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摩(होम,homa),意译为火供,最早来自于婆罗门教的吠陀祭祀,用以供养火神阿耆尼(梵 Agni)以为驱魔求福之作法。后融入佛教成为修行仪式的一种,目前主要盛行于佛教金刚乘和日本神道教。
护摩源自于吠陀时期印度人的宗教仪式,是以火为印度天神之口,烧供品于火,天神食之,再赐人以福。婆罗门教有四十四种的火供方法。
佛教早期不做祭祀,至大乘佛教中后期吸收部分印度教仪轨,以摄召事火外道。护摩又有内外两种说法:
内护摩属于佛教的“出世法”,自身为坛,以如来之智火,烧烦恼之薪。
以自身为坛场,于观想中,以如来之智火烧除诸业烦恼,此种于心内作观修法之护摩则称内护摩。内护摩通常又有五法之别,即:(一)息灾法,观想大日如来之本性。(二)增益法,观想宝生如来之本性。(三)敬爱法,观想无量寿如来之本性。(四)钩召法,观想不空成就如来之本性。(五)调伏法,观想阿閦如来之本性。
外护摩属于佛教的“入世法”,需设外坛,以世间之火烧化供品,是密宗事续经常进行的仪式,由上师择地择日筑坛以供物投火烟供,达“息、增、懐、诛”之效。在东密,要先修十八会瑜伽,再修完胎藏界念诵法及金刚界念诵法,才可修护摩法。外护摩也是密宗三大成就法(持明成就、护摩成就、三昧地成就)之一。
此五种修法与金刚界五部、五智之内证相应。佛部为息灾法,金刚部为降伏法,宝部为增益法,莲华部为敬爱法,羯磨部为钩召法。
护摩自随着东密传入日本后,便逐渐融入神道,成为神道修炼的仪式之一。较著名的神道火供仪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