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对

✍ dations ◷ 2025-11-27 15:26:05 #1906年出生,卒年不详,台湾诗人,台湾日治时期作家,台湾男性作家,西港人,曾姓

曾对(1906年-?),“盐分地带”人,与吴新荣、郭水潭、林芳年等人相善,是佳里青风会、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的成员。

又名曾晓青,原名曾对,西港人,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生,日治时期公学校毕业,“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同人。曾任嘉南水利会佳里技手,战后旅居高雄。《光复前台湾文学全集十一》收有其新诗〈女工们要化妆〉、〈牛奶和蓬莱米〉,其中〈女工们要化妆〉原载于1935年8月《台湾新闻》文艺栏“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作品集”。

昭和7年(民国21年,公元1932年)吴新荣从日本返台,随即组织“佳里青风会”,成员以当地年轻人居绝大多数,曾对即是其中一位。当时参加“青风会”的地方青年有郡役所(区署)、街庄役场(乡镇公所)、信用组合(农会)之台湾人公务人员等,总共有吴新荣、郭水潭、郑国津、徐清吉、陈培初、黄清泽、黄作仁、陈其和、叶向荣、陈长发、陈清汗、陈天扶这十二人。他们不仅有年轻人的热情和农民的朴实坚毅,而且富有反功利的思想和进取性的行动,这些共同的性格,形成盐分地带社团的特色。主事者吴新荣则平时开放自宅供知识青年阅读、讨论、活动。关于该会成员,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该会成员有十五人,有:王登山、陈培初、郑国津、叶向荣、黄清泽、林精镠、庄培初、黄炭、曾对、黄平坚、郭维钟、陈挑琴。青风会由于存在的时间不长,本身并没有对日治时期的台湾文学造成什么重大的影响,不过该会的成立还是凝聚几位当地爱好文艺的人士。曾对后来加入吴新荣、郭水潭、林芳年、徐清吉等人成立的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不过本身在文学创作方面并没有特出的成就,支部解散以后,曾对的动向就罕有人讨论、记录,因此相关的文字纪录目前(2011/09/05)极少。

相关

  • 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英语:α-Ketoglutaric acid,较早的文献称为英语:2-Oxoglutaric acid)是戊二酸的两种带酮基的衍生物中的一种(如果不特别说明,“酮戊二酸”这个术语大多数指的就是α型
  • 植物种志《植物种志》(Species Plantarum) 为卡尔·林奈发表于1753年的两卷本植物学著作。其重要意义在于它是现存的最早为植物进行系统命名分类的著作。一些最早被普遍公认的植物科学
  • 范登堡空军基地范登堡空军基地(英语: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IATA代码:VBG;ICAO代码:KVBG;FAA代码:VBG)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县的一个空军基地和航天发射中心,以前美国空军参谋长霍伊特·范
  • 兰格汉氏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又称兰氏细胞)是在皮肤和黏膜的树状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其中含有称作伯贝克颗粒(英语:Birbeck granules)的胞器,在上皮中的任何一层都有朗格汉斯细胞,不过主要是在棘状
  • 最高产量飞机(订单数)(订单数)
  • 广韵《广韵》的全名是《大宋重修广韵》,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陈彭年等人奉诏,根据更早的《切韵》、《唐韵》等韵书修订成的一部韵书。这使得《广韵》成为中国古代第一部
  • 腐胺腐胺(putrescine),又称1,4-丁二胺(1,4-diaminobutane)、1,4-二氨基丁烷(1,4-butanediamine)、四亚甲基二胺(Tetramethylenediamine)或腐肉碱,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无色晶体或无色
  • 埃内斯托·泰奥多罗·莫内塔埃内斯托·泰奥多罗·莫内塔(意大利语:Ernesto Teodoro Moneta,1833年9月20日-1918年2月10日),意大利新闻记者、国际和平主义活动家,1907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 许宪许宪(朝鲜语:허헌,1885年6月11日-1951年8月)是朝鲜独立运动家及律师,朝鲜的政治人物。他曾任朝鲜人民共和国首任国务总理(1945年9月6日-1946年2月)、南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
  • 王炬王炬(1911年12月10日-2003年8月7日),字子和,本名惠林,笔名华步庭主,外号“太极胆”,山东省潍县人。王炬一生从事杨氏太极武艺的传承及国语文教育事业,对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功不可没,可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