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盖

✍ dations ◷ 2025-10-19 01:49:40 #冰盖
冰盖(ice sheet)是指连续的冰川冰覆盖了50,000 km2(19,000 sq mi)以上陆地,因此也称作大陆冰川(continental glacier)。目前仅有的冰原是南极洲与格陵兰。在末次冰期的冰盛期,劳伦泰冰原覆盖了北美洲广大陆地, 威赫塞尔冰原覆盖了北欧,巴塔哥尼亚冰原覆盖了南美洲的南部。冰原大于冰架或高山冰川。面积小于50,000 km2称作冰帽。冰帽的四周通常孕育了多条冰川。虽然冰盖的表面是寒冷的,但冰盖的底部由于地热作用通常是比较温暖。因此,在底部出现冰融,冰融水起到润滑作用使得冰盖流动更为迅速。这种过程产生了冰盖的快速流动部分 —冰流(ice stream).现在的极地冰盖在地质尺度上是比较年轻的。南极冰盖首先以小型冰帽(可能是多个)形式出现于渐新世早期。多次反复冰进冰退,直到上新世占据了几个整个南极大陆。格陵兰冰盖直到上新世晚期尚未完全形成,但在第一个大陆冰期时发展得非常快。这使得格陵兰的植物化石的保存要比冰盖慢慢形成的南极大陆要好得多。南极冰盖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冰盖,覆盖了几乎1400万 km2,包括了3000万 km3的冰。地表约90%的淡水存在于南极冰盖。如果南极冰盖融化,海平面将上升61.1米。南极冰盖表面温度呈上升趋势,从1957年来每十年升温>0.05°C。南极冰盖被横贯南极山脉分为不均等的两部分。东南极冰盖(EAIS)与较小的西南极冰盖(WAIS)。EAIS占据了广大的陆地,而WAIS的底部处于海平面以下2,500米的深度。格陵兰冰盖占据了格陵兰岛82%的陆地面积。如果格陵兰冰盖融化,将导致海平面上升7.2米。根据格陵兰冰盖的融化面积,推算出现在它每年融化约239立方公里的冰。冰的运动受重力驱动。1993年至2003年,南极冰盖与格陵兰冰盖每年减少的冰,导致了海平面上升0.21 ± 0.35与0.21 ± 0.07 mm/year。

相关

  • 生物燃料生物燃料(英语:Biofuel)、生质燃料或生态燃料,泛指由生物质组成或萃取而成的固体、液体或气体。生物质可以用三种不同的转化方法转化为易于利用、含有能量的物质,包含:热转化,化学
  • 病毒分类本页面列出了生物病毒的分类,包含病毒以及类病毒、普利昂蛋白、卫星病毒等等得亚病毒因子。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
  • 函数图形在数学中,函数 f 的图形(或图像)指的是所有有序对(x, f(x))组成的集合具体而言,如果x为实数,则函数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呈现为一条曲线。如果函数自变量x为两个实数组成的有序
  • 细胞破碎细胞破碎技术是指利用外力破坏细胞膜和细胞壁,使细胞内容物包括目的产物成分释放出来的技术,是分离纯化细胞内合成的非分泌型生化物质(产品)的基础。 结合重组DNA技术和组织培养
  • 斯托克斯黏度(英语:Viscosity),是黏性的程度,是材料的首要功能,也称动力粘度、粘(滞)性系数、内摩擦系数。不同物质的黏度不同,例如在室温(25℃)及常压(1巴)下,空气的黏度为18.5μPa·s,大约比在相
  • 黍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百〇二个(十二划的则为第二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黍部归于十二划部首。黍部只以左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
  • Vsub2/subOsub5/sub五氧化二钒,IUPAC名称为氧化钒(V),是钒(V)的氧化物,化学式为V2O5。它是一种有毒的橙黄色固体,微溶于水,加热时失去氧而分解。可作化学工业中的催化剂,最重要的是对硫酸工业中二氧
  • 黑弗里尔市黑弗里尔(英语:Haverhill;/ˈheɪvrɪl/ HAY-vril),是美国马萨诸塞州艾塞克斯县的一个城市,北隔梅里马克河与新罕布什尔州相望。面积92.3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10年人口普查,人口608
  • 跖行动物跖行,又称跖行,指的是陆生动物在行走时跗骨、跖骨和趾骨均着地。为哺乳动物三种行走行式之一,其他包括趾行(英语:digitigrade),仅有脚趾着地而脚跟或腕不接触地面,以及蹄行(英语:ungul
  • 台北邮便局暨台北电信局坐标:25°02′49.82″N 121°30′41.84″E / 25.0471722°N 121.5116222°E / 25.0471722; 121.5116222台北邮局是中华邮政在台湾台北市设置的特等邮局,也是中华邮政的23个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