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弥斯托士·卜列东

✍ dations ◷ 2025-08-07 22:04:09 #格弥斯托士·卜列东
格弥斯托士·卜列东(Γεώργιος Πλήθων Γεμιστός,Georgius Gemistos Plethon 或 Pletho,约1355年-1452年),14世纪后半叶、15世纪初知名的拜占廷著者,柏拉图主义哲学家,在西方复兴希腊古典文学的先驱。格弥斯托士·卜列东,君士坦丁堡人士,其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伯罗奔尼撒的米斯特拉斯(Μυστράς,斯巴达旧址附近)度过。1426年于曼努埃尔二世时任要职。格弥斯托士出于对柏拉图的景仰之情取字 Πλήθων(Plethon,意即“丰盛”),且“卜列东”亦是现代希腊文 γεμιστός 的古译。一说认为“格弥斯托士”、“卜列东”寓意学识广博,而其等身著作亦不负此名。1438年,谋求天主教与东正教和解的佛劳楞斯大公会议召开时,格弥斯托士是希腊教会的代表之一。起初,他因与天主教会在圣神本性上的分歧而反对合一。尽管他在这个问题上并未改变观点,及后却积极地推动合一。然而合一之目标未能达成。在格弥斯托士所身处的年代,亚里士多德的学说盛行却趋于陈腐。出于对亚氏经院哲学的反感,格弥斯托士专攻柏拉图哲学,并致力于发扬。贝萨里翁枢机就是他的学生。在佛罗伦萨时,他被引见给科西莫·德·美第奇,说服他柏拉图哲学高于亚里士多德。于是,格弥斯托士成了当时西方哲学新思潮的领袖,柏拉图哲学也成了当时佛罗伦萨的时髦学说,在整个意大利,开始令亚里士多德黯然失色。于是,有人指责格弥斯托士及其追随者意图以柏拉图主义将基督教取而代之。直至15世纪末,柏拉图一直是意大利哲学界的偶像。在拜占廷和西方,他与亚里士多德学派展开论战无数。1441年,老年格弥斯托士作为皇帝的官员,回到伯罗奔尼撒。1452年(一说1454年),格弥斯托士·卜列东逝于米斯特拉斯。格弥斯托士一生著述主要有:另有关于伯罗奔尼撒的 Διαγραφὴ ἁπάσης Πελοποννήσου παραίου καὶ μεσογείου 等地理著作,论音乐作品,以及致贝萨里翁等人的书信流传。其大多数著作收录于 J.-P. Migne 编辑的《希腊教父全集》(Patrologia Graeca, 160)。

相关

  • 线粒体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一种存在于大多数真核细胞中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直径在0.5到10微米左右。除了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以及几种微孢子虫外,大多数真核细胞或
  • 半抗原半抗原(hapten)是指本身分子量过小,无法刺激免疫反应,必须和载体(carrier)结合才能刺激发生免疫反应。半抗原能与对应抗体结合出现抗原-抗体反应,又不能单独激发人或动物体产生抗体
  • 亚历山大病亚历山大症(英语:Alexander disease)是一种缓慢恶化但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亚历山大症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起因于基因突变,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儿童,造成发育迟缓和身体特征的变化
  • 乙醇 (食用酒精)酒精(Alcohol)有时也称为乙醇,是一种精神药物,也是酒类饮料(例如啤酒及葡萄酒)及蒸馏酒中的活性成分。是年代最早,也是最常见的娱乐性用药,过度饮用会出现酒精中毒(酒醉)的症状。酒精
  • 疥疮疥疮(Scabies),是由疥螨(英语:Sarcoptes scabiei)在人体皮肤表皮层内引起的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为严重搔痒和泛红丘疹。偶见患者皮肤上会有疥螨移行的痕迹(英语:burrow
  • 南非南部非洲即非洲大陆南部地区,不常简称为南非,“南非”通常指南非共和国。联合国的南部非洲次分区包括下列五个国家:南部非洲除了以上五国和其他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的国家外,有时
  • 腰围腰部是动物腹部的一部分,在肋骨以下,臀部以上。一般来说,腰部是躯干中最幼的部分。腰后的凹陷处又称腰窝,是传说中的维纳斯之眼。
  • 748Template: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and deformations of nervous system Template: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and deformations of eye Template: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 氯吡格雷氯吡格雷(Clopidogrel,商品名为波立维(中国大陆)、保栓通(台湾)(Plavix)、氯吡多),分子式:C16H16ClNO2S,莫耳质量:321.82g/mol),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不良反应可有皮疹、腹泻、腹痛
  • 迈锡尼迈锡尼希腊语是希腊语的已知最古老的形式,多利亚人入侵前,在迈锡尼时期(公元前16至前12世纪)使用于希腊大陆和克里特岛上。它保存在线形文字B写的题字中,这种文字是公元前14世纪