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incke醛

✍ dations ◷ 2025-11-09 08:38:26 #Zincke醛
Zincke醛(Zincke aldehydes)即5-氨基-2,4-戊二烯醛类,属于供体-受体双烯类(donor-acceptor dienes),是吡啶盐与两分子仲胺发生作用然后水解得到的产物。此反应与 Zincke 反应类似,不过仲胺的使用令吡啶发生开环,而且端位的亚胺离子基团被水解为醛,最终得到非环取代氨基烯醛。使用二硝基苯基以活化吡啶环的技术最早是由 Theodor Zincke 报道的。 以溴化氰活化吡啶环的方法则是由 W. König 分别报道。相关综述:Zincke 反应的一个变体最近(Vanderwal 2006)被用于新颖吲哚衍生物的合成。其中以溴化氰作为吡啶环的活化试剂。2008年,Steinhardt 等在试图作分子内 Diels-Alder 反应时,偶然发现 Zincke 醛可在加热的条件下,以较高的立体选择性重排为相应的 Z-α,β,γ,δ-不饱和酰胺类。 次年,Steinhardt 又实现 Zincke 醛热重排-分子内 Diels-Alder 串联反应,成功构建产物中的多环内酰胺骨架。2008年,Vanderwal 等又报道了利用 Zincke 醛与三丁基锡负离子作用、并用乙酰氯终止反应以合成4-锡基二烯醛类的反应。 这个反应的产物可用作 Stille 反应合成新颖多烯结构的原料。2009年,Vanderwal 等报道了由色胺衍生出的 Zincke 醛,在以强碱处理时重排为环合烯醛的反应(表环加成)。此反应被用于马钱子生物碱 norfluorocurarine 的全合成中。

相关

  • 单细胞生物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能独立完成新陈代谢及繁殖等活动。地球上最早
  • 核糖核蛋白核糖核蛋白(英语:ribonucleoprotein,简称核蛋白或RNP)是指包含有RNA的核蛋白,即将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形式。核糖核蛋白包括核糖体、端粒酶以及小核RNP(snRNP)。RNP在流感
  • 胸部在解剖学上,胸部在许多动物身体的其中一部分。人科动物(包括人类)的胸部位于颈部和腹部之间,由肋骨、脊椎和肩带骨骼所支撑。胸部同时有乳房部分,女性的乳房作哺乳之用,因此胸部也
  • 多核巨细胞巨细胞(英语:giant cell,或称为多核巨细胞)是多个不同细胞(常为组织细胞)融合在一起形成的,常伴随形成肉芽肿。巨细胞可作为感染的反应而形成,这些感染包括结核病、疱疹或HIV,也可由
  • 帕拉塞尔苏斯Theophrastus von Hohenheim Phillipus Areolus; Bombastus帕拉塞尔苏斯(拉丁语:Paracelsus,,或译帕拉塞尔斯,1493年-1541年9月24日),出生时名为德奥弗拉斯特·冯·霍恩海姆,全名菲
  • 网页网页(英语:web page)是一个适用于万维网和网页浏览器的文件,它存放在世界某个角落的某一部或一组计算机中,而这部计算机必须是与互联网相连。网页经由网址(URL)来识别与访问,当我们
  • 白大衣高血压白大衣高血压(英语:White coat hypertension,又译白衣高血压、白大褂高血压、白袍高血压、诊室高血压或边缘性高血压),或称白袍效应(white coat effect),指平时在家血压正常,但是在
  • 本体论 (计算机)在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科学领域,理论上,本体是指一种“形式化的,对于共享概念体系的明确而又详细的说明”。本体提供的是一种共享词表,也就是特定领域之中那些存在着的对象类型或概
  • 凯氏带凯氏带(英语:Casparian strip)是高等植物内皮层细胞径向壁和横向壁的木栓化和木质化的带状增厚部分,主要功能是阻止水分向组织渗透,控制着皮层和维管束之间的物质运输。其宽度随
  • 异特龙可疑物种异特龙属(属名:Allosaurus)又称异龙或跃龙,是兽脚亚目肉食龙下目恐龙的一属。异特龙是种大型的二足、掠食性恐龙,平均身长为8.5米,最长可达12到13米。它们生存于晚侏罗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