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煚

✍ dations ◷ 2025-02-25 09:58:09 #陈煚

jiǒng(越南语:Trần Cảnh/陳煚,1218年4月9日-1277年5月5日),又作陈日煚,对蒙古帝国上表奉贡时名为陈光昺,初讳陈蒲,越南陈朝开国皇帝。陈煚原出生于李朝末年的权贵家庭,从叔陈守度把持国政。陈煚被安排侍奉李昭皇(李朝末代女帝),不久后李昭皇退位,陈煚登基,开创陈朝。陈煚在位33年,其间成功抵御蒙古帝国入侵;于1258年让位予儿子陈晃,自称上皇,仍然影响国政,于1277年去世,享寿60岁,后世称之为陈太宗(越南语:Trần Thái Tông/陳太宗)。

根据《大越史记全书》记载,陈煚的先世是中国闽人,下又附注说“或曰桂林人”,未能确定陈氏的祖籍地,不过在中国的野史中流传着两种不同版本。

以上描述与《大越史记全书》所写的,陈家在先世定居安南后以打渔为生计,至陈李这一代始因救驾有功而发迹的记载大相径庭。且《齐东野语》称陈煚就是福州长乐人谢昇卿,但陈氏家族早已定居安南,陈煚八岁时就在从叔陈守度扶持下即位,他不会是当时中国福建人,而按《大越史记全书》载:“初,帝之先世闽人(或曰桂林人)有名京者,来居天长即墨乡。”参考来看,此谢昇卿应为其五世祖陈京,其乃杀人逃犯,变换姓名后避罪于安南。

据《大越史记全书》记载,陈煚的五世祖陈京移居越南的即墨乡(今越南南定省美禄县),世代从事渔业。传至祖父陈李,已经以“渔业致富,傍人归之,因有众,亦起为盗”,在即墨乡甚有势力。在李朝治平龙应四至五年(1208年至1209年期间),爆发范猷之乱,当时的李高宗与太子李旵(即日后的李惠宗)一同离京出逃。李旵在逃亡途中,迎娶了陈李之女为妃。从此,陈氏便晋身为外戚之家。

陈煚的叔父辈,都身居李朝朝中要职。叔父陈嗣庆(陈李之子),因不满妹妹被谭太后(李惠宗之母)迫害,于建嘉三年(1213年)起兵得势,获授任为太尉辅政,加上李惠宗容易发狂,无法处理朝政,大权便旁落在陈嗣庆手上;父亲陈承,于建嘉十三年(1223年)陈嗣庆死后任辅国太尉;从叔陈守度曾任殿前指挥使,负责“知城市内外诸军事”。凭着这种特殊的背景,陈煚便被安排与李昭皇成亲。

陈煚出生于建嘉八年六月十六日(1218年7月10日)是陈承的次子,母亲黎氏,先讳蒲。据史书所载,陈煚有帝王之相,“隆准龙颜,似汉高祖”。8岁时任李朝的祗应局祗候正,因陈守度的连带关系,得以入宫侍候李昭皇,被“见而悦之”,,封为驸马。于是,陈煚便成为陈氏篡李的重要棋子。

据陈朝成书的《越史略》所载,李朝之所以禅让给陈氏,是李昭皇之父、当时身为上皇的李惠宗之意。李惠宗曾说过,自己的女儿李昭皇“以一阴而御群阳,众所不与,必致悔亡”,他见“太尉(陈承)仲子某(指陈煚)年虽冲幼,相貌非常,必能济世安民,欲以为子而主神器,仍以昭王配之”。陈承听到后,感到犹疑不决,恐怕李惠宗的说话只是一种试探,陈守度却认为李惠宗“今以无嗣,欲择贤而付之,此乃上王远法尧舜之真让,又何疑哉?”于是就让陈煚接受禅位。

《大越史记全书》则记载,天彰有道二年(1225年)十月,陈守度得悉陈煚与李昭皇感情渐深后,便决定发动政变,“率家属亲戚入禁中,守度闭城门及诸宫门,令人守之,百官进朝,不得入”,然后遍告群臣“陛下(李昭皇)己有尚矣”,亦即是控制李朝宫廷,然后让昭皇退位。最后,昭皇下诏,说自己是女主,无法把政务处理好,“今朕反独算,惟得陈煚,文质彬彬,诚贤人君子之体,威仪抑抑,有圣神文武之资”,并于十二月十一日(1226年1月10日),禅位给年方8岁的陈煚。陈煚登基后,拜陈守度为“国尚父”,掌理国政,而父亲陈承则“权摄国政为上皇”。

年幼继位的陈煚,在其整个在位时期中,朝政大权一直受父亲陈承(死于1234年)及从叔陈守度(死于1264年)所影响。特别是陈守度,据《大越史记全书》所说,“太宗之得天下者,皆其(陈守度)谋力也。故为国倚重,权移人主。”至于陈朝在陈煚当皇帝期间的施政则如下。

