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化反应

✍ dations ◷ 2025-05-18 03:42:13 #臭氧化反应
臭氧化反应,有机合成中重要的反应之一。是实现烯烃官能团向醛酮官能团转化的手段之一。烯烃的臭氧化反应最早于1840年由Christian Friedrich Schönbein发现。在有机化学发展的早期被广泛用来作为推测有机物未知结构的重要降解手段。广泛被接受的反应机理称为Criegee机理,为德国人Rudolf Criegee于1953年提出。 反应机理如下:臭氧与烯烃先是发生1,3-偶极环加成反应生成初级臭氧化物1,2,3-三氧五环(1),1非常不稳定,重排生成相对比较稳定的次级臭氧化物1,2,4-三氧五环(2)。 反应结束后,用还原剂(常用的如二甲硫醚、三苯基膦等)处理,次级臭氧化物2即分解生成两分子的醛(或酮)在现代有机合成中用来方便地将碳碳双键转变为羰基,用烯烃作原料来合成醛酮官能团。 比如:历史上,臭氧化反应常常被用来确定一个化合物中碳碳双键在分子中的位置。烯丙醇类结构的底物会发生反常臭氧化反应,中间体采用反常的方式分裂,得不到预期产物。 见下图所示, 正常的途径为ii, 反常为i. 注意C-C键断裂的部位不同.反常臭氧化反应有时也被用到合成天然产物中。比如grandisol的一种合成方法中就利用了反常臭氧化反应。臭氧化反应是造成橡胶制品老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橡胶制品中含有碳碳双键,而空气中经常会存在微量的臭氧,比如雷雨过后,复印机旁,某些有机物的缓慢氧化等等,这些臭氧会与橡胶反应使碳链断裂,导致橡胶失去弹性,发生龟裂。

相关

  • 肝病肝病(英语:Hepatic disease、Liver disease)是指肝脏疾病,或是肝脏受损的症状。肝病种类超过一百种以上。症状包括黄疸及体重减轻。以下是一最常见的肝病:
  • 聚合酶聚合酶 (英语:polymeraseis)是一类将小分子核苷酸聚合成大分子核酸聚合物的酶(EC编号2.7.7.6/7/19/48/49),通过与模板连进行碱基配对来实现复制,根据产物分子是DNA还是RNA可分为DNA
  • 鼠型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即是地方性斑疹伤寒(endemic typhus),病原体为伤寒立克次体(Rickettsia typhus),主要流行于家鼠之间,印度鼠蚤为由鼠类传给人的主要媒介。跳蚤吸血后获得病原体,其在中
  • CD4+ T细胞辅助T细胞(T helper cells, Th),又称为助手型T细胞,是一种T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它的表面有抗原受体,可以辨识抗原提呈细胞的MHC-II类分子呈献的抗原片段。一旦受到抗原刺激,Th细胞就
  • 2013年中国东北雾霾事件2013年中国东北雾霾事件是指起始于2013年10月20日,也就是哈尔滨市的年度冬季燃煤取暖系统开启的第二天,以中国东北地区哈尔滨为中心,和吉林省、黑龙江省、辽宁省在内的地区发生
  • 肚脐肚脐、脐,俗称肚脐眼,中医称之为“神阙”,从本质上来说是胎儿出生后,脐带脱落后留下的疤痕。肚脐位于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线上,直径约为1.0至2.0公分。它通常可以是一个小凹陷
  • 米高巴穆米高·巴穆教授,伦敦大学学院 (UCL)名誉外科教授和客席医学人文学教授,是英国肿瘤外科学著名学者,专长为乳癌治疗。他亦因对病人生活质素的评估及贡献而闻名。他是伦敦国王学院
  • 断裂生殖断裂生殖是一种无性生殖方式,指一些多细胞动物,因外力使生体断裂成两半,则断裂的另一半在生长发育成新个体。过程可以是有意或无意的,断裂后的部分仍然可以生长至一完整个体,并继
  • 成本在经济学、商业和会计学中,成本在经济学中指的是无可避免的最高代价,成本因选择而起,没有选择就没有成本。意指为了借由购买或以物易物的方式获得某样物品,或是为了得到他人提供
  • 人工智能叛变人工智能叛变(AI takeover)又称为电子头脑反叛(Cybernetic revolt)或机器人起义(Robot uprising),是科幻作品中长久以来一直不断出现的惯例。这种类型大多是具有人工智能的程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