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起义

✍ dations ◷ 2025-08-29 14:52:26 #一月起义

一月起义是指1863年1月开始,于波兰-立陶宛联邦旧领土上发生的反俄罗斯帝国起义,这是1795年波-立联邦灭亡后,波兰民族主义者发起的又一次大规模“复国”起义,但俄军之后以优势军力镇压下去。起义连带造成沙皇在1864年3月2日宣布“波兰-立陶宛之农奴解放令”,摧毁了原属社会上层的波兰-立陶宛贵族,也导致形式上半自治的波兰议会王国于1867年被完全废除。

当时波兰民族主义者的主要领袖有右翼“白党”的吉莱尔和左翼“红党”的帕德列夫斯基。在后者主持下,波兰地区的中央民族委员会于1863年1月22日宣布起义。当天夜晚,6000名波兰下层民众组成的起义军揭竿起义。他们获得了农民的支持,在基埃尔策和卢布林东部获得一些胜利,但由于沙俄军队围剿,遂转入游击战。起义烽火后来蔓延至立陶宛和白俄罗斯,然而,4月至6月,在沙俄的严厉镇压下多处义军都遭到失败,帕德列夫斯基也在5月15日阵亡。

4月之后,起义的领导权渐渐转入“白党”手中,因为那些反俄且具有动员力的波兰-立陶宛贵族,只愿意团结在白党的“复国”名号下,要求恢复曾经“伟大的”波-立联邦。反俄贵族们希望借由军事反抗,迫使俄国扩大波-立贵族(什拉赫塔)的自主权力、恢复维尔纽斯大学,并以母语出版书报而不受审查言论法案束缚。5月10日白党成立了民族政府,但是起义军立刻面对数量与枪炮都占优势的27万俄军,于是接连吃下许多败仗,不得不放弃大规模的正面交锋。到10月,采纳红党“均分土地”意见的罗·特劳古特将军控制了政权,他宣布农奴皆可分到土地并镇压地主,借此获得大量农民的支持而力挽狂澜,但也使大量“白党”的贵族开始投靠沙俄政府。到1863年7月,增援至34万的俄军再度取得一连串的胜利。1864年3月2日,亚历山大二世在波兰废除农奴制、分配田地给农奴。这些改革立刻使起义军丧失了许多农民的支持,4月特劳古特被捕,起义失败。

起义爆发之后,欧洲各国大多对波兰起义报以同情的态度,并批评沙俄镇压民族主义的血腥手段。同情波兰的大国以英国、法国、奥国三国为代表,于1863年先后三次向俄国发出“照会”,要求沙俄尊重波兰议会王国的(有限)自治权并放弃“血腥报复”的镇压手段,其他国家如瑞典、丹麦、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王国、奥斯曼土耳其等也加入此一呼吁的行列。支持俄国的列强只有俾斯麦主政的普鲁士,成功换得俄国的感谢及友好态度,使俄国于之后的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中偏袒普鲁士,间接帮助普鲁士在1871年完成了德意志统一。

欧洲的舆论圈也几乎都是同情或力挺波兰起义者的“壮举”。如天主教的教宗庇护九世因其保守立场,虽然稍稍批判波兰起义中红党激进立场,但他公开赞扬白党的“十字军精神”,并号召信徒一起为波兰的天主教信仰祈求上帝恩典、摆脱俄国的东正教“魔掌”,大大增强了欧洲民众对波兰起义的同情;而力挺红党的“热血”人士,则包含了流亡伦敦的法国文豪雨果、匈牙利民族革命家科苏特、意大利民族主义英雄马志尼和加里波底,以及左派的共产主义者马克斯、恩格斯,与俄国赫尔岑、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他们不只号召欧洲各界捐款出军火给起义军,甚至不少人率队到波兰参加起义,如加里波底之子就义无反顾地加入波军,最后壮烈牺牲。

一月起义遭到镇压,使“波兰-立陶宛”的社会主力阶层──什拉赫塔贵族遭到巨大打击,包含没收什拉赫塔的大片土地并课以重税,导致什拉赫塔快速裂解。这使原本弱小的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能在后续的政治及社会现代化运动中,展开对农民的连结及母语宣传工作,团结彼此力量,进而使贵族阶级因此丧失社会中的龙头地位。

