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 dations ◷ 2025-04-04 07:53:36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
第一次摩洛哥危机又称为丹吉尔危机,在1905年3月至1906年5月发生,是欧洲列强因为摩洛哥苏丹国作为殖民地之事而引起的国际危机。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于1905年3月31日造访摩洛哥丹吉尔,表示支持摩洛哥独立,公然挑战法国在摩洛哥的影响力,引发这次危机。1904年,法国与联合王国缔结《挚诚协定》;同年,联合王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利益,令德国有感利益受损,故此以外交途径挑战法国,并企图借此挑衅与测试法国、联合王国、俄国之间缔结三国协约的实力(1907年三国协约才正式签订)。德皇威廉二世的挑衅言论,引起法国民众普遍震怒。在得到联合王国的外交支持下,法国外长泰奥菲勒·德尔卡塞提倡在摩洛哥设立一个法属保护国,并促请政府采取强硬立场;但是,法国政府担心德国政府决议宣战,所以反对并迫使他下台。危机在6月达到高峰:德尔卡塞下台后,由温和派法国总理莫里斯·鲁维埃兼任外长。7月时,德国已受到孤立,所以法国同意以和平方法解决问题。然而,法德二国仍然剑拔弩张:德国在12月调动后备军队,而法国更在1906年1月派兵到与德国接壤的边境。为了解决上述纠纷,1906年1月16日至4月7日期间,德国、奥匈、比利时、西班牙、美国、法国、联合王国、意大利、摩洛哥、荷兰、葡萄牙、俄国、瑞典共十三国代表齐聚西班牙阿尔赫西拉斯举行会议。在十三个与会国当中,只有奥匈支持德国;法国得到联合王国、俄国、意大利(尽管意大利和德国、奥匈缔结三国同盟)、西班牙与美国的支持。最后,德国在5月31日接受一项协定:法国撤回部分对摩洛哥实施的管制,但依然控制部分重要地方,以及与西班牙保持对摩洛哥的警察控制权。虽然阿尔赫西拉斯会议暂时解决德法二国在摩洛哥引起的外交冲突危机问题,然则德国的不满,是1911年的阿加迪尔危机前传。结果,德国在此次危机的外交孤立窘境,使德国追求更具野心的外交政策。这次危机是后来在1914年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其中一次战前危机,严重恶化了强国之间的关系,间接导致一次大战。
相关
- 颈动脉窦颈动脉窦(carotid sinus),是颈总动脉末端和颈内动脉起始处的膨大部分,血管壁内有压力感受器,能感受血压的变化,进而通过神经传到方式控制血压升降。在一定范围内(动脉血压60~180毫米
- 网团菌属网团菌门(Dictyoglomi)是一类细菌,只包含一个属,即网团菌属(Dictyoglomus)。它是极端嗜热菌,营化能有机营养,即利用有机物获得能量。这种生物可以制造木聚糖酶,将木聚糖(xylan)分解成木
- Hsub2/subSeOsub3/sub亚硒酸(化学式:H2SeO3,或写作(HO)2SeO),是硒的含氧酸的一种,其中硒的氧化态为+4。它是白色正交晶系晶体,极易溶于水,由二氧化硒溶于少量水缓慢蒸发结晶并用氢氧化钾干燥得到。晶体中
- 润滑油润滑剂是介入两运动物体表面,从而减少摩擦力以及磨损,达到提高效率的物质,通常为液体。最常见的工业用的机油用于保护机械内部的运动部件,另有供医用或性行为使用的人体润滑剂。
- 无性别非二元性别(英语:Non-binary gender)、性别酷儿(英语:genderqueer)和X性别(日语:Xジェンダー)是指一系列不完全是男性或女性的性别认同,这些身份在男性或女性的分类以外。非二元性别可
- 柯玉芝柯玉芝(Kwa Geok Choo,白话字:Kua Gio̍k-tsi,1920年12月21日-2010年10月2日),闽南人,已故新加坡前任总理、前任国务资政及内阁资政李光耀妻子、现任总理李显龙的母亲。柯玉芝祖籍福
- 萧邦 (消歧义)萧邦(Chopin)可以指:
- 山鹑中华鹧鸪(学名:Francolinus pintadeanus),又称中国鹧鸪、越雉、怀南。属鸡形目雉科鹧鸪属。鹧鸪头顶羽毛为黑色,有褐色及黄色斑,身体大多为黑色,有很多圆形白色斑点,下身的斑点较大
- 一氧化碳 (数据页)一氧化碳的一些性质如下所述。一氧化碳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可以参见此页面。不指明时,均指标准状态。其余信息参见Wikipedia:化学信息框。
- 伦敦的机场伦敦的领空非常繁忙,大伦敦拥有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系统。截至目前,大伦敦周边共有至少10个机场,其中希思罗机场和盖特威克机场都是著名的国际机场,希斯罗机场也在全球机场客运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