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本锁国
✍ dations ◷ 2025-04-04 19:13:30 #日本锁国
锁国是日本江户时代施行的外交政策,于1633年颁布第一次锁国令开始,直到1854年美国海军军官培里率舰叩关为止。当初实行该政策时亦称呼为“海禁”,锁国这名字是由兰学者志筑忠雄在1801年提出。当时日本与外国的贸易关系并非完全中止,但仅允许与特定对象进行,包括与荷兰人在长崎出岛进行贸易,而中国的明朝与清朝在长崎亦有贸易来往。此外,对马藩与朝鲜、萨摩藩与琉球以及松前藩与虾夷有贸易关系。自从葡萄牙传教士圣方济各沙勿略来到日本传教(集中在今长崎市),不少日本大名及各阶层人民均信奉天主教,后来江户幕府实行禁教令,信徒被迫更改信仰以及被流放到外国。后来为了阻止外国传教,决意与以天主教为国教的国家西班牙及葡萄牙断交。在安土桃山时代有不少天主教的传教士前往日本传教,但是江户幕府成立后不久颁布了“禁教令”,从而开始有锁国的念头。面对幕府的禁教令,在九州地方爆发了岛原之乱。后来在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的统治下完成了锁国的制度。江户时代中期发生了“费顿号事件”,导致了锁国的程度提升到另外一个地步。费顿号事件即一艘英国船伪装成荷兰船并且驶入长崎胁持长崎奉行所里面的职员要求给予食物、水和柴薪,当长崎奉行交出这些物品后便扬长而去的事件,这件事件使得长崎奉行松平康英切腹。震怒的幕府下达了“异国船打退令”,又称“无二念打退令”,下令所有外国船只一靠近日本本土就予以炮弹攻击,促使了日本的完全锁国。在颁布异国船打退令后,日本锁国迈向了完全的态势。后来却发生了摩利逊号事件,使得幕府的态度改变。一艘美国船摩利逊号接载日本难民前往九州却差点遭受炮击,导致了日本国内的不满。后来幕府为了镇压反对锁国的人们,下令予以逮捕,也就是蛮社之狱。在清朝鸦片战争战败后,日本无法坚持锁国制度,所以颁布薪水给予令,让所有异国船在来到日本本土后禁止上陆,只是提供柴薪、食物和水后离开。1853年和1854年,美国海军军官马休·佩里曾率领五艘和七艘军舰(日本方称为黑船)从浦户和江户湾,分别呈交美国总统的国书以及签订《日美和亲条约》,史称“黑船来航”。1858年日本和美国签订《日美修好通商条约》和《安政条约》(美、荷、俄、英、法),正式“开国”,锁国告终。出岛唐人屋敷荷兰人清国人琉球人阿伊努人荷兰船唐船琉球船与萨摩船朝鲜使节,1748年琉球使节,1710年荷兰使节
相关
- 破骨细胞破骨细胞(Osteoclast,其中Osteo-来自古希腊语ὀστέον(osteon) ,意为骨,-clast来自古希腊语κλαστός (clastos),意为破坏)是一种存在于骨组织中的细胞,由多个单核细胞融
- 先秦先秦,全称为先秦时期(又称先秦时代),是中国古代史中的一段时间,有指秦始皇焚书之前的一段时间,或更狭义专指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也可作为秦朝以前(公元前221年以前)时代的统称,即上
- 阴道前庭阴道前庭,指小阴唇左右两侧之间的区域,前端抵阴蒂,后界至阴唇系带。开口于阴道前庭的结构有尿道、阴道、前庭大腺、斯基恩氏腺。阴道前庭疼痛非常常见;据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28
- 化学工程化学工程,简称化工,是研究以化学工业为代表以及其他过程工业(例如石油炼制、冶金、食品及印染工业等)生产过程中有关化学过程与物理过程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来解决
- 缩合反应缩合反应(condensation reaction)是化学反应的一种,当中两个分子透过官能团的变化结合成一个新的分子,过程中有细小的分子失去。如所失去的小分子为水,这个过程则称作脱水反应。
- A81ICD-10 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被视为具有可传播性和可传染性的疾病。肠道传染病(A00-A09)结核病(A15-A19)由特定动物传染的细菌性疾病(A20-A28)其他细菌性疾病(A30-A4
- 气凝胶气凝胶(Aerogel)是目前已知密度仅次于全碳气凝胶的物质。它是由气体取代液体在凝胶中的位置制造而成。其拥有许多俗名:冻结的烟雾(frozen smoke)、固态的烟雾(solid smoke)、固态的
- 海峡群岛海峡群岛(法语:Îles de la Manche,英语:Channel Islands),又称盎格鲁-诺曼底群岛(法语:Îles Anglo-Normandes),是位于英吉利海峡中的群岛,群岛距离法国北部诺曼底只有大约10海里。整个
- 环法大赛环法自行车赛(法语:Le Tour de France)是一个每年举办的多赛段公路自行车赛,主要在法国进行,但有时也出入周边国家(如英国、比利时、德国、西班牙)。自从1903年开始以来,每年于夏季
- 雷诺路易·雷诺(法语:Louis Renault,1843年5月21日-1918年2月8日),法国法理学家、教育家,1907年获诺贝尔和平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