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英语:New classical economics)也被译为新兴古典经济学派、第二代新古典派经济学,也被称为第二代新古典主义宏观经济学(英语:New classical macroeconomics),是宏观经济学派之一。它于1970年代形成,是第一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英语:Neoclassical economics)的后继者。它强调总体经济学必须立足于个体经济学的基础,主张理性预期,主要的理论竞争对手为第二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在经济大萧条后,因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第一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成为经济学界的主流。1970年代,停滞性通货膨胀的出现,使第一代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遭受质疑。米尔顿·佛利民建立的货币学派,以及小罗伯特·卢卡斯建立的理性预期假说,让古典经济学派重回经济学舞台,第二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得以产生。支持第二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大学,被称为淡水学派,它与支持凯恩斯主义的盐水学派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两大骨干。
第二代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由动态分析、理性预期假说和自然失业率假说组成,因此最初被称为理性预期学派(英语:Rational Expectation School)。该学派主张市场经济能自动解决失业、不景气等问题,而政府主导的稳定政策没有任何效果。在失业和通货膨胀的两难问题不仅在长期,短期也不存在这一点上,与货币主义不同。
目前在台湾与中国大陆,“Neoclassical economics”与“New classical economics”的翻译方式并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