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鱼雷

✍ dations ◷ 2025-07-26 02:25:13 #冷战,海战,核武器,鱼雷

核鱼雷为一种核子武器,采用核弹头或核动力的鱼雷,用于打击敌方水上水下目标,或邻近海岸目标,但因战术价值理由并未有核动力却搭配传统炸药弹头的鱼雷问世。

从核武器问世以来核鱼雷的概念几乎同时出现,一发就能消灭敌军大批舰队的武器具有大的诱惑性,吸引各国去研发。鱼雷在水中航行有搭载重型核弹头的可能,同时船舰航行速度较慢,尤其越重火力的船舰甚至航母速度越慢,核爆后辐射物又在水中阻隔,水中核爆又有隐蔽否认的可能性避免国际舆论抨击,多因素造成有其实战价值,相比空对空核导弹的价值就较低,导弹载重量小而目标飞机移动又快,核爆物质又会散于空气可能威胁本国国民。

美军1960年代就首先披露Mark 45核鱼雷搭载 W34核弹头,用以对抗苏联核潜艇,因为核武的大爆炸区域毁灭特性使其不必精确探测瞄准敌方难捕捉的潜艇,射程有13公里,最终估计美军有上千枚核鱼雷。之后俄国也服役了相对应的T-5 (RDS-9)核鱼雷。

冷战结束后相当长时间核鱼雷逐渐淡出军事界的视野,世界上战争以低强度战争或非对称战争为主,大规模重型舰队海战已不太可能。然而2013年起俄美关系急速恶化,克里米亚事件后俄罗斯政府与多数民众对于与西方和美国放弃对抗平等友好相处的幻想破灭,认知围堵与反围堵的博弈永远不会消失,任何有可能挑战美国地位的国家终究都会被敌视。为了因应美国反导系统在多国部署,意图将俄罗斯核武无效化的企图,2015年11月俄方以新闻画面意外泄密的方式昭告一款巨型核鱼雷的存在。

央视专题报导影片中该核鱼雷实验代号为《海洋多用途系统‘情况-6’》由鲁宾设计局研发,直径1.6米,可由奥斯卡级核潜艇II型的改装型(暂定代号09851)搭载六枚,射程达惊人的一万公里,表明是核动力同时又搭载核弹头的鱼雷,并有人工智能自行规划航线躲避侦查,已经可以算是无人自杀式核潜艇。该鱼雷若是潜入港口一枚就能消灭一个大型海军基地或重创沿海大城,也能攻击海上的航母战斗群。且无法探测也无法防御,俄国企图以此武器宣告美军耗巨资建立的空中反导防御网等于无效。

相关

  • 冻雨冻雨(英语:Freezing rain)是过冷雨滴落于地面或暴露物体上时,迅速凝结为冰的天气现象。冻雨通常发生于地面温度0℃以下的天气情况,特别是在初春和初冬时节。在航空例行天气报告(ME
  • 翼状胬肉手术翼状胬肉手术或翼状胬肉切除术是针对翼状胬肉做的手术。以单纯切除术为例:转头术为将翼状胬肉头部缝合在结膜下。干细胞移植术为将角巩膜缘处的正常结膜组织移植到空白带,使角
  • 群聚群聚效应 (Critical mass)是一个社会动力学的名词,用来描述在一个社会系统里,某件事情的存在已达至一个足够的动量,使它能够自我维持,并为往后的成长提供动力。以一个大城市作一
  • 太乙救苦天尊太乙救苦天尊,通称东极青华上帝,简称太乙天尊、救苦天尊、青玄上帝,是道教尊神,又称寻声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道教经典记太乙天尊居“东方长乐世界”妙严宫(“严”或作“岩”
  • XWikiXWiki是一个使用Java编写的开源的Wiki引擎,XWiki自称其为“第二代wiki”。它支持一些受欢迎的特性如:
  • 1-氯-9,10-双(苯乙炔基)蒽1-氯-9,10-双(苯基乙炔基)蒽的化学式为C30H17Cl,在常温常压下为橘红色固体。通常用于黄绿色荧光棒的染料。
  • 蓝麂羚蓝麂羚(学名 ) 是一种生活在中非和南非南部的小型森林麂羚。蓝麂羚肩高约35厘米,体重4公斤,有着褐色的毛皮,略偏蓝色(它们也因此得名),腹部为白色。在头顶上有一细少红色的冠状物。
  • 锺皎光锺皎光(1907年5月19日-1996年11月23日),字高光,别号明达,广东省梅县人,机械学家、教育家。锺皎光早年曾就读于广东省立梅州中学、国立东南大学预科,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29年获机械
  • 奇特旺国家公园奇特旺国家公园(尼泊尔语:चितवन राष्ट्रिय निकुञ्ज)位于尼泊尔南部,是尼泊尔第一个国家公园,成立于1973年,198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公园
  • 闪客闪客是通过Flash来从事艺术表达和设计的人。闪客一词最早来自于闪客帝国的论坛讨论。闪客帝国是最早支持闪客活动的网站社区。从1999年以来,闪客的发展和定义都有了很大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