去世,无心再谱曲,兴趣转向摄影和公益活动。担任校长后,他一次参加板桥教师研习营,遇到当时口吃的学生已变老师,后来该学生还担任校长。

1983年,苏春涛退休。退休的他会对记者讲解新竹市的相关文史。

台北音乐教育学会总干事刘美莲表示《妹妹背着洋娃娃》有轻快的旋律和易学的歌词,借着音乐课本、唱片、录音带、玩具等公司传诵全台湾,不过,不仅没有付使用费,反而原作者“佚名”。后来,她才在1952年《新选歌谣》月刊发现《妹妹背着洋娃娃》作者。

刘美莲透过新竹市市长蔡仁坚帮忙,决定在苏春涛八十三岁生日举办庆祝活动。2000年1月25日,生日当天,新竹国小二年级学童带着气球和自己的玩偶,跟着苏老校长一起唱着儿歌,五、六年级合唱团则唱生日快乐歌。汶辰科技公司捐赠收录《妹妹背着洋娃娃》一曲的“台湾儿歌与民谣之旅”CD一百五十套,给新竹市各中小学和幼稚园。

2003年10月31日,苏春涛病逝。

相关

  • UTCUTC±00:00与下列时区相同:注意:注意:
  • 洛杉矶市中心洛杉矶市中心(Downtown Los Angeles)是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中央商业区与多样化的居民区,约50,000人居住。2013年的研究发现,该小区提供超过50万人就业。洛杉矶市中心成立于1781年
  • 莫永崇莫永崇 Mo Yong-chong,1930年-出生于云林县林内乡,1946年从传习所毕业,退伍后至“台湾手工业推广中心”任职,期间被调派至桃园、苗栗,最后负责“关庙实验工厂”的推广工作并长达十
  • 玻璃城堡 (电影)《玻璃城堡》(英语:)是一部2017年美国剧情片,由德斯汀·丹尼尔·克雷顿(英语:Destin Daniel Cretton)执导并与安德鲁·兰纳姆共同编剧。电影改编自珍奈特·沃尔斯所著作的2005年同
  • 史蒂夫·比科斯蒂芬·班图·比科(南非语:Stephen Bantu Biko,1946年12月18日-1977年9月12日),南非反种族隔离制度运动家,活跃于1960年代至1970年代初。他在南非创立了黑人觉醒运动,动员了大部分
  • 哥斯达黎加经济哥斯达黎加是中美洲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拥有较高的生活水平及较多元的经济结构。现今哥斯达黎加经济主要是旅游业,农业和电子元件出口,从1997年经济萧条以后,开始快速增长。
  • 球对称位势球对称位势乃是一种只与径向距离有关的位势。许多描述宇宙相互作用的基本位势,像重力势、电势,都是球对称位势。这条目只讲述,在量子力学里,运动于球对称位势中的粒子的量子行为
  • 开原站开原站,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是京哈铁路、辽开铁路上的火车站,建于1901年,由沈阳铁路局沈阳车务段管辖。
  • 马克·伯恩马克·约翰·伯恩(Mark John Bunn) (生于1984年11月16日)是英语专业足球运动员,司职守门员。出生在伦敦,伯恩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在热刺青年队和诺咸顿城足球俱乐部青年队。
  • 客属八邑福德祠客属八邑福德祠(英语:Fook Tet Soo Hakka Temple)是一间位于新加坡中区市中心的客家道教古庙,因在还没移山填海发展商港之前庙址靠海而俗称望海大伯公庙。负责管理庙宇的两个客家会馆(应和会馆和丰永大公会)的资料显示,福德祠现今的所在地自清嘉庆廿四年(1819年)以来就有一座大伯公庙,这表示该庙很可能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大伯公庙。过去,当地的渔夫会在出海打鱼前前往福德祠求平安,而新移民也会到此祈求自己在新加坡能够平安、成功。虽庙宇由客家人创立,但古庙向来都受各籍贯香客的欢迎。道光廿四年(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