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克·德雷克

✍ dations ◷ 2025-09-07 07:09:35 #1930年出生,在世人物,美国天文学家,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圣塔克鲁兹加州大学教师,芝加哥人,康乃尔大学校友

法兰克·德雷克(Frank Donald Drake,1930年5月28日-)是一位美国天文学家与天体物理学家,以创立搜寻地外文明计划与发明德雷克方程式及阿雷西博信息而闻名于世。

法兰克·德雷克出生在美国芝加哥,早年对于电子学及化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在8岁时便认为其他行星有可能存在生物,虽然基于个人宗教信仰,他并未告知过父母关于他的想法。

德雷克后来在康乃尔大学就读,并在1951年时因奥托·斯特鲁维的演讲而强化他对于外星生命议题的兴趣。在大学毕业后,德雷克曾在重巡洋舰奥尔巴尼号上短暂的担任过电讯军官。后来他则继续在哈佛大学学习无线电天文学。

德雷克从位在西维吉尼亚州绿岸的美国国家无线电天文台开始他的无线电天文学生涯,后来则加入了喷气推进实验室。

德雷克后来在1960年首次使用无线电来搜寻外星生命,这次计划被称为奥兹玛计划。虽然在经过几年的努力后,并未发现任何可能是由外星生命所发射出来的讯息。尽管如此,德雷克仍然认为与外星生命“接触”在不远的未来是无可避免的,而且是以无线电或光学讯号来传递。

1961年,他在西维吉尼亚州召开了首次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的会议。在这次小型会议中,德雷克提出著名的德雷克方程式。德雷克方程式是用来计算可能与地球接触的高智慧文明数量(N),并指出寻找外星生命所缺乏的资讯。根据不同的变数,M的值介于1与1,000,000之间。

德雷克在1960年代担任阿雷西博天文台扩建计划的发起人,后来他在1974年创造著名的阿雷西博信息。法兰克·德雷克与卡尔·萨根博士在1972年共同设计了先驱者镀金铝板,这也是人类首次将物理讯息送入外太空。先锋号镀金铝板是让外星生物可以理解我们的媒介。德雷克后来也负责监督航海家金唱片的制作,并在1974年成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的成员。

法兰克·德雷克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成员、圣塔克鲁兹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名誉教授,也担任过太平洋天文学会的会长。


相关

  • 剪切模量剪力模数(shear modulus)是材料力学中的名词,弹性材料承受剪应力时会产生剪应变,定义为剪应力与剪应变的比值。公式记为其中, G
  • 维也纳大学维也纳大学(德语:Universität Wien)位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始建于1365年,是现存最古老的德语大学,也是中欧最大的学校之一,维也纳大学亦是目前最大的德语大学,学校共设有180个学位。
  • 星际尘埃宇宙尘(英语:Cosmic Dust)是由众多细小粒子组成的一种固态尘埃,自宇宙大爆炸起,便四散在浩瀚宇宙之中。宇宙尘的组成包含硅酸盐、碳等元素以及水分,部分来自彗星、小行星等星体的
  • 胡蜂科蜾蠃亚科 Eumeninae Euparagiinae Masarinae Polistinae Stenogastrinae Vespinae胡蜂科(Vespidae)是膜翅目胡蜂总科下的一个大科,其下有将近五千种生物,既有群居的蜂;也有独居的
  • 岛屿湾岛屿湾(英语:Bay of Isles)是位于南佐治亚的海湾,宽14公里,在1775年由詹姆斯·库克率领的英国探险队发现。此湾因附近有多座岛屿而得名。坐标:54°2′S 37°20′W / 54.033°S 37.
  • G力G力(gravitational force equivalent or G-force),也可称“重力”;原为一航空专有名词,现在广泛做为移动或改变切线,或是加速度与减速度时承受力道的单位。“G”:地球表面的重力加
  • 厦门外国语学校厦门外国语学校,简称厦外,是与厦门经济特区同年诞生的全国17所外国语学校之一,也是福建省第一所外国语学校。学校现有初中部与高中部。初中部坐落于筼筜湖畔,高中部位于海沧区“
  • 黄淳熙黄淳熙(约1820年-1861年6月22日),字子春,江西省饶州府鄱阳县丰田村人。清朝官员,湘军人物。道光丁未进士,以知县即用,因在湖南围剿太平军有功,擢升道员,随骆秉章赴四川镇压李永和、蓝
  • 安全机能安全机能(safety function)是功能安全中的概念,是指一些有助于设备安全性的机能,在IEC 61508《电气/电子/可编程电子安全相关系统的功能安全》法规中有提到这类的概念,但实际的安
  • LoveLive! μ's Final LoveLive! 2016 ~μ'sic Forever♪♪♪♪♪♪♪♪♪~“LoveLive! μ's Final LoveLive!〜μ'sic Forever♪♪♪♪♪♪♪♪♪〜”是μ's在2016年3月31日和4月1日于东京巨蛋举办的演唱会,并于2016年9月28日发售收录演唱会的蓝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