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獭形狸尾兽
✍ dations ◷ 2025-02-23 13:21:36 #獭形狸尾兽
獭形狸尾兽(学名:Castorocauda lutrasimilis),是一种细小及半栖息在水中的动物,生存于侏罗纪中期1亿6千4百万年前的内蒙古,是哺乳动物的近亲,在髫髻山组(英语:Tiaojishan Formation)被发现。其形态高度特化,趋同演化使其外观类似现今的半水栖哺乳动物,如河狸、水獭及鸭嘴兽等。很多学者都不认为獭形狸尾兽是哺乳动物。技术上哺乳动物包括所有现存及后续哺乳动物(包含单孔目、胎盘动物及有袋目)的最后共同祖先。獭形狸尾兽是柱齿兽类(英语:Docodonta)的成员,这是哺乳形类下已完全灭绝的一类。它并没有现今的后代。獭形狸尾兽的化石于2004年在中国辽宁被发现,由南京大学的季强等人发表。獭形狸尾兽的化石完好保存,包括了其毛发。所有现今的哺乳动物都有毛发,根据最大简约法的原理,所有真哺乳动物的化石都应该有毛发。但獭形狸尾兽的毛发表示了并非只有哺乳动物会存有毛发,它们的近亲柱齿兽目亦会存有。事实上,这些毛发似乎是非常进化及密集的毛皮。獭形狸尾兽的中耳听小骨及其关连部分亦被保存下来。这些小骨的特征确定了柱齿兽目的演化分类与哺乳动物较巨颅兽为远,但又比其他哺乳形类(如摩尔根兽及中国尖齿兽)为近。在柱齿兽目中,獭形狸尾兽似乎与欧洲的卡路沙齿兽(英语:Krusatodon)及辛氏柱齿兽(英语:Simpsonodon)接近。这显示欧洲及亚洲在侏罗纪中期出现了一次动物迁徙。这两个大洲可能日后会被图尔盖海峡(英语:Turgai Sea)所分隔。獭形狸尾兽的尾巴阔,有鳞片及毛发,在尾端较为稀疏。整体上非常像现今河狸的尾巴,估计是用来水中活动。尾椎背腹扁平,整体像河狸及水獭。故取其名为獭形狸尾兽。化石轮廓亦看到在趾间有像蹼的东西。四肢的特征显示它们习惯挖掘。前肢强壮,有特大的鹰嘴突(英语:Olecranon)及其他连接强壮肌肉的部位。四肢像现今的鸭嘴兽。獭形狸尾兽、霍尔丹齿兽(英语:Haldanodon)及其他的柱齿兽类(英语:Docodonta)都是掘地的。这种特征在早期的真哺乳动物Fruitafossor也可见到。柱齿兽目一般都有独特的牙齿,而獭形狸尾兽的牙齿却有可分辨的特征。獭形狸尾兽的牙齿在很多方面都与其他柱齿兽目的不同,主要原因是它们的食性不同。大部分的柱齿兽目都是杂食性的,但獭形狸尾兽的牙齿显示它们是鱼食性的,以鱼类及细小的脊椎动物为食物。它的首两颗臼齿有直排的月角,可见不是用来磨食物,而是用来咬住食物。这种特征可以在其哺乳动物亲属的三锥齿兽目(英语:Eutriconodonta)见到,但却明显是从獭形狸尾兽处衍生而来。这些臼齿亦是弯曲的,可以帮助咬紧光滑的猎物,非常像中爪兽目及海豹的牙齿。獭形狸尾兽的齿式并未完整发现,但下颚却已知包含4颗门齿、1颗犬齿、5颗前臼齿及6颗臼齿。獭形狸尾兽可能重约500-800克及最少长42.5厘米。它是侏罗纪哺乳形类中最大的。獭形狸尾兽的化石是在内蒙古的道虎沟化石层(英语:Tiaojishan Formation)发现。翼龙目、滑体亚纲、虚骨龙类及大量无脊椎动物都在同一地层被发现。獭形狸尾兽的化石是由季强等人发现及描述。獭形狸尾兽的发现显示了恐龙在6千5百万年前消失前,哺乳动物的近亲已经适应在水中生活。哺乳动物亲属在半水中的生活模式亦被推前了1亿1千万年。基于现时已知的化石,哺乳动物直至始新世才演化出半水中形态。由于只有少量的化石被发现,过往认为直至白垩纪-古近纪界线,所有哺乳动物都是细小、陆地生活的夜行性动物,是鼩鼱科、刺猬、树鼩目或马岛猬科的族类。这个观念已被像犰狳的Fruitafossor(英语:Fruitafossor)、吃恐龙的爬兽(英语:Repenomamus)、像鼯鼠的古翔兽(英语:Volaticotherium)及这种像水獭的獭形狸尾兽所推翻。
相关
- 10国际疾病伤害及死因分类标准第十版(英语: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ICD-10)是世界卫生组织依据疾
- 甘油丙三醇又称甘油,结构简式为HOCH2CHOHCH2OH或C3H5(OH)3,分子式为C3H8O3。丙三醇是无色无臭有甜味的黏性液体,沸点为290℃,吸水性很强。具有醇类的通性,例如可以与金属钠发生反应产
- 联合国日联合国日,于1948年由联合国大会宣布设立,以纪念于联合国宪章生效三周年。联合国日定为每年10月24日。联合国日的设立是意图让人们记住联合国的目标和成就。联合国日是10月20日
- 拉丁非洲拉丁非洲(法语:Afrique latine,葡萄牙语:África Latina)或罗曼语非洲指的是官方语言或主要语言属于罗曼语族,受拉丁文化(法语:Culture latine)影响的非洲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或地区有
- 全血全血为标准捐血流程后所取得的人类血液,通常用于治疗大量出血、换血疗法(英语:exchange transfusion)与自体输血上。一单位的全血可提升受血者之血红蛋白浓度约10 g/L。在输全血
- 循环换气循环换气又称作循环换气、吞气,是吹奏乐器中的一个技巧,这种技巧以同时以鼻吸气及口吐气,使声音不因换气而中断,可以连续吹奏很长(超过半分钟以上,只要条件许可甚至可以吹个几小时
- 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爱德华·卡尔文·肯德尔(英语:Edward Calvin Kendall,1886年3月8日-1972年3月4日),美国化学家。由于发现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结构和生理效应,他与菲利普·肖瓦特·亨奇、塔德乌什·
- N01AA·B·C·D·G·H·QI·J·L·M·N·P·R·S·VATC代码N01(麻醉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药物分组,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
- 巴黎绿巴黎绿(英语:Paris Green),化学名醋酸亚砷酸铜(英语:Copper(II) acetoarsenite)是一种高毒性的铜盐,常温下为鲜绿色晶体。 虽然巴黎绿有剧毒,但因为价格便宜且天然,因此它曾是一种广泛
- 酒药麹,又称麹糵,酿酒中称酒母,是米、糯米、小麦、大麦、黑麦、燕麦、豆类等粮食作物,及其外皮碾磨而成的白色粉末米糠或麦麸受到麹霉菌等微生物感染,经发酵使微生物有效繁殖而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