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开华

✍ dations ◷ 2025-11-08 14:56:14 #孙开华

孙开华(约1840年-1893年),字赓堂,中国湖南慈利岩泊渡人。湘军将领,曾官福建提督,帮办台湾军务。

少从军,从鲍超打太平军,援江西,战九江小池口,伤右臂。援湖北,再被创。池驿之役,夹击败敌,积勋至守备。清同治初年,转战安徽、江西,迁副将。攻克句容、金坛,赐号擢勇巴图鲁。以次攻金溪、南丰、新城、宁都、瑞金、并下之,晋总兵。光绪五年(1879年),广东嘉应乱,败贼黄沙嶂,降者十余万,擢福建陆路提督。总督李宗羲治江防,设霆庆、霆汇诸营。厦门与台、澎对峙,势险要,开华以超旧将,被命治厦门海防。募勇成捷胜军,赴台北、苏澳营办开山,沼署陆路提督。

光绪三年(1877年),卑南的客家人与士兵发生争斗。经过数次酷烈的交战后,孙将军不得不增派兵援,避免将来再在此一特地区域内发生纷扰,乃杀戮了约500人──实际等于全部移民区的人口。

光绪二年,率师东渡,顿基隆,顾北路。其时后山阿绵、纳纳社番畔服靡心互,开华领所部抵成广澳,量地势,察番情,进驻水母丁(水母丁是翻译自阿美族语“Cifotingay”在今台东县长滨乡)。悍番分路迎拒,开华麾军鏖战,阵斩数人,余败溃。师入高崁,直捣其巢。溃番并入阿绵,其地水湍急,耸�巉岗,炮台错列,备奥阻。开华轰击之,纵以火箭,复绕道攻其后,番骇走,遂克之,擒其魁马腰兵等枭于市。九日三捷,论功,赏黄马褂。光绪四年,霆庆军统将宋国永卒,开华接统其众。会加礼宛、巾老耶畔,据鹊子城,师攻不克。总督何璟以军事棘,令开华进新城,许便宜行事。开华浮战舰入自花黎,袭攻后山背。四日悉夷诸社,斩二百数十级。番乞款,缚姑乳斗玩以献,寘之法。台北平,被赏赉。明年,内渡,再署提督,秋,复渡台。光绪九年,回任。已,复出办台北防务。

中法战争时,于沪尾之役中,手刃法军持旗兵,夺走法军军旗,法军伤亡达三百多人,英国侨民曾在山上观战,叹啧无己,无不颂孙开华之奋勇绝伦,馈食物以鸣欢舞。

清军士气大震。获赐骑都尉世职,拜帮办台湾军务。中、法签订天津条约后,还任提督。光绪十二年(1886年),实授福建陆路提督。光绪十九年(1893年)卒,谥壮武。

孙曾获得全军羽量级举重冠军,其个人照片刊登于上海申报。

其子为孙道仁,清福建提督与民国福建都督。

相关

  • 马耳他语马耳他语(马耳他文:Lingwa Maltija;阿拉伯文:لغة مالطية),马耳他的官方语言之一(另一种是英语)属亚非语系闪语族。1975年时的使用人口逾37万(全世界马耳他人约有100万)。在澳
  • 客拼客家语拼音方案,原名台湾客家语拼音方案(客语白话字:Thòi-vàn Hak-kâ-ngî Phîn(Piâng)-yîm Fông-on)为目前中华民国教育部所公告的台湾客家语罗马字拼音方案。2008年之
  • 城南城南市(朝鲜语:성남시/城南市 Seongnam si */?)是韩国京畿道中央的一个市,位于韩国首都首尔的瑞草区、江南区以及松坡区以南,比邻首尔,是韩国首都圈的其中一个高速发展的新城市。
  • 台铁E200-E400型电力机车E200、E300、E400型电力机车,是台湾铁路管理局的六轴电力机车,目前仍是台铁局主线电力机车主力车型之一。台湾铁路管理局为因应十大建设的纵贯线铁路电气化,从美国GE运输公司(简
  • 阿德里亚诺·博特略·德·瓦斯康塞洛斯阿德里亚诺·博特略·德·瓦斯康塞洛斯(葡萄牙语:Adriano Botelho de Vasconcelos,1955年9月8日-)是一位安哥拉诗人、作家和政治家。德·瓦斯康塞洛斯出版的诗集有:《地球之声》 (
  • 井上尚弥井上尚弥(いのうえ なおや,1993年4月10日-)为日本拳击运动员。他为前任WBC轻蝇量级(108磅)冠军,现任WBO超级蝇量级(115磅)冠军。他出生于日本座间市,目前受雇管理位于横滨市的大桥
  • 菲利普·戈利科夫菲利普·伊万诺维奇·戈利科夫(俄语:Филипп Иванович Голиков;1900年7月30日-1980年7月29日),苏联军队指挥官,1961年成为苏联元帅。生于彼尔姆省Borisovo,父亲
  • 车秀妍车秀妍(韩语:차수연,1981年8月15日-),韩国女演员。
  • 华谭华谭(?-?),字令思,广陵郡江都县人。晋朝官员,以才思口辩而闻名,在晋官至秘书监,然而仕途屡屡受阻,晚年常感不得志。华谭父祖两代都在东吴仕官,但华谭仅一周岁父亲华谞就去世了,故由母亲抚养长大。华谭为人好学不倦,聪明有有辩才,都得乡里重视。扬州刺史周浚以华谭作自己从事史,亦因为喜欢他的才干而以宾友之礼对待。太康年间,华谭获时任刺史嵇绍举为秀才。到洛阳后,晋武帝亲自策问,结果华谭是四方送来的秀才中表现最优秀的,华谭本身就因为其才干而有名气,而时为廷尉的同郡人刘颂亲身见过华谭后就叹息道:“不知道乡里中有这样的
  • 台湾佛教龙华会台湾佛教龙华会由台湾斋教金幢・龙华・先天三派在日治时代共同成立,是全台湾斋教徒首次联合成立的组织。本山是嘉义市山子顶的天龙堂(现・天龙寺)。日治时代大正9年(1920年),由斋教金幢・龙华・先天三派共同成立。昭和3年(1928年),在嘉义市山子顶创建天龙堂作为本山,当地人称三教堂。战后,民国39年(1950年)才改称“天龙寺”,改称佛教龙华派至今。以下是大正12年(1923年)初的各地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