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塔兹人
✍ dations ◷ 2025-02-23 14:27:50 #塔兹人
滨海边疆区: 256 (2010)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 (2010)
萨哈林州 (2010)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 (2010)塔兹族,俄国远东少数民族。是在19世纪80年代起由乌德盖人、赫哲人与汉族通婚而形成的。原本说掺杂乌德盖语、赫哲语的东北官话。俄罗斯称之为塔兹语,现在主要说俄语。1930年至1850年,开始有以中国男性为主的一批人在温暖的季节于乌苏里江流域活动,主要是为了采集人参。后来还有人做打猎、挖矿、打鱼或是采集山货,最后发展到务农和经商。他们和乌德盖人、赫哲人的妇女通婚与繁衍。
后来该地区纳入俄罗斯帝国,成为了今天的滨海边疆区,但这些人移民和通婚的进程延续到19世纪末才结束。这群人说汉语与结合了乌德盖和赫哲的语言,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和经济结构,认为自己不属于这三个族之一,而是自成一派。
俄国人把他们叫作塔兹族(塔兹在俄语中意为盆地)。亦有说法认为,他们的族名来自于汉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蔑称“鞑子”:117。1936年苏联开始大清洗,驱逐和杀害中国人和朝鲜人。而这群人说的是以汉语为基础并夹杂土著词汇的语言,但他们坚决不承认这是汉语,而是塔兹语,亦坚决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经过苏联官员甄别,认为他们不需要处理,于是免于大清洗。但其实他们与中国士兵交谈时,根本没有语言障碍。在奥尔津斯基区,卡瓦列洛夫斯基区和达利涅戈尔斯克城市区,随着朝鲜人被驱逐,这些人还占据了被腾空的农场和村子。19世纪80年代,他们中仅有1050人会母语,只有少数老人仍说塔兹语。2002年时普查有276人,其中,256人生活在滨海边疆区,只有5个人会说塔兹语,有城市人口110人,其中53男、57女,有166个村民,其中78男、88女;在巴什基尔有四人;在伯力有三人(一男两女)全住在城市。2010年人口普查,全俄有274人,会说汉语的上升到了10个,272个人会说俄语,2个人会乌兹别克语,1个人会哈卡斯语,10人会讲英语。这274人,其中有253人在滨海边疆区。他们早期即定居生活,务农,穿满清式中国服装。他们是男女一起下地劳动,或者去森林打猎。他们有时候也遵循远东土著祖先的习惯,用叉、网捕三文鱼,然后生吃。用矛、枪、陷阱打鹿、野猪获取食物和皮毛。也采集人参、灵芝,收割紫菜,捕捞贝类、海参。
他们的宗教信仰结合了佛教和萨满、祖先崇拜。他们相信人死了之后灵魂有99轮回。
搬到米哈伊罗夫卡村后,他们也养殖猪、鸡、鸭。他们年轻一代的衣服和周围俄罗斯人没什么区别,但是特殊场合,比如葬礼的时候会穿上黑色的传统服装。老年人还是保持着传统服饰。他们吃的菜和中国北方有相近之处,有蒸面皮,饺子,盒子馅饼,土豆炖肉等食物。
相关
- 牙体技术师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牙体技术师(英语:Certified Dental Tech
- 黏膜下层黏膜下层(英文为submucosa或tela submucosa)是一类存在于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系统等处器官管腔中的的较为致密的结缔组织,由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英语:dense irregular conne
- 知识管理知识管理(英语:knowledge management,缩写为KM)包括一系列企业内部定义、创建、传播、采用新的知识和经验的战略和实践。这些知识和经验包括认知,可以是个人知识,以及组织中商业流
- 张春兴张春兴(1927年12月-2014年11月24日),曾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学系(所)教授兼系主任,美国普渡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 量子相干在物理学里,相干性(coherence)指的是,为了产生显著的干涉现象,波所需具备的性质。更广义地说,相干性描述波与自己、波与其它波之间对于某种内秉物理量的相关性质。当两个波彼此相
- 風风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八十二个(九划的则为第七个)。就正体中文中,风部归于九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在四划。风部只以左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
- 花园葱蜗牛花园葱蜗牛(学名:Cepaea hortensis)是一种中等大小的有肺类蜗牛。花园葱蜗牛的壳最宽阔处有2厘米。壳的颜色及条纹各有不同,不过一般都是黄色的,其上有褐色的斑纹。它们的特征是
- 成长成长可以指:
- 兴奋兴奋(Excitation),在神经科学中指某种输入对神经元的膜电位的一种影响,这种影响使膜电位去极化,即向正值移动。兴奋性输入增高神经元发生冲动的可能性。兴奋性输入可来自多种途径
- 活埋活埋,古称“生埋”,指将活人或活动物埋入土中,使其窒息死亡。活埋可以是人为造成,也可以是自然灾害或者意外导致的。中国古籍中常见“坑杀”一词,常被人们解释为“活埋”,《辞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