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有种
✍ dations ◷ 2025-11-11 16:48:00 #特有种
特有种(英语:endemic species,指特有性之现象或性质,英文为endemism)是指“因历史、生态或生理因素等原因,造成其分布仅局限于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或大陆,而未在其他地方中出现”的物种。有些特有种原来就起源于该地区,这些物种因此又可以称为该地区的固有种或土著种,比如说无尾熊和红袋鼠,都仅产于澳洲,而未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发现过,因此两者都是澳洲的固有种动物。有些则是从其他地区迁来的,比如说南美洲的骆马(Lama guanicoe),根据古生物学的资料,它原发生于北美洲,是北美洲的固有种,后来却在原产地绝灭了,现在的驼马只分布在南美洲,成为该洲的特有种。特有种通常是发生在地理上被隔绝的地区,比如说岛屿。自从达尔文发表《物种原始》以来,对于岛屿特有种的研究,一直在生物学上占据着极为特殊的位置,这是因为岛屿特有种通常对于演化过程的理解,有着相当程度的帮助。特有种之所以会发生,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原本属于某个物种的一部分群体,由于地理或其他因素造成了某种程度的隔绝(isolation),而使得他们和别的群体失去了互相交配的机会。原本属于同一个物种的这两个群体则各自继续演化,而终于演变成两个不同的物种。这个过程,生物学家通常会用“物种形成”这个词汇来描述。生物学家通常把造成物种分离的原因称之为“隔离机制”。隔绝机制可能是由于地理上的原因所造成的,比如说,海平面高度的变化,或者是山脉的突然形成,而使同一物种之间的接触成为不可能。隔离机制也可能是由于行为上的原因所造成的,比如说,原本属于同一物种的两个群体,由于发展出不同的交配季节或者是不同的行为,而终于失去了互相交配的机会。特有种虽然通常是发生在不同的大陆(continent)上,而以大陆当成区隔不同特有种的主要地理界线,但是却也可能发生在同一块大陆之间。比如说,某些物种可能只能在澳洲东南部、或者是热带的昆士兰发现,那么它们则被视为是该地区的特有种。特有种也有可能发生在一个很小的区域里面,比如说是高山顶。在这个例子中,这是因为高山顶附近的生态环境,并不适合该物种的繁衍,因此在高山顶和其附近的区域之间发生了“隔离机制”。
相关
- 双链DNA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病毒(英语:DNA virus),又称D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DNA。一般为正链DNA病毒。医学导航: 病毒病病毒(蛋白质)/分类cutn/syst (hppv/艾滋病, 流感/疱疹/人畜共患)/人名体
- 德国痳疹风疹(英语:rubella, German measles, three-day measles),又称德国麻疹或三日麻疹,是一种由风疹病毒(英语:Rubella virus)感染所造成的疾病。本病的症状轻微,半数患病者通常不会有自
- Fl5f14 6d10 7s2 7p2(预测)2, 8, 18, 32, 32, 18, 4(预测)第一:823.9(预测) kJ·mol−1 第二:1621.0(预测)主条目:
- 间皮细胞间皮细胞是指构成间皮的细胞,间皮由一层细胞组成,位在胸膜或腹膜,心包腔内和器官相接之面上。间皮的功用是提供润滑,使器官与器官、器官与胸膜与腹膜间都能得到良好的保护,不会互
- 工程学分支列表工程学是运用科学理论、数学方法和经验证据(英语:Empirical evidence)来设计、创造和分析安全、人为因素、物理法则、实践性和成本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学科和专业。当代的工程学一
- 氮芥类氮芥类物质(英语:Nitrogen mustards)是一类结构与芥子气相似的细胞毒化疗药物,属于非选择性烷化剂的一种。虽然主要应用于临床,早期的氮芥类物质也能像芥子气一样用作化学武器。
- 系统减敏法系统脱敏法(英语: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为渐进式暴露疗法(graduated exposure therapy),是一种认知行为疗法,由南非心理医生约瑟夫·沃尔普提出。系统脱敏法在临床心理学
- 三次文献三次文献也称三级来源、三次资料,是选用大量有关的文献,经过综合、分析、研究而编写出来的文献。它通常是围绕某个专题,利用二次文献检索搜集大量相关文献,对其内容进行深度加工
- 球面反照率球面反照率(Bond albedo)是由美国天文学家乔治·邦德提出,并以他的姓氏命名。它的定义是天体反射入太空的所有电磁辐射和入射的电磁辐射功率比例。它考虑到了所有相位角上的所
- 正电子发射正电子发射,又称β+衰变,是一种粒子放射性衰变的方式,属于β衰变。在这种衰变反应中,一个质子转化成中子,同时释放出一个正电子和一个电中微子。能发生正电子发射而放出正电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