陈煚在位时,延续了李朝的帐籍制度。方法是,国内村庄,有多少文官、武官、书吏、军士、男丁、年老伤残及流落移居者,当地的官员都要记入账籍。按照帐籍纪录,人民当中有官爵的,子孙可承荫任官;富有而无官爵的,世代服兵役。

因越南西北部地区多山,而红河三角洲一带则地平而多河流,每逢雨季,易形成山洪暴发。天应政平十七年(1248年),在丐江(江河)两岸修筑堤坝,称之为“鼎耳堤”,又设置河堤正副使2人负责管理。若堤坝修建到民田上,则由政府按田价偿给田主。

陈朝在天应政平十三年(1244年),曾制定刑律,大致上是很重的,如犯偷窃的罪犯,会被断手、砍足,或者被象踏。

陈煚在位期间,国内大量壮丁被编入伍当兵,贵族亲王也有募集军队之权。

陈煚于元丰八年二月二十四日(1258年3月30日),逊位于皇太子陈晃(即陈圣宗),退居北宫,被尊为“显尧圣寿太上皇帝”,与儿子陈圣宗一起共理国政。

此一举动,在日后的陈朝历代君主均有仿效。近代越南史家陈仲金作出简述,认为陈煚的用意在于“以便教导他(陈晃)治理国家的各种方法,并防备兄弟们日后的争执”。越南封建时代史家吴士连对这项影响陈朝政局的习惯,则有以下一段论述:

自夏禹传子之后,父崩子继,兄殁弟承,永为常法。陈氏家法,乃异于是,子既长,即使承正位,而父退居圣慈官,以上皇称,同听政,其实但传大器,以定后事,备仓卒尔,事皆取决于上皇,嗣主无异于皇太子也。

陈煚在位的时期里,大越国的周边形势,是蒙古帝国崛起,渐次蚕食中国的大理、南宋等国,甚至攻打大越。而南方邻国占城,则是大越国入侵的对象。

陈煚对于南宋,是奉行友好入贡的态度。早在南宋绍定(1228年-1233年初年,陈朝遣使入贡,宋理宗册封陈煚为“安南国王,加特进检校太尉、兼御史大夫、上柱国,赐效忠顺化保节守义怀德归仁慕治奉公正恭履信功臣,静海军节度观察处置等使”,食邑一万一千户,实封四千二百户。元丰八年(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陈煚“上世袭表”,向宋廷传达让位给儿子陈晃的意向,而宋廷则向越方表示“情状叵测,申饬边备”,要求加强国防,以免蒙古进犯。陈圣宗绍隆四年(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陈朝遣使入贡,获宋廷“下诏奖谕,遣使赐金并法锦。”次年(1262年)南宋下诏,授陈煚为“检校太师、安南国大王,加食邑”,并对陈晃进行册封。其后,在绍隆十二年及十五年(南宋咸淳五年及八年,1269年及1272年),宋廷又对陈煚、陈晃父子“加食邑”及赠送礼物。总括而言,中国南宋与越南陈朝的关系,是处于和洽友好的“朝贡关系”。

占城人在李朝衰落时期,便经常有船只抢掠大越国沿海居民。陈煚登基后,便“怀之以德,遣使往谕”,向占城政府展示出友好姿态,而占城却“虽常入贡,而复乞故地,且有窥觎之意”,意图收复前代被越人攻取的领土,以及有凯觎之心。陈煚对此甚为不满,便于元丰二年(1252年)春正月亲征占城。到十二月,俘获占城王的妻子及臣民而返。

元丰三年(1253年),蒙古帝国消灭大理国,而蒙古朝廷却无意撤军,反而“留兀良合台攻诸夷之未附者”。元丰七年十二月十二日(1258年1月17日),兀良合台率兵侵入大越,陈煚虽然亲自迎击,“自将督战,前冒矢石”,但最后仍是不敌,退守天幕江(在今越南兴安省),国都昇龙失陷。在这危急关头,陈煚乘船向太尉陈日晈商讨对策,陈日晈却态度沮丧,在船边用手指点水,然后在船舷写“入宋”二字,表示不如投靠宋人。陈煚再问太师陈守度,陈守度的答案则是“臣首未至地,陛下无烦他虑”,表示仍愿意抵抗,使陈煚重拾战意。十二月二十四日(1258年1月29日),陈煚及太子陈晃乘坐楼船,在东步头击败蒙古军队。蒙古军撤退时,又遭到居民袭击,最终撤出大越。

陈煚虽然成功击退蒙古军队,但自知是“小国”,唯有“诚心事上”,看“大国何以待之”,便改名光昺,遣使上表纳贡。其后,蒙古帝国亦向陈氏朝廷册封为安南国王,并定下“安南三岁一贡,回赐礼物”的外交规例。

陈圣宗宝符五年四月一日(1277年5月5日),陈煚“崩于万寿宫”,享寿60。十月四日(10月31日),葬于昭陵,庙号“太宗”,谥号为“统天御极隆功茂德显和佑顺神文圣武元孝皇帝”

