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
✍ dations ◷ 2025-09-02 23:00:10 #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
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英语:Ordovician–Silurian extinction event),也称奥陶纪大灭绝(英语:Ordovician extinction),在地球历史上五次大规模灭绝事件中名列第二,发生在4.45亿年前,其间约有85%的物种灭绝。根据化石资料研究,此时腕足动物门、苔藓动物门、头足类、三叶虫类、笔石类、珊瑚、滤食型浮游生物等生物大量减少。关于此次灭绝事件的原因有多种说法,得到普遍认同的是奥陶纪末期发生了冰期,海水温度迅速下降了5度左右,从而导致了生物灭绝事件,而当时的火山频繁喷发是温度下降的原因之一。当时可能有一颗10公里到12公里大小的天体撞击了地球,其威力相当于100亿颗广岛原子弹爆炸,巨大尘烟包裹了地球,地球进入早古生代大冰期(冰河期),许多无脊椎动物不能适应环境而灭绝。根据2005年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及堪萨斯大学的科学家作出之共同研究结果,指出地球于4亿4500万年前的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有可能是一颗极超新星释出的伽马射线暴引起的,其过程持续了十秒,并摧毁了地球一半的臭氧层,使得太阳释出的紫外线袭击地球,导致地面及近海面的大量生物死亡,从而破坏食物链。距今百万年前
相关
- 决议联合国决议是由联合国所做出的正式决定。所有的联合国机构都可以做出决议,但是实际上只有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安理会发布决议。有关联合国决议的法律效力一直是法学界争论的焦
- 生物染色剂染色是用于增强显微图像对比度的一项辅助技术。辅以不同类型的显微镜,染色和染料常在生物学和药学领域被用于提高生物组织的可见度。染色常被用于观察大块组织(如肌肉组织和结
- DingbatDingbats,俗称杂锦字体,本来是印刷品之中使用的装饰及图形符号。在计算机被用来制作印刷刊物后,印刷业界便制造了各种杂锦字体,最著名的是Adobe的Zapf Dingbats字体。微软于Wind
- 换能器换能器是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的器件。这些能量形式包括电能、机械能、电磁能、光能、化学能、声能和热能等。虽然“换能器”这一术语一般表示一种感测器,事实上
- 安德烈-马里·安培安德烈-马里·安培 (法语:André-Marie Ampère,FRS,1775年1月20日-1836年6月10日)是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经典电磁学的创始人之一。为了纪念他的贡献,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安
- 吉备真备吉备真备(695年-775年),日本奈良时代的学者、政治家(公卿),曾任两次遣唐使,官至正二位右大臣,明治时期被追赠为勲二等。717年(养老元年),作为遣唐学生到中国,学儒学、律令、礼仪等。735年
- 王正敏王正敏(1935年11月18日-),浙江宁波人,中国听觉医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耳鼻喉国家重点学科主任,中国卫生部听觉医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卫生部听觉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1952年
- 林文义林文义(1953年2月4日-),台北市人,台湾名作家、漫画家、政治评论者,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广播电视科毕业,曾任《书评书目》总编辑、《阳光小集》同仁、《文学家月刊》(学英文化出版,19
- 行星学会行星学会(The Planetary Society)是一个受到广泛支持的非政府、非营利大规模机构,主要是进行与天文学相关的研究。成立于1980年,成立者是布鲁斯·穆雷、路易斯·弗里德曼、卡尔
- 气场气场(Aura)在超心理学、灵性思想、以及新纪元运动中,常被描绘成一个发光的光环,围绕着人类或是其他生物个体,可能呈现茧状。中文里也常译为灵气或灵光。有些东亚地区的虚构故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