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纪尧姆·阿波利奈尔
✍ dations ◷ 2025-04-25 10:49:18 #纪尧姆·阿波利奈尔
纪尧姆·阿波利奈尔(法语:Guillaume Apollinaire,1880年8月26日-1918年11月9日),法国诗人,剧作家,艺术评论家。其诗歌和戏剧在表达形式上多有创新,被认为超现实主义的先驱之一。阿波利奈尔生于意大利罗马,原名为阿波利纳里·德·科斯特罗维斯基,母亲是一位流亡罗马的波兰女贵族,父亲据说是位意大利军官,但从未承认他为儿子。他从小跟随母亲在法国南部的尼斯、摩纳哥等地生活。1899年到巴黎任银行职员,后当记者,1901年他到德国当家庭教师,一度爱上了自己学生的英籍女教师,后来以这段经历创作了第一批诗作。回到巴黎之后,他结识了包括毕加索、格特鲁德·斯泰因、马塞尔·杜尚在内的很多文学家,艺术家。写过一批幻想故事比如1907年出版的色情小说《一万一千鞭》,此书在当时广泛流传,后来被禁,直至1970年代才解禁。1911年8月卢浮宫名画《蒙娜丽莎》被盗,9月7日阿波利奈尔因从一名俄国朋友那里购买过卢浮宫失窃的埃及雕塑并曾宣称“卢浮宫应该烧掉”而被捕,毕加索也被牵连接受审问,但一周后两人都获释。1912到1914年阿波利奈尔生活在孤独中,他创作了一些诗歌,以《醇酒集》为题发表,在这部诗集中,他取消了标点符号,不顾诗歌的音节划分,糅合了传统和创新,对法国现代诗歌有较大影响。1913年他还发表了文学评论著作《立体派画家》为立体主义运动辩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阿波利奈尔志愿参军,加入了法国国籍。1916年他头部负重伤。回到巴黎之后,他受到新一代先锋派艺术家的欢迎,和让·谷克多一起提倡“新精神”成为这一派的领袖。1917年他完成了剧本《蒂雷西亚的乳房》,其中创造了“超现实主义”这个词。1917年5月18日该剧上演,被视为超现实主义戏剧的开山之作。阿波利奈尔还因对萨德侯爵的推崇而为人所知,他称萨德为“曾存在过的最自由的灵魂”1918年5月,他和一位“美丽的棕发姑娘”结婚。同年11月他因西班牙流感去世,死后葬于巴黎拉雪兹公墓。去世之后不久,诗集《加利格拉姆》(意为“抒情的表意文字”)出版,在这些诗中他进一步抛弃了诗歌的形式,开始尝试用诗句来构成图案,对后来诗歌形式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相关
- 反流性肾病反流性肾病(Reflux nephropathy、RN)是一种医学症状、旨在描述小且有疤痕的肾脏(慢性肾盂肾炎(CPN))并有膀胱输尿管返流(VUR)的病症。CPN是最常见的原因,还有其他原因、包括
- 鼻喷剂鼻腔给药(英语:Nasal administration)是一种给药途径。在此过程中,药物经由鼻腔吹入。鼻腔给药既可以是外用药物的形式,也可以是内服药物(英语:systemic administration)的形式。
- 规律规律,又叫法则,马克思主义对此范畴的定义及定性如下:规律是事物、现象和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创造改变和消灭规律,只能认
- 耶尔辛氏菌属耶尔辛氏菌属(学名:Yersinia)是肠杆菌目肠杆菌科的一个属。耶尔辛氏菌属内的细菌均为革兰氏阴性菌。这些细菌属于杆状菌,按异化类型分则属于兼性厌氧菌。该属内的细菌长达几微米
- 纳莱迪人纳莱迪人(学名:Homo naledi),又名纳莱蒂人,是已经灭绝的人科物种,其化石于2013年在南非的升星岩洞(Rising Star Cave)被发现,包括属于至少15具遗骸、超过1550块骨骼化石。纳莱迪人超
- 林同炎林同炎(英语:Tung-yen Lin 或 T. Y. Lin,1912年11月14日-2003年11月15日),原名林同棪,美籍华裔结构工程师。林同炎出生于福建省福州,是家中第4个小孩(共有11个),后来在北京成长。他的父
- 永斯·贝采利乌斯约恩斯·雅各布·贝尔塞柳斯男爵(瑞典语:Jöns Jacob Berzelius,1779年8月20日-1848年8月7日),又译贝采利乌斯、贝吉里斯、柏济力阿斯、贝齐里乌斯、白则里,是一名瑞典化学家。他就
- 退火退火(Annealing),在冶金学或材料工程,是一种改变材料微结构且进而改变如硬度和强度等机械性质的热处理。过程为将金属加温到高于再结晶温度的某一温度并维持此温度一段时间,再将
- 照相摄影(英语:photography)是指使用某种专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一般我们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进行静态图片摄影,静态摄影也会被称为照相。而摄影机(摄像放像机)则可以
- 惊讶惊讶指的是当人在听到一些令人震惊或难以置信的事情时,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表情。通常有惊讶表情的人很有可能会陷入不安或是该如何回答的焦虑情况之中,所以通常这种时候必须要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