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浊液

✍ dations ◷ 2025-10-28 19:43:34 #悬浊液
在化学中,悬浊液(英语:Suspension)也称为“悬浮液”或“悬胶”,是指含有大到可以沉降的固体颗粒的非均相流体。在药剂学中混悬剂是指难溶性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形成的非均匀的液体制剂。混悬剂中药物微粒一般在0.5-10微米,小者可至0.1微米,大者可达50微米或更大。混悬剂属于热力学不稳定的粗分散体系。所用分散介质大多数为水,也可用植物油。混悬剂的贮存存在物理稳定性问题。混悬剂中药物微粒分散度大,微粒与分散介质之间存在着物理界面,是混悬微粒具有较高的表面自由能,混悬剂处于不稳定状态。疏水性药物的混悬剂比亲水性药物存在更大的稳定性问题。若要制得沉降缓慢的混悬液,应减少颗粒的大小、增加分散剂的粘度及减少固液间的密度差。实验工作中主要应用前两种手段增加稳定性。增稠剂可用糖浆、天然胶类、以及合成的可溶性纤维素类。加入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界面自由能,使系统更加稳定,而且表面活性剂由可以作为润湿剂,可有效的解决疏水性药物在水中的聚集。颗粒的絮凝与其表面带电情况有关,若加入适量的絮凝剂(电解质)使颗粒ζ电位降至一定程度,微粒就发生絮凝,混悬剂相对稳定,絮凝沉淀物体积大,振摇后易再分散。加入反絮凝剂(电解质)可以增加已存在固体表面的电荷,使这些带电的颗粒相互排斥而不致絮凝。

相关

  • 嗜中性球中性粒细胞(英语:Neutrophil 或 Neutrocyte,或全称 Neutrophilic Granulocyte)亦称嗜中性粒细胞或嗜中性多核球,是血液白细胞的一种,也是哺乳动物血液中最主要的一种白细胞。中性
  • 气管炎气管炎(英语:Tracheitis),是指一类病发于气管的炎症。虽然气管通常被认为是下呼吸道的一部分,在ICD-10中,气管炎被分类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气管炎是气管的细菌感染,并且能
  • 二次内共生共生体学说(英语:Symbiogenesis),又称内共生学说(英语:endosymbiotic theory),是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些自主细胞器ㄧ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学说。根据这个学说,它们起源于共生于真
  • 胰脏炎胰脏炎(英语:Pancreatitis)也称为胰腺炎,指的是胰脏的发炎。胰脏是身体里的一个大型器官,位置在胃后方,功能有分泌消化酵素等等。 胰脏炎有两种,分别是急性(英语:Acute_pancreatitis)
  •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英语:peptic ulcer disease,简称PUD),又称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这是指胃、小肠前段(十二指肠)或幽门,有时也包含了食道下端的黏膜损伤(溃疡)。在胃发生的溃疡称作胃溃疡(英语:s
  • 胸苷激酶结构 / ECOD胸苷激酶(英语:thymidine kinase)是一种磷酸转移酶(激酶):2’-脱氧胸苷激酶,三磷酸腺苷-胸苷 5’-磷酸转移酶,EC 2.7.1.21存在于大部分活体细胞中。它以两种同工酶的形式
  • 孙得功孙得功,明末降清将领,隶镶白旗。孙得功起初在明朝任中军游击,隶属于广宁巡抚王化贞,王化贞非常依靠他。努尔哈赤围西平堡,刘渠等赴援,孙得功跟随他们。渠等战死,得功暗中纳款于努尔
  • 黄病毒科见内文黄病毒科(学名:Flaviviridae)的病毒主要感染哺乳类动物,遗传物质为单股线型的RNA,长度约9.6-12.3kb,5'端帽带有甲基化的核苷酸。病毒颗粒具有外套膜,直径约40-60nm。黄病毒科
  • 沙眼砂眼(Trachoma),又称颗粒性结膜炎(Granular conjunctivitis)、埃及眼炎(Egyptian ophthalmia)和致盲性砂眼(blinding trachoma)是由砂眼披衣菌感染导致的传染病。感染砂眼会造成眼睑
  •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英语:Fibrin,又称为血纤蛋白或血纤维蛋白)是一种纤维凝血蛋白纤维蛋白在以下生物过程中都需要使用:信息传递、血液凝固、血小板活性化及蛋白质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