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色蜡蘑

✍ dations ◷ 2025-11-29 03:14:18 #双色蜡蘑
蕈伞凸面双色蜡蘑(学名:Laccaria bicolor)是蜡蘑属的一种真菌,为带有淡紫色菌褶的棕褐色伞菌,可以食用但一般被认为味道不好,广泛分布在温带地区的桦木和松木混合林,在夏末和秋季可以发现它的踪迹,常与植物形成外菌根(英语:Ectomycorrhiza),能应用在农业和园艺业中。双色蜡蘑最早于1937年由法国真菌学家 勒内·梅尔(法语:René Maire)描述发表,当时被视为红蜡蘑的一个亚种,不过P.D.奥顿(英语:P.D. Orton)在1960年将其独立为一个种。本种与同属其他物种因会逐渐退色并变得难以识别,而有“骗子”(deceiver)的英文俗名。双色蜡蘑的菌盖呈凸面状或扁平状,并在中间略有凹陷,直径约2至4.5厘米宽,因含水量不同而呈红褐色或棕褐色,边缘常向内弯曲;菌柄和菌盖颜色相同,底部有明显的淡紫色;菌肉呈白色,没有特别的气味或味道;菌褶初呈淡紫色,会随着时间变得更苍白;担孢子为白色。年轻的菇体具有相当鲜明的色彩,更成熟得菇体通常外观颜色较为暗淡。双色蜡蘑在夏季和秋季时广泛出现在温带地区,包括北美和北欧的温带地区和北方森林,并能与各式各样的树种(如赤松,杰克松和黑云杉(英语:Picea mariana))形成了外生菌根的共生关系,尤其是桦木和松木。有研究结果显示双色蜡蘑与在松树根建立共生关系的能力优于其他种外生菌根菌,能优先与赤松建立共生关系并增加后者的存活率。在挪威的云杉林中分离到链霉菌属的放线菌已被证明能在实验室中刺激双色蜡蘑的生长。双色蜡蘑是一种食肉真菌,能捕获并杀死昆虫,特别是跳虫。双色蜡蘑是第一种被进行基因组定序(英语:Whole genome sequencing)的外生菌根真菌,基因组长达65兆碱基,推测含有20,000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分析后发现能分泌多种小蛋白,但功能未知,其中一些仅在共生组织中表现,被视为可能是启动共生的重要因子。虽然双色蜡蘑缺乏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的酶,但具有可降解其他多糖的酶,因此能够在土壤生长或是与植物共生。

相关

  • 流感甲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属(Influenzavirus A) 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属(Influenzavirus B) 丙型流行性感冒病毒属(Influenzavirus C)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是一种造成人类及动
  • 蒙特利尔大学蒙特利尔大学(法语:Université de Montréal,简称UdeM)是一所以法语为教学语言的加拿大公立大学,位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皇家山脚下。学校由13个学院以及2个著名的附属学
  • 碳沙文主义碳沙文主义(英语:Carbon chauvinism)是一个新词,其意涵为质疑目前基于碳的化学与热力学性质,认为外星生命皆由以碳为骨架的有机物构成的假说之真实性。“碳沙文主义”这个专有名
  • 东北平原东北平原位于中国东北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海拔大多低于200米,面积达3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平原。东北平原土层厚,土地肥沃,耕地广
  • 夏书·禹贡《禹贡》是《尚书》的一篇,中国第一篇区域地理著作,也是中国现存最古的经学文献之一。称《尚书·禹贡》,简称《禹贡》。作者不详。内容叙述中国古代地理方物兼均税的作品。全书
  • 磷酸单酯水解酶类磷酸单酯水解酶(英语:Phosphoric monoester hydrolases或 phosphomonoesterases)是一种催化O-P键水解的酶,利用半胱氨酸残基或金属离子攻击磷原子来进行亲核取代反应。这类酶的E
  • 谢平安谢平安(1940年-2014年10月26日),四川犍为人,中国传统戏剧导演,一级导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文华导演奖获得者。导演作品涵盖川剧、京剧、眉户剧、粤剧、豫剧等多个剧种。母亲为著
  •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美国外交关系协会、外交关系委员会(英语: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CFR)是美国一个专门从事外交政策和国际事务的非营利、无党派的会员制组织、出版商和智库。它被认为是
  • 无线无线一般指的是无线电或无线电波。其他含义有:
  • 莱格特安东尼·莱格特爵士,KBE,FRS(英语:Sir Anthony Leggett,1938年3月26日-),英国物理学家,2003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莱格特教授在低温物理的理论作为世界领先的广泛认可。他塑造了正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