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双色蜡蘑
✍ dations ◷ 2025-05-16 02:32:53 #双色蜡蘑
蕈伞凸面双色蜡蘑(学名:Laccaria bicolor)是蜡蘑属的一种真菌,为带有淡紫色菌褶的棕褐色伞菌,可以食用但一般被认为味道不好,广泛分布在温带地区的桦木和松木混合林,在夏末和秋季可以发现它的踪迹,常与植物形成外菌根(英语:Ectomycorrhiza),能应用在农业和园艺业中。双色蜡蘑最早于1937年由法国真菌学家 勒内·梅尔(法语:René Maire)描述发表,当时被视为红蜡蘑的一个亚种,不过P.D.奥顿(英语:P.D. Orton)在1960年将其独立为一个种。本种与同属其他物种因会逐渐退色并变得难以识别,而有“骗子”(deceiver)的英文俗名。双色蜡蘑的菌盖呈凸面状或扁平状,并在中间略有凹陷,直径约2至4.5厘米宽,因含水量不同而呈红褐色或棕褐色,边缘常向内弯曲;菌柄和菌盖颜色相同,底部有明显的淡紫色;菌肉呈白色,没有特别的气味或味道;菌褶初呈淡紫色,会随着时间变得更苍白;担孢子为白色。年轻的菇体具有相当鲜明的色彩,更成熟得菇体通常外观颜色较为暗淡。双色蜡蘑在夏季和秋季时广泛出现在温带地区,包括北美和北欧的温带地区和北方森林,并能与各式各样的树种(如赤松,杰克松和黑云杉(英语:Picea mariana))形成了外生菌根的共生关系,尤其是桦木和松木。有研究结果显示双色蜡蘑与在松树根建立共生关系的能力优于其他种外生菌根菌,能优先与赤松建立共生关系并增加后者的存活率。在挪威的云杉林中分离到链霉菌属的放线菌已被证明能在实验室中刺激双色蜡蘑的生长。双色蜡蘑是一种食肉真菌,能捕获并杀死昆虫,特别是跳虫。双色蜡蘑是第一种被进行基因组定序(英语:Whole genome sequencing)的外生菌根真菌,基因组长达65兆碱基,推测含有20,000个编码蛋白质的基因。分析后发现能分泌多种小蛋白,但功能未知,其中一些仅在共生组织中表现,被视为可能是启动共生的重要因子。虽然双色蜡蘑缺乏能够降解植物细胞壁的酶,但具有可降解其他多糖的酶,因此能够在土壤生长或是与植物共生。
相关
- RNA加工转录后修饰(RNA修饰,或称修饰RNA)是真核细胞中,将初级转录RNA转化为成熟RNA的加工过程。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前mRNA转化为成熟的mRNA,其中包括剪接,并发生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之前。这
- 百分比؋ ₳ ฿ ₿ ₵ ¢ ₡ ₢(英语:Brazilian cruzeiro) $ ₫ ₯ ֏ ₠ € ƒ(英语:Florin sign) ₣ ₲ ₴(英语:Hryvnia sign) ₭ ₺
- 蝾螈蝾螈科(学名:Salamandridae)是通常颜色鲜艳的中小型两栖纲有尾目动物,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北美、欧洲、亚洲和非洲地中海沿岸)。终生有尾,没有鳞片,是有尾目两栖动物的代表,也是
- 基因敲落基因敲落(英语:gene knockdown)是指一种遗传工程技术,针对某个序列已经知道、但是功能未知道的序列改变生物的遗传基因,令到特定的基因功能下降,从而使到部分功能丧失或者减低,并且
-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是一种神经影像学技术。其原理是利用磁振造影来测量神经元活动所引发之血液动力的改变。由于fMRI的非侵入性和
- 高高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八十九个(十划的则为第三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高部归于十划部首。高部只以左方、上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
- 上加拿大旗帜上加拿大(英文:Upper Canada)是一个在1791年至1841年间以五大湖北岸为管辖区域的英国殖民地,是安大略省的前身。与下加拿大相比“上加拿大”地理位置在圣劳伦斯河上游,故以此
- 高屏地区高屏地区,原称高高屏,是指台湾南部偏西南濒台湾海峡的地区,由高雄市、屏东县所构成,居住人口超过361万,聚集超过六分之一的台湾人口,拥有高雄都会区一个大型都会化地带,其余地区主
- 迦南地迦南(天主教译为客纳罕)(英语:Canaan,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
- 北卡罗莱那州北卡罗来纳州(英语:State of North Carolina),简称北卡州,是位于美国南部区域大西洋海岸的一州。别称“柏油脚跟州”或“旧北州”。下辖100县。州府为罗利,最大的城市为夏洛特。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