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冰盖
✍ dations ◷ 2025-09-02 22:58:28 #冰盖
冰盖(ice sheet)是指连续的冰川冰覆盖了50,000 km2(19,000 sq mi)以上陆地,因此也称作大陆冰川(continental glacier)。目前仅有的冰原是南极洲与格陵兰。在末次冰期的冰盛期,劳伦泰冰原覆盖了北美洲广大陆地, 威赫塞尔冰原覆盖了北欧,巴塔哥尼亚冰原覆盖了南美洲的南部。冰原大于冰架或高山冰川。面积小于50,000 km2称作冰帽。冰帽的四周通常孕育了多条冰川。虽然冰盖的表面是寒冷的,但冰盖的底部由于地热作用通常是比较温暖。因此,在底部出现冰融,冰融水起到润滑作用使得冰盖流动更为迅速。这种过程产生了冰盖的快速流动部分 —冰流(ice stream).现在的极地冰盖在地质尺度上是比较年轻的。南极冰盖首先以小型冰帽(可能是多个)形式出现于渐新世早期。多次反复冰进冰退,直到上新世占据了几个整个南极大陆。格陵兰冰盖直到上新世晚期尚未完全形成,但在第一个大陆冰期时发展得非常快。这使得格陵兰的植物化石的保存要比冰盖慢慢形成的南极大陆要好得多。南极冰盖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冰盖,覆盖了几乎1400万 km2,包括了3000万 km3的冰。地表约90%的淡水存在于南极冰盖。如果南极冰盖融化,海平面将上升61.1米。南极冰盖表面温度呈上升趋势,从1957年来每十年升温>0.05°C。南极冰盖被横贯南极山脉分为不均等的两部分。东南极冰盖(EAIS)与较小的西南极冰盖(WAIS)。EAIS占据了广大的陆地,而WAIS的底部处于海平面以下2,500米的深度。格陵兰冰盖占据了格陵兰岛82%的陆地面积。如果格陵兰冰盖融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7.2米。根据格陵兰冰盖的融化面积,推算出现在它每年融化约239立方公里的冰。冰的运动受重力驱动。1993年至2003年,南极冰盖与格陵兰冰盖每年减少的冰,导致了海平面上升0.21 ± 0.35与0.21 ± 0.07 mm/year。
相关
- 革兰氏阴性细菌革兰氏阴性菌(英语:Gram-negative bacteria)泛指革兰氏染色反应呈红色的细菌。在革兰氏染色实验中,首先添加了结晶紫,再添入另一种复染染料(通常使用番红),从而将所有的革兰氏阴性菌
- 棘冠海星棘冠海星(学名:Acanthaster planci),又名魔鬼海星,其触手有六只或八只,表层上有棘刺。生活在浅海等有珊瑚礁的水域。主要食物为珊瑚,偶尔有时会以甲壳类或海参为食。毒棘有毒胞,是神
- 深颈动脉深颈动脉(Arteria cervicalis profunda)为颈部的一条动脉。深颈动脉源自于肋颈动脉干(英语:costocervical trunk),在某些个案该动脉会发源于锁骨下动脉。深颈动脉分出后会向后穿过
- 佛罗里达佛罗利达州(英语:State of Florida)是美国本土最南端的一个州,亦属于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是美国人口第三多的州,为著名的避寒圣地。中文俗称为佛州,佛罗里达。州府位于塔拉哈西,最大的
- 国庆日国庆日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建立、独立、革命、签署宪法、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
- 玛纳斯Template:中华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玛纳斯》(柯尔克孜语:"Манас" дастаны)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为全世界第二长的史诗,仅次于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长度超过印度
- 驯化驯化(英语:Domestication)是指一种生物的成长与生殖逐渐受另一种生物利用与掌控的过程,例如人类栽培各种农作物、畜牧,以及切叶蚁驯养真菌。人类驯化动植物的目的主要包括作为食
- 卫福部卫生福利部(简称卫福部)是中华民国有关公共卫生、医疗与社会福利事务的最高主管机关,同时监督各县市政府卫生与社会局(处)。其前身为1971年成立的“行政院卫生署”,2013年改制为部
- 挪威电信挪威电信(Telenor ASA 挪威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
- 洁净煤科技洁净煤科技(Clean coal technology)是许多设法要降低煤对环境影响(英语:environmental impact of coal煤對環境負面影響)并且减缓全球气候变迁的科技的总称。煤当作燃料使用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