学界对1863年一月起义的评价和意义颇为矛盾,一方面波兰、立陶宛的民族自主性受到重大打击和迫害,但因为俄国同时终止了什拉赫塔贵族对农奴的强大剥削,并借由贯彻1861年农奴废除法令使农奴解脱、得到自耕地而大幅受益,这对社会公平的巨大功劳也必须肯定,因此好坏参半的矛盾评价随之而来。然而起义被镇压的连带梦魇是,沙俄开始强力的俄罗斯化政策,下重手打击天主教会和波兰、立陶宛族语学校。譬如政府禁止传统拉丁字母的使用、限制天主教会的洗礼权利,又关闭许多知名且以母语授课的中等学校,代之以俄语教学的各级学校,其目的是要让波兰人、立陶宛人都改信俄国的东正教,并使残余的天主教会臣服于东正教之下。沙皇甚至在1865年颁布立陶宛书刊禁令,全面禁止出版立陶宛文的报纸和书刊

一月起义的另一结果,就是波兰议会王国剩余的独立地位遭到完全废除,1867年“波兰(议会)王国”这个政治实体遭到俄罗斯的直接吞并。以前的非官方性名称“维斯瓦河地区”(俄语:Привислинский Край)取代“波兰王国”成为这一地区的正式名称,这个地区成为了由总督统治的“总督区”,直到1875年该地区成为省。

相关

  • 中国秘密宗教传统宗教仪式:神明秘密社会:中国秘密宗教,系统庞杂,多数为三教合流,融合佛教与儒家、道教信仰。以明朝罗思孚开创的罗教影响最大,几乎影响了所有教派。秘密宗教信仰中,常借由扶乩、
  • 82型驱逐舰2×Babcock and Wilcox蒸汽锅炉1×AEI 齿轮变速蒸气涡轮/3000082型驱逐舰(Type 82 destroyer)即布里斯托尔级驱逐舰(Bristol -class destroyer)是英国皇家海军拟用作取代郡级驱
  • 武成达武成达(琉球语:武成達/ブシーター  ?;1809年-1899年)是活跃于琉球国第二尚氏王朝末期和日本冲绳县时期的唐手武术家。他被后世追认为琉球王国时代最伟大的武术家,有“武士松村”
  • 约翰·利利约翰·利利(英语:John Lyly,1554年-1606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作家。以写作《尤弗伊斯:才智之剖析》(1578年出版)而著名,该书是一部散文传奇作品,从它产生了尤弗伊斯体这一术语。同时他
  • 毒莴苣毒莴苣(学名:)是莴苣属的一种,又称刺毛莴苣,因其精神性(通常是镇静)的效果而为人所食用,其镇定性效果与鸦片类似。毒莴苣原产于英国东部与东南部,在英国的其他地区分布稀少,在爱尔兰则
  • 何成湘何成湘(1900年-1967年),又名何忠汉,男,四川珙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
  • 咒怨之始《咒怨之始》(日语:呪怨:呪いの家,英语:)是一部日本恐怖类型的网络剧集,由三宅唱(日语:三宅唱)担当总导演,高桥洋和一瀬隆重(日语:一瀬隆重)执笔编剧,计划于2020年7月3日在线上串流媒体平台
  • 2002年古吉拉特骚乱2002年古吉拉特屠杀是2002年发生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一系列伊斯兰教与印度教的教派对抗暴力事件,持续时间两个月,死亡人数众多。自2月27日穆斯林针对印度教徒带有攻击性的高德
  • 卢克·伊万斯路克·乔治·伊万斯(英语:Luke George Evans,1979年4月15日-)是一名英国威尔士男演员和歌手。他一开始都在伦敦西区出演音乐剧,较著名的有《玫瑰人生》(1981年)、《吉屋出租》(1996年)、《西贡小姐》(2004年)等。后来伊万斯参演了电影《诸神之战》(2010年)、《惊天战神》(2011年)和《三个火枪手》(2011年)等电影。2013年,伊万斯于《速度与激情6》中饰演大反派欧文·萧(英语:List of Fast & Furious characters#Owen Shaw)而
  • 穆扎法尔·哈桑穆扎法尔·哈桑(乌尔都语:مظفر حسن‎‎,1920年-2012年5月24日)是一名巴基斯坦海军高级军官,从1969年到1972年担任巴基斯坦海军的最后一任巴基斯坦海军总司令,他在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和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总统手下任职。:199他因在1971年与印度的第三次印巴战争中指挥巴基斯坦海军而闻名。1971年12月22日,他被解除兵役职务,并因巴基斯坦战争调查委员会根据总检察长证实的指控而被解除海军指挥权。同时被免职的有巴基斯坦陆军司令古尔·哈桑·汗(英语:Gul Hassan K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