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森·罗森

✍ dations ◷ 2025-11-25 18:48:46 #1909年出生,1995年逝世,美国物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校友,相对论研究者

纳森·罗森(Nathan Rosen,1909年3月22日-1995年12月18日),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

他在1935年与爱因斯坦及鲍里斯·波多尔斯基共同提出当时量子物理学理论下会出现的EPR佯谬现象。有关文章刊于《物理评论》1935年第47卷,题目为《能认为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全的吗?》(Can Quantum-Mechanical Descri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Be Considered Complete?)。后又与爱因斯坦共同提出虫洞(爱因斯坦-罗森桥)假说。

纳森·罗森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了机电工程学士学位,后来也获得物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在学生时期发表了几篇值得注意的论文,一篇讨论“中子”,试图解释原子核的结构。当他在密歇根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担任研究员时,也对波函数和引力产生兴趣。

1934年,他成为爱因斯坦助理,并一直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直至1936年。在与爱因斯坦合作时,罗森与爱因斯坦研究量子纠缠,并与鲍里斯·波多尔斯基起草了一篇论文,后人称为EPR悖论。

爱因斯坦和罗森发现了一种数学解可以连接太空中相隔遥远的区域,也就是虫洞。爱因斯坦-罗森桥或施瓦兹希尔德虫洞的解决方案使用爱因斯坦的场方程序来合并黑洞和白洞。理论物理学家约翰·惠勒与罗伯特·W·富勒(Robert W. Fuller)在1962年论文中证明这些类型的虫洞不稳定。

相关

  • 外寄生物外寄生物感染是指主要由外寄生物引起的寄生虫病。外寄生物即暂时或永久寄生于宿主体表的寄生物。例如:治疗外寄生物感染常使用杀外寄生虫药(英语:ectoparasiticide),以杀死外寄生
  • 类淀粉蛋白淀粉样物质(英语:amyloid)是一种不可溶的纤维性蛋白质,“淀粉样物质”,港澳台称为“类淀粉蛋白”。在器官中不正常的堆积,会造成类淀粉沉积症(amyloidosis)。在许多神经性疾病,如阿兹
  • 啤酒历史啤酒(意大利语:Birra,德语:Bier,英语:Beer,西班牙语:Cerveza,法语:Bière), 又叫麦酒,雅称为液体面包,利用淀粉水解、发酵产生糖分后制成的酒精饮料。淀粉与水解酶经常由谷类作物发芽成麦
  • 表面涂覆技术表面处理技术(Surface treatment)指的是通过对材料的表面进行改性或者涂覆一层其他材料实现对基底材料的保护。材料的损坏和失效大多是从表面破损开始的,因此针对材料的表面处
  • 不设防城市战争期间,如果一个城市快将被夺取,控制该地的政府或者军事组织可能会宣告该城为不设防之城市(Open City),亦即是该地自愿放弃一切的抵抗力量。敌方军队被认为可能不会炮轰或攻击
  • 库利坦字母库利坦字母(Kulitan)是菲律宾各种土著书写系统的其中一种。常见于邦板牙,丹辘,巴丹和新怡诗夏等邦板牙语流通的省份。库利坦是一个元音附标文字或音素音节文字书写系统,其中辅音
  • 惯性约束聚变惯性约束聚变(英语:Inertial confinement fusion,缩写为ICF),也译为局限惯性核聚变、惯性约束核聚变、惯性限制氢聚变、惯性局限融合,是一种核聚变的技术。这项技术利用激光的冲击
  • 2,3-二氧杂双环[2.2.1]庚烷2,3-二氧杂双环庚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5H8O2。2,3-二氧杂双环庚烷可由双(三正丁基锡)过氧化物和顺-1,3-环戊烷二醇双(三氟甲磺酸酯)反应得到。2,3-二氧杂双环庚-5-烯
  • 尼尔·比顿尼尔·比顿(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
  • 接触器接触器(Contactor),指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因为可快速切断交流与直流主回路和可频繁地接通与大电流控制(某些型别可达800安培)电路的装置,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