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无色界
✍ dations ◷ 2025-11-20 14:59:26 #无色界
无色界或无色界天(梵语:ārūpya-dhātu,巴利语:arūpa-dhātu),又作无色天、无色行天,或四无色、四无色天、四无色处、四空天、四空、无色界诸天等,又称无色地(ārūpya-bhūmi),佛教术语,为天界之顶层,与欲界、色界共称三界。此界超越色(物质)而存在,为厌离物质之色想而修禅定者死后所生。佛教认为世界概分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包含人类、欲界天人等众生;色界谓脱离了欲念但仍存在色身(物质身体)的天人居地;无色界则是连色身亦超越了的天人的居地。无色界分为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四空处,故又称“四无色”、“四无色天”、“四无色处”、“四空天”、“四空”、“无色界诸天”;若三界分为九地,则此四界相当于后半之四地,而一一附加“地”字称呼,例如“空无边处地”等(佛教经典中所谓“地”是指“境界”、“状态”的意思,例如《瑜伽师地论》、《十地经》等,皆属此意)。复以其属于天界,故有时亦一一附加“天”字,如称为“空无边处天”等。“无色界”众生 无有物质形色,唯存意识心住于四种无量广大空处境界,其寿命极长乃至八万大劫,一念常住于四种意识境界中之一种,不于外法起心动念,犹如熟睡。长劫寿命终了时,因为极大的福报已享尽故,唯余恶报未偿,往往下堕三恶道中。“无色界”众生,因住于没有五根五尘五识、唯有意识之境界中,故无所作为,无法超越意识境界、无法得到解脱,不离三界六道生死轮回之苦。无色界中,也因修行的深浅而分四种差别即无色界四空天: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在此非想非非想处天就是天之尽头处了。初禅到四禅是属于色界,五定到八定是属于无色界。要离开欲界才能进入色界,离开色界才能进入无色界。能离开三界,又能入三界,这是解脱者于三界出入自在。住居于禅定、而只存识心,谓之无色界。但即使四禅八定(世间定)具足者,其修禅仍依缘而有迎、拒之心,未能如修出世间定者一般得涅槃从而解脱一切诸苦烦恼。
相关
- 花粉症过敏性鼻炎,又称为鼻敏感、干草热、花粉热、花粉症或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是因为免疫系统受到空气中的过敏原影响而导致的鼻炎症状。征兆和病症包括流鼻涕或鼻塞、打喷嚏、眼睛的
- 肌肉组织肌肉组织(Muscle tissue)是组成动物身体肌肉的软组织,肌肉的收缩是透过肌肉组织进行的。这和肌肉中其他的组织(例如腱或肌束膜)相反。肌肉组织是在胚胎发育时借由肌发生(英语:myoge
- 弓虫症弓虫症是一种由弓形虫造成的寄生虫病,成年感染一般无症状。弓虫症常会伴随持续几周或几月之久的类似于流感的症状(英语:flu-like illness),例如肌肉疼痛、淋巴结触痛。一小部分人
- 黽黾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百〇五个(十三划的则为第一个)。就正体中文中,黾部归于十三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在八划。黾部只以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
- 脱氨作用脱氨作用(英语:deamination,亦可称为脱氨基)是指移除分子上的一个氨基。人类的肝脏经由脱氨作用将氨基酸分解,当氨基酸的氨基被去除之后,会转变成氨。由碳及氢所组成的残余部分,则
- 徽派建筑徽派建筑是中国汉族传统建筑中的一支流派,是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特点是“白墙黑瓦”。徽派建筑主要流行于皖南徽州六县〔歙县,黟县,绩溪,婺源,祁门,休宁〕及毗邻泛徽州地区
- 判例判决先例(英语:precedent、或英语:authority;又称判例、先例、前例),在普通法体系下指的是根据先前的法律案件(legal case)而建立起的法律原则或规范。遵循先例(拉丁语:Stare decisis)
- 夸克-胶子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英语:quark-gluon plasma,简称QGP),俗称夸克汤(quark soup),是一种量子色动力学下的相态,所处环境为极高温与极高密度。据信这种状态存在于大爆炸宇宙诞生后的最初
- 药物靶标药物靶标是指体内具有药效功能并能被药物作用的生物大分子,如某些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那些编码靶标蛋白的基因也被称为靶标基因。事先确定靶向特定疾病有关的靶标分子
- 蔬果蔬果泛指蔬菜和水果,亦可以是两者的统称,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须食品。医学界建议每天至少要进食5份蔬果,即2份水果、3份蔬菜,但不要饮果汁。最好每天进食7份蔬果。蔬菜和水果都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