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经衰弱
✍ dations ◷ 2025-02-23 10:24:28 #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一个在20世纪初受当时的西方医学影响而传入中国的术语,用以表示人体神经实际上的机械性衰弱。其英语“Neurasthenia”在早至1829年就有使用,且它不是后来的神经病学家乔治·米勒·比尔德( George Miller Beard )所使用的“神经质”(nerves),当中“神经质”较为隐喻。神经衰弱在1869年首次用作精神病理学上的术语,其亦是由比尔德开创此一先例。用以表示一种疾病,当中症状包括疲劳、焦虑、头痛、心悸,高血压、神经痛,以及抑郁。神经衰弱目前仍是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的CCMD-3的一项诊断项目。但它不再包含于世界卫生组织的ICD-11及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DSM-V中。美国人被认为特别容易发生神经衰弱,为此人们为神经衰弱起了一个别名——“Americanitis”(由威廉·詹姆斯推广)此一疾病被比尔德认定为中枢神经系统的能量耗尽所致,他亦把此一疾病的起因归因于现代文明。当时比尔德那一派别的医生都将神经衰弱与城市化和压力扯上关系。并声称这是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所致。那时亦认为神经衰弱与久坐的专业人士和上流人士特别有关系,但可适用于任何居住在货币体系内的人。弗洛伊德则把许多身体症状纳入此一分类中,当中包括疲劳、消化不良伴胃气胀、脊柱性刺激,以及颅内压升高的迹象。与当时的一些人一样,他认为这种病症是由性交中断、性欲节制所致 。后来,弗洛伊德提出,在自慰及性交中断中,会产生对生物体有毒的物质,因为它们俩都是“不能满足原欲(Libido)的性释放。”,换句话说神经衰弱是(自体)中毒的结果。后来,他亦把神经衰弱与焦虑性神经症区分开来,尽管他认为在许多情况下,两种病症都会同时出现。神经衰弱在20世纪时仍是一种流行的诊断,最终普遍认为它是一种行为问题,而不是一种生理疾病(排除了“病毒后综合征”后)。就当代的医学诊断而言,神经衰弱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已被废除,不再是常见的诊断。ICD-10把其归类于“F48-其他的神经症性障碍”中。其他观点则把其视作自主神经紊乱——自主神经的“不平衡”。
相关
- A/BICD-10 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被视为具有可传播性和可传染性的疾病。肠道传染病(A00-A09)结核病(A15-A19)由特定动物传染的细菌性疾病(A20-A28)其他细菌性疾病(A30-A4
- 代谢代谢(英语:Metabolism /məˈtæbəlɪzəm/,来自希腊语:μεταβολή / metabolē “改变”),亦称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维持生命的化学反应的集合。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的化学
- 印度.inå°åº¦å…±å’Œå›½ï¼ˆå°åœ°è¯ï¼šà¤à¤¾à¤°à¤¤ गणराजà¥à¤¯ï¼ŒBhÄrat GanarÄjya;英
- 玻那病毒玻那病毒科(Bornavirus),又称博尔纳病毒科、鲍那病毒科,RNA病毒的一种,属单股负链病毒目。其下仅有玻那病毒属(Bonavirus),目前只有一个病毒被发现,玻那症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
- 比奥呼吸比奥呼吸(Biot's respiration)是由卡米·比奥 在1876年归结出的一种病理性的周期性呼吸。它的特点是:呼吸短、浅。在几次呼吸后,会出现规律或不规律的呼吸停止。该病的预后通常
- 子宫颈炎宫颈炎(英语:Cervicitis),是一种女性子宫颈的炎症。它多因性传播疾病感染造成,常见病原体为淋病奈瑟双球菌、沙眼衣原体。也可因宫颈手术操作后造成的宫颈损伤,使病原体得以进入损
- D06BB(Antifungals for dermatological use)(Emollients and protectives)(Preparations for treatment of wounds and ulcers)(Antipruritics, including antihistamines, anesthetics,
- 冠心病冠状动脉疾病(英语: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又称为缺血性心脏病或简称冠心病(英语: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心脏病、冠状动脉粥状硬化心血管疾病(英
- 扫墓扫墓,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闽南人称扫墓(sàu-bōng)、挂纸(kuì-tsuá)、探墓厝(thàm-bōng-tshù),如有携带三牲等供品,才称作“培墓”(puē-bōng)。客家人则呼为挂纸(koa-chṳ́)、福
- 阴极阴极(英文:Cathode)是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相对于阳极为其对立面。在放电的电池中,阴极为正极。正极指电源中电位(电势)较高的一端。电流的方向为从正极流出,从负极流入。但是实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