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艾伯尔

✍ dations ◷ 2025-05-17 05:21:32 #1864年出生,1929年逝世,美西战争美国军事人物,美国海军作战部长,德克萨斯州人,美国海军上将

爱德华·华尔特·艾伯尔(英文:Edward Walter Eberle,1864年8月17日-1929年7月6日)海军上将,美国第三任海军作战部长。

艾伯尔出生于德州丹顿市,父母为约瑟夫与玛丽·艾伯尔。艾伯尔出生后就随父母搬到阿肯色州史密斯堡,直到他于1881年进入美国海军官校。见习官艾伯尔于1885年毕业,先后服役于单桅战船莫希干号(USS Mohican)与山南度号(USS Shenandoah),以及蒸汽铁壳船游骑兵号(USS Ranger)。1887年获得少尉任命后,艾伯尔先至华盛顿进行短期工作,接着便派任至担任护渔任务的海洋研究船,铁壳炮艇信天翁号(USS Albatross)。经过三年海上勤务后,他于1890年11月调到华盛顿海军造船厂进行海军舰炮的研究,在这里他培养出对海军炮术的兴趣,并成为他海军生涯的重心。

1891年3月,他搭乘练习用单桅战船前往远东地区执勤,并于1893年转到隶属于美国海军亚洲分队(Asiatic Squadron)的另一艘单桅战船马里恩号(USS Marion)。1894年8月调回美国本土,至海军官校服务。1896年6月升中尉,并调到战舰俄勒冈号(USS Oregon,BB-3)上服役。1898年随舰参与美西战争,并在古巴圣地牙哥海战中表现优异 ,之后并参与了凯马勒那(Caimanera)的岸轰任务。由于战功,艾伯尔于1899年3月升上尉,并担任美国海军亚洲分队总司令阿尔伯特·巴克(Albert S. Barker)上将的副官。并回到海军官校,草拟美国海军第一部现代化的炮术与鱼雷操典,以及研究以无线电进行战舰间的联系与指挥。

1901年艾伯尔调到战舰印第安纳号(USS Indiana,BB-1)一年,1902年9月改任布鲁克林造船厂厂长,1903年3月再次担任巴克上将(时任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司令)的副官,并在两年的勤务中获晋升为少校。之后他先后在海军战争学院与位于旧金山的海军训练基地服务,并于1908年12月升中校。1910年出掌炮舰威灵号(USS Wheeling,PG-14/IX-28),并进行世界巡弋的勤务。1912年升上校,负责指挥大西洋舰队的鱼雷舰队。在这个位置上,他研究在敌方攻击时以烟幕来保护驱逐舰,并且是建立海军航空兵力的支持者,他认为航空兵力是从事观测及攻击敌方潜艇的利器。

由于出色的行政与海上勤务经验,艾伯尔上校于1915年获提命出任海军官校校长。由于一连串的丑闻已影响到海军官校的声誉,因此艾伯尔校长的任务便是重振海军官校的声誉。在校长任内,艾伯尔上校成功的达成使命,并让他获得了优异服务勋章。艾伯尔于1919年1月晋升少将,并接任大西洋舰队的战斗舰战队指挥官。

艾伯尔少将于1921年6月30日接任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并晋升上将 。1923年7月17日接替昆兹上将担任海军作战部长。在他的任内,由于裁军会议,预算紧缩与许多政界丑闻 ,使得海军的预算与势力受到严峻的考验。艾伯尔上将尽力将这些影响降到最低,并尽速完成列星顿号(USS Lexington,CV-2)与萨拉托加号(USS Saratoga,CV-3)两艘航舰的建造,使得美国海军得以保有航空兵力。此外,由于娴熟外交事务与政治沟通的技巧,让艾伯尔上将也成为美国总统在一些外交事务的咨询对象。

艾伯尔将军于1927年11月14日卸任,然后在将官会议服务,直到1928年8月退休。艾伯尔将军退休后住在华盛顿特区,1929年7月6日病逝于华盛顿特区的海军医院。将军的妻子泰丝·艾伯尔(Tazie H. Eberle)于1934年8月28日去世,两人合葬于阿灵顿国家公墓。将军的儿子,爱德华·蓝道夫·艾伯尔(Edward Randolph Eberle)亦服务于美国海军,以少校阶级退役。

葛利福斯级驱逐舰艾伯尔号(USS Eberle,DD-430) 与人员运输舰艾伯尔海军上将号(USS Admiral E.W.Eberle,AP-123) 用以荣耀艾伯尔上将。


Admiral Edward W. Eberle, USN-Naval Historical Cente
Edward Walter Eberle Admiral, United States Navy-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

相关

  • 大雁大雁可以指:
  • 台北市立大学坐标:25°02′10″N 121°30′50″E / 25.03611°N 121.51389°E / 25.03611; 121.51389台北市立大学(英文:University of Taipei;日文:台北市立大学),简称台北市大、市立北大、北
  • 共同体共同体(英语:commonwealth),一个传统的英语名词,为一种政治共同体(community),为了促进共同的利益而成立。在传统上,它与共和主义(republicanism)同义,可被用来指单一的共和国,因此在这种
  • François Truffaut弗朗索瓦·罗兰·特吕弗(François Roland Truffaut,1932年2月6日-1984年10月21日),法国著名导演,法国新浪潮(电影创作流派)的代表之一,“作者电影”的提倡者和佼佼者,与法国另一名导
  • 格尔必齐河格尔必齐河(俄语:реке Горбице,罗马化:Reka Gorbitsa)亦称郭尔毕擦河,位于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黑龙江(俄语称阿穆尔河)正源石勒喀河左岸支流,距离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交
  • 大部制改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自1954年9月27日成立以来,经历了多次较大的机构改革。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国务委员宋平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
  • 喷气阀门喷气阀门是一种涡轮增压式发动机上使用的减压装置,它的作用是用来避免压缩机涌流和降低发动机磨损。压缩机支路阀门(compressor bypass valve, CBV)又叫压缩机释放阀门(compr
  • 阿布米那阿布米那(阿拉伯语:أبو مينا‎),又译作阿布米奈,是埃及的一座基督教圣城,位于亚历山大港西南部约45公里。197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登录名称为阿布米那基督
  • 查尔斯-费迪南德·拉穆兹查尔斯-费迪南德·拉穆兹(1878年9月24日–1947年5月23日)是一个法语写作的瑞士作家。他生出生于洛桑 州的Vaud在洛桑大学接受教育。他先后在附近的Aubonne以及德国的魏玛短暂
  •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SAIS中非研究所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非研究所(英语:China Africa Research Initiative,简称CARI)坐落于美国华盛顿特区,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英语:Paul H. Nitze School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