当陈煚即皇帝位时,原先的李昭皇(李佛金)被册封为皇后,改称“昭圣”。天应政平六年(1237年),改以妻姊顺天公主(李佛金之姊)为皇后,李佛金则被降格为“昭圣公主”。元丰八年正月,陈煚又把李佛金嫁给大臣黎辅陈。

在陈煚登位之初,虽然有李佛金为其皇后,但由于未能诞下子嗣,便在陈守度的安排下,天应政平六年(1237年),改以陈煚兄长陈柳的妻子李氏(李佛金之姊顺天公主)为皇后,是为顺天皇后(当时已怀有陈国康)。陈柳对此深表不满,便起兵作乱。陈煚对于形势发展至这一地步,“内不自安”,于是离开京城昇龙,到安子山浮云国师(陈煚友人)处居住。陈守度率领群臣找陈煚回京,陈煚郤说:“朕以幼冲,未堪重寄,父皇(陈承)遽尔违背(当时已去世),早丧所怙,不敢宅帝位,以辱社稷”,认为自己无德无能居于帝位。陈守度见不得已,便向群臣说:“凡乘舆所在,即是朝廷”,把整个朝廷及官僚架构搬到陈煚住处,陈煚唯有回京。不久,陈柳自知势孤力弱,便假扮渔夫,乘独木舟找陈煚,表示愿意投降,陈煚即“与之对泣”。这时,被陈守度发现,拔剑要杀陈柳,陈煚“以身当之”,事情于是和解。事后,陈煚对陈柳增加封地,封为“安生王”,以作安抚。

据《钦定越史通鉴纲目》,陈煚有如下几部作品:

※以上各项,参见《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正编卷之十三。

世系 · 皇宫(东都 → 西都) · 后宫(皇后) · 皇陵

穆祖 ~ 宁祖 ~ 元祖 ~ 太祖 · 皇太伯

太宗 → 圣宗 → 仁宗 → 英宗 → 明宗 → 宪宗 → 裕宗 → 昏德公 → 艺宗 → 睿宗 → 废帝 → 顺宗 → 少帝

#注 → #注 → #注

胡季犛 → 胡汉苍

简定帝 → 重光帝 ~ #

鸿庞 → 蜀 → 赵 → 第一次北属 → 征 → 第二次北属 → 前李 → 第三次北属 (唐代起事) → 自主时期 → 吴 → 十二使君 → 丁 → 前黎 → 李 → 陈 → 胡 → 后陈 → 第四次北属 (蓝山起义) → 后黎 → 莫 → 黎中兴 / 北河 / 广南 / 宣光 → 西山 → 阮 → 现代

相关

  • 地特胰岛素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英文名:insulin Detemir)为长效胰岛素类似物,无色澄明液体,用于治疗糖尿病。其成分主要为地特胰岛素(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利用酵母生产的)。1单位(U)相当于0.142mg不含
  • 龚健雅龚健雅(1957年4月-),中国测绘与地理信息学家。出生于江西樟树。武汉大学教授。1982年毕业于华东地质学院测量系,1992年于武汉大学(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2011年当选为中
  • 葛墨林葛墨林(1938年12月5日-),生于北京,中国理论物理学家。1938年生于北京。196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物理系,师从段一士教授,1965年该校研究生毕业。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
  • 西门子铁路系统西门子铁路系统(德语:Siemens Rail Systems)作为西门子基础设施与城市业务领域的一个部门,是一家国际领先的铁路车辆及相关服务供应商。该领域于2011年10月1日设立,同日该部门也
  • 罗贝托·曼奇尼罗伯托·曼奇尼(Roberto Mancini,1964年11月27日-),是一位已退役的意大利著名足球运动员。退役后他开始其教练生涯至今,曾执教佛罗伦萨、国际米兰、拉齐奥、曼城及加拉塔萨雷。曼
  • 第十一航空舰队第11航空舰队为大日本帝国海军之一舰队。从太平洋战争时就为驻在外地之基地航空部队。开战当初时指挥攻占菲律宾・马来・爪哇等之南方作战的航空作战。瓜达尔卡纳尔岛战役开
  • 柳无忌柳无忌(1907年-2002年10月3日),美籍华裔中国文学学者。祖籍浙江慈溪,江苏省吴江县人,1907年生于上海。1920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中学与大学。1925年,转入清华大学。1927年赴美,入劳伦
  • 南欧七国南欧七国,也称地中海集团、地中海七国、南部欧洲七国集团等(英文称EU Med或EuroMed 7、Med Group、Club Med等),是指7个位于南欧的欧洲联盟成员国之间的联盟。这七个国家是指塞
  • 玛吉·哈桑玛格丽特·“玛吉”·哈桑(英语:Margaret "Maggie" Hassan(旧姓伍德(Wood));1958年2月27日-),是一名美国政治人物与民主党成员。她在2013年当选为第81任(英语:List of Governors of New
  • 亚洲运动会主体育场亚运会主体育场通常是亚洲运动会的主要的中心体育场。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和田径比赛会在奥运会主体育场进行。许多(但不是全部)亚运会的主体育场的名字中都包含“亚运会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