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模拟计算机
✍ dations ◷ 2025-11-07 01:35:43 #模拟计算机
模拟计算机(Analog computer),是计算机的一种形式,它使用电子的,机械的或液压的量等物理现象的不断变化的方面来模拟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反,数字计算机象征性地表示不同数量,因为它们的数值发生了变化。 由于模拟计算机不使用离散值,而是使用连续值,所以过程不能像精确等同那样可靠地重复进行,就像它们可以使用图灵机一样。 与数字信号处理不同,模拟计算机不受量化噪声的影响,但受模拟噪声的限制。模拟计算机广泛用于当时数字计算机缺乏足够性能的科学和工业应用中。 模拟计算机可能具有非常广泛的复杂性。 计算尺和诺谟图是最简单的,而海军枪炮控制计算机和大型混合数字/模拟计算机是最复杂的。过程控制和保护继电器系统使用模拟计算来执行控制和保护功能。数字计算的出现使得简单的模拟计算机早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就已经过时了,尽管模拟计算机仍然在某些特定应用中使用,例如飞机上线传飞控系统的飞行计算机以及大学教学控制系统。 更复杂的应用,如合成孔径雷达,在1980年代仍然是模拟计算的领域,因为数字计算机不足以完成任务。线性机械部件(如弹簧和缓冲器(粘滞流体阻尼器))和电气部件(如电容器,电感器和电阻器)之间的相似性在数学上引人注目。它们可以使用相同形式的方程来建模。但是,这些系统之间的区别在于模拟计算的有用性。如果考虑一个简单的质量弹簧系统,构建物理系统需要制造或修改弹簧和质量。随后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并安装适当的锚,收集具有适当输入范围的测试设备,最后进行测量。在更复杂的情况下,如赛车悬架,实验性建造,改装和测试既复杂又昂贵。电气等效物可以由一些运算放大器(op amps)和一些无源线性元件构成;所有的测量都可以直接用示波器进行。在电路中,例如,(模拟)弹簧的'刚度'可以通过调整电容器的参数来改变。电气系统类似于物理系统,因此称为名称,但其构造更便宜,通常更安全,并且通常更容易修改。而且,电子电路通常可以在比正在模拟的系统更高的频率下工作。 这使得模拟运行速度比实时更快(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数小时,数周或更长时间)。 电子模拟计算机的经验丰富的用户表示,他们相对于数字模拟提供了对问题的相当亲密的控制和理解。机械-电子类比的缺点是电子器件受变量变化范围的限制。 这就是所谓的动态范围。 它们也受到噪音水平的限制。 浮点数字计算具有相对较大的动态范围。以下是已构建或实际使用的模拟计算机的示例:模拟(音频)合成器(英语:Analog synthesizer)也可以视为模拟计算机的一种形式,其技术最初部分基于电子模拟计算机技术。 ARP 2600(英语:ARP 2600)的环形调制器实际上是一个中等精度的模拟乘法器。
相关
- 中部美洲中部美洲,又译美索美洲(Mesoamerica),是一个历史上的地区和文化区,地理上位于北美洲。覆盖区域自中部墨西哥延伸经过伯利兹、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一直到哥斯
- 潮吹女性潮射(英语:Female ejaculation,或称女性射液、潮吹、女性射精)是指在性高潮前或期间,液体从阴道或其附近排出的一种现象。其英语俗称为“squirting”或“gushing”,不过有一些
- 迁徙迁徙可以指:
- 约翰·纳皮尔约翰·纳皮尔(John Napier或Neper,1550年2月1日-1617年4月4日),也译作耐普尔,是苏格兰数学家、物理学家兼天文学家。他最为人所熟知的是发明对数,以及滑尺的前身──纳皮尔的骨头计
- 网网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二十二个(六划的则为第五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网部归于六划部首。网部只以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首
- 希腊化文明公元前4世纪下半页,马其顿的腓力二世统一了整个希腊,其后后继者亚历山大大帝在帝国扩张的过程中将希腊文明传播至东方。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称希腊文化(Hellenistic civ
- 侵蚀作用侵蚀作用(英语:erosion)或水土流失(英语:soil erosion)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指地球的表面不断受到风、水的磨损。这个过程,陆地除了被侵蚀之外,蚀出的物质还会被带走,堆积在其他地方,
- 精氨基琥珀酸裂合酶精氨基琥珀酸裂解酶(英语:Argininosuccinate lyase,简称ASL),或称精氨酸琥珀酸裂解酶是一种将精氨基琥珀酸分裂成精氨酸及延胡索酸的酶(EC4.3.2.1)。它负责尿素循环中的第4个步骤。
- 套膜一个位于宿主细胞之外的独立、功能完全的病毒颗粒一些病毒拥有的包裹病毒体的脂肪泡一段DNA或RNA。如果把核苷酸比作字的话,那么基因就是由核苷酸写成的句子。基因会指导病毒
- 黄荣辉黄荣辉(1942年8月17日-),气象学家,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前黄镇前黄村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中国委员会秘书长。1959年,黄荣辉考入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