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邑

✍ dations ◷ 2025-04-26 16:52:35 #周朝,河南古地名,中国历代国都,洛阳历史

雒邑,别称成周,中国古地名,在今洛阳市。

西周周成王时,周公建成洛邑(今瀍河两岸),又称成周。西周灭亡后,周平王东迁成周,从此又称王城。周敬王前510年修筑新都(今洛阳白马寺以东),新城沿用“成周”之名,俗称“东周”;旧城称为“王城”,俗称“西周”。

武王克殷后,回师途中在“管”停留,然后向西至“洛”,计划在伊水、洛水一带的夏人故地建设新城洛邑。周人的势力中心丰镐偏处西方,这座河洛之间的新城可以加强对东方殷人残余势力的控制,但两年后周武王即去世,继位的成王年幼,由武王弟周公摄政,不满的管叔、蔡叔等诸侯们随即发动了三监之乱,建城的计划暂时搁置了,周公东征平乱后,才得以建成洛邑。《尚书》记载了周公、召公营建成周的经过。召公占卜选定了城址,周公于成王五年开始营建,历时约一年基本建成。

洛邑建成后,周公将殷人迁移至此,并驻扎军队进行军政统治与殖民。此时洛邑又称为“新邑”、“新邑洛”、“新大邑”、“新国洛”等。等到成王成年亲政自行政权,在洛邑行祭祀,因此洛邑从此又称为“成周”(一说在平王东迁后才有成周之称)。

西周受到犬戎的侵略灭亡之后,周平王迁都于成周,从此成周又称王城。前516年周敬王即位,因王城内王子朝势大,迁居到过去殷民居处之地。后因王子朝之乱,晋国率诸侯为周敬王于前510年修筑新都,位于今洛阳白马寺以东。新城沿用“成周”之名,俗称“东周国”;旧城称为“王城”,俗称“西周国”。从此成周与王城分为两地,但都在今日洛阳市附近。到周赧王时,周王才迁回王城旧都。

秦灭东周后,改成周为洛阳,为叁川郡郡治,改王城为河南县治。此后成周逐渐扩建为汉雒阳城。隋炀帝时迁两城居民于新建的东都城,两城宣告废弃。


12000-6000
转年、
东胡林
遗址
9000-7000
南庄头
遗址
8500-7700

相关

  • 耶和华见证人系列的一部分耶和华见证人分裂团体(英语:Jehovah's_Witnesses_splinter_groups)出版发行:纽约守望台圣经书社耶和华见证人(曾称“圣经研究者”)是19世纪后半期从圣经研究运动中兴
  • 章京章京(满语:ᠵᠠᠩᡤᡳᠨ,穆麟德:janggin,太清:janggin,大词典:zhanggin,蒙古语:Занги),清朝武官的一种,另外四品文书官员也称“章京”。“章京”一词来自满语“janggin”,而满语“jan
  • 霉气霉气,又称衰气,晦气,是东亚传统宗教(如道教、日本神道、朝鲜巫教、民间信仰等)的中心观念,是指令人不洁与沾上厄运的原因。血污、死亡、疾病与性交、喝酒、食肉也是令人不洁的原因
  • span class=nowrapAgClOsub3/sub/span氯酸银(AgClO3)是白色四方晶体。像所有氯酸盐一样,它可溶于水并在热水中溶解度增加,是强氧化剂。作为一种简单的金属盐,在碱性无机化学实验中,它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品。对光敏感,必须
  • 意外伤害意外伤害是指因意外导致身体受到伤害的事件,常用于保险业和意外伤害律师行业。按照保险业的常见定义,意外伤害是指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
  • 马来亚半岛坐标:4°0′N 102°30′E / 4.000°N 102.500°E / 4.000; 102.500马来西亚半岛地区(英语:Peninsular Malaysia),俗称西马(马来语:Malaysia Barat),通称马来西亚半岛(Semenanjung Mala
  • 拉扎克敦阿卜杜勒·拉扎克·侯赛因或敦拉扎克(马来语:Tun Abdul Razak bin Haji Dato' Hussein Al-Haj;1922年3月11日-1976年1月14日)是马来西亚第二任总理,巫统政治人物,有“发展之父”
  • 第三波第三波女性主义(英语:Third-wave feminism)被视为等同数个不同派系的女性主义运动,和自1980末期开始的研究。其运动的主力认为第二波女性主义已经失败了,而且过时了。第三波女性
  • 大礼帽大礼帽,又名高帽。是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期一种阔边、平顶、高筒的男用帽子。目前只用于晨礼服及晚礼服中。
  • 各国钾长石产量列表这是一个2006年的各国钾长石产量列表,主要基于2008年7月 英国地质调查局 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