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森·罗森

✍ dations ◷ 2025-08-14 13:24:30 #1909年出生,1995年逝世,美国物理学家,麻省理工学院校友,相对论研究者

纳森·罗森(Nathan Rosen,1909年3月22日-1995年12月18日),美籍犹太裔物理学家。

他在1935年与爱因斯坦及鲍里斯·波多尔斯基共同提出当时量子物理学理论下会出现的EPR佯谬现象。有关文章刊于《物理评论》1935年第47卷,题目为《能认为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的描述是完全的吗?》(Can Quantum-Mechanical Descri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Be Considered Complete?)。后又与爱因斯坦共同提出虫洞(爱因斯坦-罗森桥)假说。

纳森·罗森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他在经济大萧条时期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了机电工程学士学位,后来也获得物理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在学生时期发表了几篇值得注意的论文,一篇讨论“中子”,试图解释原子核的结构。当他在密歇根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担任研究员时,也对波函数和引力产生兴趣。

1934年,他成为爱因斯坦助理,并一直在新泽西州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直至1936年。在与爱因斯坦合作时,罗森与爱因斯坦研究量子纠缠,并与鲍里斯·波多尔斯基起草了一篇论文,后人称为EPR悖论。

爱因斯坦和罗森发现了一种数学解可以连接太空中相隔遥远的区域,也就是虫洞。爱因斯坦-罗森桥或施瓦兹希尔德虫洞的解决方案使用爱因斯坦的场方程序来合并黑洞和白洞。理论物理学家约翰·惠勒与罗伯特·W·富勒(Robert W. Fuller)在1962年论文中证明这些类型的虫洞不稳定。

相关

  • 密克罗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Micronesia)是太平洋三大岛群之一,希腊语字根为“小岛”之义,位于西太平洋,在南纬4°-北纬22°、东经130°-180°之间;有2500个以上的岛屿,绝大部分在赤道以北,东西延
  • 尼克酸维生素 B3,维生素 PP烟酸(英语:niacin、nicotinic acid,也称维他命B3、维他命PP、吡啶-3羧酸),分子式:C6H5NO2,耐热,能升华。首次描述于Hugo Weidel于1873年对尼古丁的研究。它是人体
  • 二聚体二聚体(Dimer)或称双体、二聚物在不同领域中有不同意义,但基本涵义都表示相同或同一种类的物质,以成双的型态出现,可能具有单一状态时没有的性质或功能。化学上,凡是两个分子结合
  • TRANSITTRANSIT翻译记忆软件,是瑞士STAR Group所发展出一套功能完善的“电脑辅助翻译系统”(CAT,Computer-assisted Translation 或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专为处理大量且重复性
  • 纪尧姆·阿波利奈尔纪尧姆·阿波利奈尔(法语:Guillaume Apollinaire,1880年8月26日-1918年11月9日),法国诗人,剧作家,艺术评论家。其诗歌和戏剧在表达形式上多有创新,被认为超现实主义的先驱之一。阿波
  • 西南季候风西南季风,属季风亚洲中的一个季风。盛行于南亚、东南亚及部分东亚一带,为风向西南的夏季季风。西南季风来自于低空的越赤道气流。这种气流在亚洲被称为“西南季风”。西南季风
  • 伊拉克武装革命抵抗组织伊拉克武装革命抵抗组织是伊拉克的马克思主义武装组织。伊拉克武装革命抵抗组织成立于2007年5月,在纳杰夫、希拉、卡尔巴拉等地散发了一份印有切·格瓦拉相片的传单,号召“抵
  • 天主教卡班卡兰教区天主教卡班卡兰教区(拉丁语:Dioecesis Cabancalensis、他加禄语:Diyosesis ng Kabankalan)是菲律宾一个罗马天主教教区,属天主教哈罗总教区。1987年3月30日升为教区。教区包括西
  • 葛修润葛修润(1934年7月12日-),上海南汇人,岩石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葛修润早年曾就读于上海市南洋模范中学。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水利系。1954年赴苏联敖德萨建筑工程学院(Одес
  • 曹登庸曹登庸,字芗溪,河南光山人。清朝官员,书法家。曹登庸自幼聪慧,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丁未科二甲第四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年间,官至京畿道监察御史,以“直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