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犀牛

✍ dations ◷ 2025-02-23 14:14:52 #黑犀牛
黑犀(学名:Diceros bicornis),也叫黑犀牛,是犀科黑犀属的唯一一种,产于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喀麦隆、南非、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尽管名叫黑犀,它们的体表颜色实际上更接近于灰白色,这个名字一般被用来区别于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事实上这两种犀牛的区别不在于颜色,而主要在于体型,黑犀要比白犀小许多。黑犀目前包括四个亚种,被IUCN列为濒危动物。成年黑犀肩高143-160厘米,身长2.86-3.05米,体重在800-1400公斤之间,最重的可达1820公斤,母犀牛要比公犀牛轻。 黑犀的一对角为角质,前角较长,一般为50厘米,最长的可达140厘米。有时候还会长出第三支比较小的角。犀牛角的作用主要用于防御、示意和觅食。黑犀的嘴较尖,耳朵较小,而白犀的嘴唇则比较宽,耳朵较大。黑犀的皮肤很厚,能够防止锋利的草插入或划破身体。视力极差,主要依靠听觉和嗅觉来发现敌人。黑犀是草食动物,它们食谱广泛,包括树叶、树枝、幼芽、灌木以及水果等,据研究,它们可以吃多达220种不同的植物。在旱季,黑犀最多能够在无水状态下存活5天。它们主要生活在非洲大草原和热带丛林中。成年黑犀为独居动物,只在交配的时候在一起生活。交配的黑犀会一起生活2-3天甚至几周。孕期约为15-16个月。每胎一仔,出生时的小黑犀重量约为35-50公斤。断奶期为2年,2-3年后即离开母亲。母黑犀的性成熟期为5年,公黑犀为7年。野生黑犀的平均寿命为35-50年。20世纪,黑犀曾经是所有犀牛中数量最多的一种。但由于津巴布韦(Zimbabwe)盗猎严重在20世纪后半叶,黑犀的数量急剧下降,从70,000下降到1981年的10,000到15,000头。1990年左右该数量又降到2500头以下。根据2003年的资料显示,黑犀的数量已有回升,约3,610头。黑犀的主要威胁是偷猎和栖息地的减少,人们猎取黑犀的目的是获取它们的角。

相关

  • 都市生态学都市生态学是应用自然生态学的理论分别理解人类社会的一种科学。芝加哥学派也常用都市生态学研究都市问题。其内容包括生态、组织、竞争、进化、入侵、均衡等自然定律。都市
  • 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简称台大医学院,为国立台湾大学学院之一。是台湾最早成立的医学院校,成立于1897年。院区位于台北市中正区中山南路与仁爱路交叉口,建筑有日治时期的二号馆(今
  • 苯乙酮苯乙酮或称乙酰苯,是分子式为C6H5COCH3的有机化合物,它可当作制造药物、树脂、调味剂和催泪瓦斯的中间体,还可以制造安眠药。 现在苯乙酮大多以异丙苯氧化制苯酚和丙酮的副产品
  • 含水量含水量(又称水分含量,含湿量)是指某材料中水的多少,该材料可能是指土壤、岩石、陶瓷亦或水果、木头等等。含水量在诸多科技领域中均有广泛应用,它一般用比值来表示,其大小可以从零
  • 小联盟美国职业棒球小联盟(英语:Minor League Baseball, MiLB),简称美国职棒小联盟或小联盟,是美国职业棒球的一种等级制度以及伞状组织,依附于美国职棒大联盟之下并设立各个等级;此制度
  • 旧制度法国的旧制度(法语:Ancien Régime,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
  • 霍裕平霍裕平(1937年8月16日-),中国物理学家。生于湖北黄冈。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州大学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合肥
  • 王德滋王德滋(1927年6月27日-),江苏泰兴人,中国岩石学家。1950年毕业于国立南京大学地质系。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教授、《高校地质学报》主编。曾任南京大
  • 牛顿万有重力常数万有引力常数(记作 G {\displaystyle G} ),是一个包含在对有质量的物体间的万有引力的计算中的实验物理常数。它出现在牛顿的万有
  • 中广新闻网中国广播公司新闻广播网(英语:NEWS RADIO,简称中广新闻网),是中华民国1973年8月1日开播的调幅广播频道,节目架构以新闻为主,新闻话题性节目为辅。也是目前台湾唯一的广播新闻专业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