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邑

✍ dations ◷ 2025-08-22 01:08:25 #周朝,河南古地名,中国历代国都,洛阳历史

雒邑,别称成周,中国古地名,在今洛阳市。

西周周成王时,周公建成洛邑(今瀍河两岸),又称成周。西周灭亡后,周平王东迁成周,从此又称王城。周敬王前510年修筑新都(今洛阳白马寺以东),新城沿用“成周”之名,俗称“东周”;旧城称为“王城”,俗称“西周”。

武王克殷后,回师途中在“管”停留,然后向西至“洛”,计划在伊水、洛水一带的夏人故地建设新城洛邑。周人的势力中心丰镐偏处西方,这座河洛之间的新城可以加强对东方殷人残余势力的控制,但两年后周武王即去世,继位的成王年幼,由武王弟周公摄政,不满的管叔、蔡叔等诸侯们随即发动了三监之乱,建城的计划暂时搁置了,周公东征平乱后,才得以建成洛邑。《尚书》记载了周公、召公营建成周的经过。召公占卜选定了城址,周公于成王五年开始营建,历时约一年基本建成。

洛邑建成后,周公将殷人迁移至此,并驻扎军队进行军政统治与殖民。此时洛邑又称为“新邑”、“新邑洛”、“新大邑”、“新国洛”等。等到成王成年亲政自行政权,在洛邑行祭祀,因此洛邑从此又称为“成周”(一说在平王东迁后才有成周之称)。

西周受到犬戎的侵略灭亡之后,周平王迁都于成周,从此成周又称王城。前516年周敬王即位,因王城内王子朝势大,迁居到过去殷民居处之地。后因王子朝之乱,晋国率诸侯为周敬王于前510年修筑新都,位于今洛阳白马寺以东。新城沿用“成周”之名,俗称“东周国”;旧城称为“王城”,俗称“西周国”。从此成周与王城分为两地,但都在今日洛阳市附近。到周赧王时,周王才迁回王城旧都。

秦灭东周后,改成周为洛阳,为叁川郡郡治,改王城为河南县治。此后成周逐渐扩建为汉雒阳城。隋炀帝时迁两城居民于新建的东都城,两城宣告废弃。


12000-6000
转年、
东胡林
遗址
9000-7000
南庄头
遗址
8500-7700

相关

  • 海藻酸海藻酸又称藻酸、褐藻酸、海藻素,是存在于褐藻细胞壁中的一种天然多糖。通常纯品为白色到棕黄色纤维、颗粒或粉末。海藻酸易与阳离子形成凝胶,如海藻酸钠等,被称为海藻胶、褐藻
  • 行为治疗行为治疗(英语:Behavior Therapy、Behavior Treatment)学派关注的是可以观测到的人的外部行为。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相似,出生以来就具有学习能力,而且遵从着与任何物种相似的原理进
  • 紫外光谱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UV-Vis),又称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是以紫外线-可见光区域电磁波连续光谱作为光源照射样品,研究物质分子对光吸收的相
  • 半干旱气候i半干旱气候,又称草原气候,是降水量低于潜在的蒸散量,但又不像干旱气候那么极端的一种气候类型。柯本气候分类法提供的更精确定义是生态特征在沙漠气候和潮湿气候之间的气候。本
  • 卡尔克布雷纳弗里德里希·威尔海姆·卡尔克布雷纳(德语:Friedrich Wilhelm Kalkbrenner ,1785年11月7日-1849年6月10日),德国钢琴家,作曲家。早年在巴黎音乐学院学习,后来成为欧洲一流的钢琴家,晚
  • 流求国流求国或称琉求,是唐朝史家魏徵和令狐德棻等在《隋书·流求国》和《隋书·陈棱传》中所提到的一个在东方海上的岛国。根据该史料的记载,在公元7世纪初(大业年间),隋炀帝派遣两名
  • 是松诉合众国案是松诉合众国案(Korematsu v. United States,323 U.S. 214 (194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最高法院于1944年以6比3作成一项判决,认定强制日裔美国人从太平洋沿岸地区迁移的命
  • 教化教化可以指:
  • 公民宗教公民宗教(Civil religion)是一个起源于法国的政治概念,但自1960年代Robert Bellah使用以来,该词汇成为美国社会学界的一个主要话题。公民宗教是指通过公共仪式、符号)如国旗)、节
  • 镥的同位素镥(原子量:174.967(1))的同位素,其中有1个同位素是稳定的。备注:画上#号的数据代表没有经过实验的证明,只是理论推测而已,而用括号括起来的代表数据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