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耳末公式

✍ dations ◷ 2025-04-04 11:17:50 #原子物理学

巴耳末公式是1885年由瑞士数学教师巴耳末提出的用于表示氢原子谱线波长的经验公式

其中λ是谱线的波长,B=3.6546×10-7m。,是一个常数。

巴耳末公式的提出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巴塞尔大学兼任讲师期间,年近60岁的巴耳末受到该校一位研究光谱的物理学教授哈根拜希(E.Hagenbach)的鼓励,开始试图寻找氢原子光谱的规律。当时氢光谱见光区波段的4条谱线已经过埃姆斯特朗等人的精确测定,通过观测恒星光谱也发现了紫外波段的10条谱线,然而它们波长的规律尚不为人所知。巴耳末从寻找可见光波段4条谱线波长的公共因子和比例系数入手,否定了将谱线类比声音的思路。受投影几何的启发,巴耳末利用几何图形为这些谱线的波长确定了一个公共因子,写出了巴耳末公式。巴耳末公式计算出的波长与实际测量值的误差不超过波长的1/40000,吻合得非常好。随后巴耳末又继续推算出当时已发现的氢原子全部14条谱线的波长,结果和实验值完全符合。1884年6月25日,巴耳末在巴斯勒自然科学协会的演讲中公布了这个公式,同年又将其发表在当地一个刊物上,1885年又刊载在《物理、化学纪要》杂志上。几年后,巴耳末又发表了有关氦光谱和锂光谱的各谱线频率之间的类似关系。

巴耳末公式对光谱学和近代原子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用巴耳末公式表达的一组谱线位于可见光区,为纪念巴耳末,人们把这组谱线系命名为巴耳末系。随后又发现了不同于巴耳末系的来曼系、帕申系等线系,它们都符合比巴耳末公式更为普遍的里德伯公式。

相关

  • 奥托·弗朗茨大公奥托·弗朗茨大公(Otto Franz of Austria,1865年-1906年),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皇室成员,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之弟。其子卡尔于1916年即位为帝,成为奥匈帝国末代皇帝。奥图·法兰
  • 自由基取代反应自由基取代反应(英语:Radical substitution)是有机化学中的一个取代反应类型。在这类的反应过程中,自由基扮演着反应中间体的角色。此类反应大多涉及至少两个步骤,有些甚至可能达
  • 帕特尼坐标:51°27′54″N 0°13′16″W / 51.4649°N 0.2211°W / 51.4649; -0.2211普特尼(Putney /ˈpʌtˌni/)是英国伦敦西南部旺兹沃思区的一个地区,距离查令十字西南5.1英里(8.2
  • 班芙国家公园班芙国家公园(英语:Banff National Park,法语:Le Parc national Banff)建于1885年,是加拿大历史最悠久的国家公园。它坐落于落基山脉北段,距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以西约110-180
  • 联席会议美国国会联席会议是指美国国会(美国参议院和美国众议院)在特殊场合共同举办的联合会议,常见的场合有国情咨文和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确认会议。
  • 侦察卫星间谍卫星又叫军用侦察卫星,其主要用于对使用国家有兴趣的其他国家或是地区进行情报搜集,搜集的情报种类可以包含军事与非军事的设施与活动,自然资源分布、运输与使用,或者是气象
  • 拱墅区拱墅区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下辖的一个区。在杭州市委、市政府搬迁至江干区市民中心前,为其所在地,是杭州的中心城区之一。区内有小河直街、大兜路、桥西等历史街区,还有信义坊、
  • 绝对时空绝对时空(英语:Absolute time and space)是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一个概念。绝对时空这个概念源自于牛顿,牛顿认为绝对时空给予牛顿力学一个理论的基础,用以描述物体在空间
  • 侯氏猪侯氏猪(学名:Sus houi),是种体型与弓颌猪相近的小型猪类,隶属猪科猪属,生活于更新世,化石发现于台湾台南市左镇盐水溪、菜寮溪一带。侯氏猪最早由祁国琴等人于1999年介绍。
  • 塞巴斯蒂安·康拉德塞巴斯蒂安·康拉德(德语:Sebastian Conrad,1966年-)是一名德国历史学家,专攻全球史、殖民史、史学史和东亚研究,2010年起担任柏林自由大学新历史教授。康拉德出生于西德海德堡,曾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