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施特劳斯

✍ dations ◷ 2025-11-14 02:27:50 #1835年出生,1916年逝世,斯特劳斯家族,浪漫主义作曲家

爱德华·施特劳斯(德语:Eduard Strauß,1835年3月15日-1916年12月28日),奥地利作曲家,也是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幼子,家中昵称为艾迪(Edi)。他和两位哥哥小约翰·施特劳斯和约瑟夫·施特劳斯共同努力,成就了维也纳的施特劳斯音乐王朝。而他整个家族支配了19世纪维也纳的轻音乐时代,为历任奥地利帝国和欧洲各国的帝皇公卿创作大量圆舞曲和波尔卡。

爱德华·施特劳斯的音乐风格虽独特,但并不脱离他的兄长和同时期的作曲家,但他的施特劳斯家族舞曲指挥家的身份更为人所熟知,而他的作品往往给他的兄长的锋芒所盖过。因此,爱德华专攻创作“快速波尔卡(德语:polka-schnell)”,并全力指挥施特劳斯家族乐队,直至1901年2月13日解散为止。

爱德华的艺术生涯不但和其兄长竞争,更面对来自外人的挑战。其中有一位名为卡尔·麦克·齐雷尔的军乐队指挥和作曲家更组织乐队名为“前爱德华·施特劳斯乐队”,在维也纳开演奏会作竞争,爱德华因此将齐雷尔告上法庭。但齐雷尔最终在爱德华两名兄长去世后,取代了施特劳斯家族在维也纳的地位,而双方的争斗以施特劳斯家族乐队告终。

爱德华·施特劳斯在1863年1月8日和玛丽亚·克莲哈特(Maria Klenkhart)结婚,育有二子,约翰·施特劳斯三世和约瑟夫·爱德华·施特劳斯.其中长子约翰三世成功令施特劳斯家族的作曲、指挥事业存延到20世纪。

而在1890年代的事业停滞,和长兄小约翰·施特劳斯的病逝,再加上发觉家人挥霍家财,令爱德华萌生退意。在1899年和1901年两次带家族乐团赴北美巡回演出后,爱德华解散了家族乐团,并在维也纳度过退休生活。自此至1916年病逝期间,爱德华再无参与任何音乐活动,唯一的公开活动只有在1906年发表自己整理的家族回忆录。

他的作品包括:

相关

  • 动眼神经动眼神经(oculomotor nerve),是12对脑神经之中的第三对,编号III。负责控制眼球的转动、眼球内水晶体厚度的调整、瞳孔的缩放。动眼神经的神经核位于中脑的上丘部位的Edinger-Wes
  • 奈比多内比都(နေပြည်တော်;转写:ne-pranytau;Okell拼音:Neipyito),现为缅甸联邦共和国首都。缅甸于2005年11月6日从仰光迁都到原址以北大约320公里的一块绿地,2006年军人节正式宣
  • 郑姓为一个汉姓,在中国《百家姓》中排第7位。按照人数来算,现今在中国大陆排名第23位,在台湾排名第12位。目前已知的郑姓家谱,明代以前的都未能保存下来,能够见到的多是清代和民
  • 越南东医学东医学(越南语:Đông y),又称为越南传统医学(英语:Vietnamese Traditional Medicine),是一种传统医学,源自于汉医学。相对于西方医学,越南为东方,故称为东医学。越南东医学,又分成以中
  • 黑弗里尔 (马萨诸塞州)黑弗里尔(英语:Haverhill;/ˈheɪvrɪl/ ),是美国马萨诸塞州艾塞克斯县的一个城市,北隔梅里马克河与新罕布什尔州相望。面积92.3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10年人口普查,人口60879人。 1
  • 多治比县守多治比 县守(たじひ の あがたもり)(天智天皇7年(668年) - 天平9年农6月23日 (737年7月25日))是日本奈良时代的贵族。左大臣・多治比嶋之子。姓真人。名并书县守。养老时在遣唐使节
  • digiKamDigiKam是KDE桌面环境的影像管理和编辑程序,支持所有主要图像格式,并可以组织目录为基础的照片收藏,或按日期、时间、或标签的动态相册。用户还可以对图像添加标题和评语,搜索他
  • 葡萄糖醛酸内酯葡萄糖醛酸内酯,简称葡醛内酯,是一种自然产生的化学物质,在人的肝脏所产生的葡萄糖代谢物。这是1种重要的结缔组织的组成成分。在某些都市传说中,认为这是越战时期,美军所制作的
  • 穆罕默德·福阿德帕夏 科切吉札德·穆罕默德·福阿德帕夏(土耳其语:Keçecizade Mehmet Fuat Paşa,1814年-1868年2月12日)是奥斯曼帝国的总理大臣,是一名改革派官员,主张学习欧洲的现代化以及加大国家
  • 埃丝特·麦克维伊埃丝特·路易丝·麦克维伊(英语:Esther Louise McVey MP,1967年10月24日-)是一位英国政治人物,保守党人。现任塔顿选区议员。曾任西威勒尔选区议员,卡梅伦政府残障人士政务次官(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