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得性失助

✍ dations ◷ 2025-08-25 15:42:14 #习得性失助
习得性无助(英语:Learned helplessness,或称习得性失助、习得无助、习得无助感、无助学习)是描述学习态度或心理疾患的心理学术语,主要用于实验心理学。“习得性无助”可解释为“经过某事后学习得来的”无助感,意谓着一种被动的动物消极行为(也包括了人类行为),其中被动的因子占相当多数,尤其指对失败而非成功的反应。人生在世的一个主要课题,便是了解事物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对周围造成的影响,从而学会如何操纵及适应环境,切合生存需要,但假若一旦我们发觉这种因果关系不再存在,行为便立刻变得没有意义,因为行为反应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种情况会引起一种不良的心理状态,被称为习得性无助。在诸多造成习得无助感的成因当中,最显而易见、可预测的是大环境的改变,如战争、饥荒、旱灾都会造成一个人出现习得无助感。例如心理学家曾研究二次大战犹太人大屠杀时的集中营幸存者(英语:Muselmann),发现他们开始拒绝关心和鼓励自己。现代社会中容易造成习得无助感的环境则有:精神病院、孤儿院或是安宁疗养机构。当人类得到习得无助感时,他们通常会从三个角度来处理问题,也就是:上述这三点看问题的角度,通常被称为“3 Ps”,这三个论点同时也帮助了具有习得无助感的人们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不过有的时候,当面临巨大的危机时,人类也有可能自动走出习得无助感的枷锁。在著名小说《歌门鬼城(英语:Gormenghast (novel))》中的主角泰特斯·格兰(英语:Gormenghast_(series)#Ruling_family)(Titus Groan)原先是一位消极处世的贵族,但当家园有难,就马上转变成积极学习应战的态度,当危机解除,则又回来原先消极处世的情境。然而,小说主角的心里状况是否能作为现实中的普及案例有待查证。习得无助感的理论,最早是在1975年由宾州大学心理系的教授马丁·赛里格曼所完成的。他使用了三只狗与鞍具行为来做为习得无助感的试验。第一只狗简单的被加上鞍具,随后被解下。第二只狗被加上鞍具之后,接受短暂但有痛感的电击,狗可以经由碰触杠杆来停止电击。第三只狗与第二只狗并排,并也接受同样的电击测试,它前面也有杠杆,唯一不同的是杠杆没有停止电击的作用。在实验结束后,第一只与第二只狗都迅速的恢复原先的状态,但第三只狗则被诊断出有临床慢性消沉症状,也就是忧郁症。另外一个较小规模的试验是将两组狗放在吊床当中,第一组狗被轻微电流电击,但它们能够停止电流,另一组狗而则不行,当这个吊床实验做完之后,再将这两组狗放到一个有障碍物的屋子,第一组狗在屋子中遭受电击时,会跳过障碍物逃走,第二组狗在遭受电击时,则不尝试逃走,只会躺在原地不动。这就是习得无助感-尽管狗看到第一组的逃走范例,也知道自己能逃走,但他们并没有尝试。在其他实验当中,还用了不同的动物,结果都非常相似。在所有试验中,造成习得无助感最主要的原因,是心理上认为自己无法控制某件事情,进而产生了消极的行为。此外,也有与人相关的实验,例如,一个人坐在一间有噪音的小房间里,他如果找到可停止噪音的开关,并能关掉噪音的来源,这个试验者的心理状况就加强了。这种意识到自己可改变周遭环境的心理状态,就是与习得无助感的对照。习得性乐观(英语:Learned optimism),应用相同的逻辑,赛里格曼也研究人们如何免疫失败的感觉。采用不同的认知修正,人们可以更有效应对沮丧或一些自己不能控制的情况。例如,家暴的受害者、年老病人的不同问题。

相关

  • 精神药物精神药物(英语:psychoactive drug),又称精神药品(psychopharmaceutical,或psychotropic)。有些精神药品具有医疗和科学价值。一种化学物质的概称,这些物质能够穿越血脑屏障,直接作用
  • 神经衰弱神经衰弱是一个在20世纪初受当时的西方医学影响而传入中国的术语,用以表示人体神经实际上的机械性衰弱。其英语“Neurasthenia”在早至1829年就有使用,且它不是后来的神经病学
  • 腺病毒科腺病毒科(Adenoviridae)是一种中型大小的病毒,约90-100nm大,是一种无外套膜的二十面体双股DNA病毒,有核衣壳。腺病毒有四属:腺病毒主要感染多种脊椎动物,当中包括人类。腺病毒于195
  • 观察员截至2012年,联合国大会共有64个观察员。当中包含2个观察员国、4个观察员实体、和58个观察员组织。联合国在联合国会员国之外,还设有观察员制度,邀请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实体
  • 孕酮孕酮(英语:progesterone,亦被称为黄体酮、孕甾酮、黄体甾酮、助孕激素、助孕素、黄体素或助孕酮,其缩写为P4,也被称为(孕甾-4-烯-3,20-二酮),是一种内源性类固醇和孕激素性激素,也
  • 原肠原肠(archenteron、digestive tube)是在囊胚时期经由原肠形成所完成。最后会形成动物的消化道。有些细胞向囊胚腔内折形成的过程称为内凹。这些细胞重新排列直到宽又浅的凹陷
  • 细胞表面细胞表面受体(cell surface receptor),是一类位于细胞表面(英语:cell surface)的受体。细胞表面受体可以接收来自细胞外的信号,即与可以配对的配体结合,引发细胞内部的反应,最后产生
  • 四川泡菜四川泡菜(有的地方叫“泡咸菜”或“泡酸菜”), 是中国四川及重庆等川渝地区家喻户晓的一种佐餐食品。在川渝的筵席、宴会中,在品尝各味佳肴之余,最后上几色泡菜(称为“随饭菜”),以
  • 让-巴蒂斯特·毕奥让-巴蒂斯特·毕奥(法语:Jean-Baptiste Biot,1774年4月21日-1862年2月3日),法国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数学家。在电磁学研究中曾提出知名的毕奥-萨伐尔定律。毕奥毕业于著名的法国
  • 2014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博拉病毒疫情2014年,刚果民主共和国爆发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全基因组测序(英语:全基因组测序)显示疫情与西非的疫情无关,但同属埃博拉病毒属。2014年8月疫情出现,同年11月宣布结束,42天后无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